搜索到1862篇“ 抗高血糖药物“的相关文章
高血糖药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的网络荟萃分析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流行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慢性肝病,目前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显示多种糖尿病药物在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人群...
黄翊洲
关键词:抗糖尿病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被引量:66
2020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或)慢性肾脏疾病(CKD)不但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合并疾病,也是T2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新型高血糖药物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类药物能显著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性良好。为促使T2DM的治疗模式从单纯控制血糖转移到改善心血管和肾脏临床结局,中国心血管病学、内分泌学、肾脏病学和神经病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梳理了GLP-1 RA或SGLT2i的心血管保护的临床证据、可能机制和常见不良反应,提出了对这两类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定位、应用建议和注意事项,鼓励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对T2DM患者及早启动并长期维持能够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高血糖药物治疗。
葛均波霍勇李勇高秀芳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
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被引量:15
2020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和(或)慢性肾脏病(CKD)不但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合并疾病,也是T2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新型高血糖药物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类药物能显著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性良好。为促使T2DM的治疗模式从单纯控制血糖转移到改善心血管和肾脏临床结局,中国心血管病学、内分泌学、肾脏病学和神经病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梳理了GLP-1 RA或SGLT2i的心血管保护的临床证据、可能机制和常见不良反应,提出了对这两类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定位、应用建议和注意事项,鼓励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对T2DM患者及早启动并长期维持能够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高血糖药物治疗。
葛均波霍勇李勇高秀芳
关键词:心血管病
高血糖药物中间体R-3-氨基-哌啶双盐酸盐的合成工艺
本发明涉及高血糖药物中间体R‑3‑氨基‑哌啶双盐酸盐的合成工艺,通过以价格便宜的L‑谷氨酸作为起始原料,经酯化、氨基保护、还原、羟基保护、取代、关环、脱氨基保护基的步骤得到R‑3‑氨基‑哌啶双盐酸盐。与现有工艺相比,本...
茅仲平马东旭魏华
文献传递
韩国糖尿病协会《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2018年
2017年10月,韩国糖尿病学会(Korean Diabetes Association,KDA)发布了2017年版《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总结了口服降糖联合治疗的最新进展,比较了不同口服降糖药物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强调所有口服降糖均可与二甲双胍联用,或者与'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联用.该指南对成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口服降糖的选择,尤其是联合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本文重点对该指南中口服降糖的联合治疗部分做一简要解读.
张锦李焱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2型糖尿病
新型高血糖药物探索
2011年
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高血糖药物逐步应用于临床。胰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及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都是通过减少GLP-1在体内的降解,从而达到高血糖的目的。2型钠葡萄糖转运子抑制剂是通过增加尿中葡萄糖的排泄而控制高血糖。现就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评价加以综述。
傅丽任中秀
关键词:糖尿病抗高血糖药物
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药物治疗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药物治疗情况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以2型糖尿病为首诊入院,75岁及以上的全部病例共110例,并将患者分为口服高血糖药物组及胰岛素组,比较分析两组用血糖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所用高血糖药物中胰岛素占46.7%、二甲双胍占41.1%、糖苷酶抑制剂占35.5%;51%的患者联合两种以上高血糖药物,在胰岛素治疗组中联合格列酮类17例(34%),联合二甲双胍20例(40%)。(2)胰岛素组与口服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3)胰岛素组与口服组比较,前者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后者;前者餐后C肽较后者低;前者尿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值较后者,眼底及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后者(P<0.05)。两组病史、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其他生化指标、其他并发症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别。(4)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蛋白与其肾小球滤过率相关(r=-0.594,P<0.01),而与血糖、血压、血脂无显著相关。结论初步提示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联合用情况普遍;随着病情恶化使用胰岛素治疗增加,含有胰岛素治疗的方案对进一步控制血糖有益,且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增加并不显著。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可能是导致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主要原因。
邓海鸥林凯高国栋李东风黎映兰
关键词:高龄2型糖尿病抗高血糖药物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一种新型口服高血糖药物被引量:5
2008年
目前认为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peptidase-Ⅳ,DPP-Ⅳ)抑制剂通过可逆性抑制二肽基肽酶,延缓活性肠促胰岛激素如胰升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的降解,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HbA1c水平。现有证据表明,DPP-Ⅳ抑制剂如维格列汀、西他列汀能够有效地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糖素分泌,并且这种效应具有葡萄糖依赖性。本文主要回顾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这类药物治疗及联合其他降糖治疗的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显示,DPP-Ⅳ抑制剂降低HbA1c的幅度与治疗前的基础水平关系密切;不引起体重增加,所致低血糖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很低。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高血糖药物,DPP-Ⅳ抑制荆作用机制独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必将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
刘昕邱歆海
关键词:胰升糖素样肽1西他列汀
基于高血糖药物微胶囊的延时释放药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延时释放高血糖(二甲双胍)活性成分的口服盖仑制剂形式。该药物能够通过克服吸收窗旁路和活性成分大量局部化释放问题而获得持续24小时的有效治疗保护。因此,该药物包含几千个高血糖(二甲双胍)微胶囊,每...
C·卡斯唐R·梅吕埃G·苏拉
文献传递
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及相关的高血糖药物在治疗患有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危险病症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使用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及相关的高血糖药物来治疗具有发展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及其导致并发症的危险性人群的新方法。在一个实例中,本发明化合物用以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从而防止或延缓了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
T·安东希D·洛克伍德R·诺里斯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沈稚舟
作品数:95被引量:337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并发症 糖代谢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叶山东
作品数:583被引量:2,785H指数:23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黎映兰
作品数:30被引量:216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老年人 骨密度 老年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刘昕
作品数:1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胰升糖素样肽1 胰岛激素 新型口服 抗高血糖药物 西他列汀
邓海鸥
作品数:39被引量:31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 老年人 骨密度 2型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