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0篇“ 技术中试“的相关文章
- 燃煤耦合垃圾焚烧技术中试试验
- 2024年
- 随着城市发展,生活垃圾产量逐年上升,焚烧需求旺盛。但传统垃圾焚烧发电厂存在热效率低、环保成本高、经济性差等缺点,长期依赖财政补贴。燃煤耦合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可利用现有燃煤机组协同处理垃圾,降低垃圾发电成本,减少存量煤电煤耗,降低燃煤电厂碳排放。但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二噁英,可能对燃煤机组烟气排放毒性产生较大影响。在一台100 kW燃煤耦合垃圾焚烧中试试验台上开展研究,分析了耦合垃圾对燃煤锅炉运行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在垃圾中掺混赤泥抑制二噁英排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耦合垃圾焚烧后,煤粉炉的炉膛温度分布更均匀,燃烧室和炉膛下区域温度下降约30℃,炉膛上区域温度上升约35℃;煤粉炉高温对二噁英的热分解作用明显,且当垃圾中掺混赤泥后,煤粉炉出口烟气中二噁英质量浓度降至0.003 4 ng/m^(3),低于国家规定的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排放浓度,抑制作用明显。
- 张睿曹竣雷领曹宇飞
- 关键词:煤粉炉垃圾焚烧二噁英
- 印染工业园区污水厂提标改造关键技术中试研究
- 2024年
- 钱塘江流域某印染工业园区污水厂处理量为30×10^(4)m^(3)/d,具有水量大、水质变化大、工业废水比例高、B/C值低、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采用间歇膨胀水解+好氧+脱色混凝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取得了理想效果。在进水COD为1084.2 mg/L、色度为173倍、TP为10.20 mg/L和NH_(3)-N为38.98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达到95.3 mg/L、色度达到14.5倍、TP达到0.44 mg/L、NH_(3)-N达到11.52 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间歇膨胀水解池对COD的去除率达到27.9%,B/C值增幅为11.2%,可生化性明显提高;可替代初沉池达到同样的COD去除效果,同时还具有停留时间短、污泥产量小等特点,污泥量约为现有系统的80.7%。新型脱色混凝剂的脱色率为79.6%,COD去除率为41.0%,替代传统混凝药剂具有更好的色度和COD去除效果。
- 章一丹徐灏龙白俊跃王长智
-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 湖冰作为极地海冰技术中试基地的探讨
- 2024年
- 极地海冰技术验证需在不同环境中开展测试,渤海海冰的不稳定性无法保障反复的长期试验时间,寻求利用国内寒区湖泊作为中试基地,解决室内缺少接近极地条件的中试难题。为此,在含章湖、青海湖、乌梁素海和呼和诺尔湖开展湖冰生消、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等调查研究,并与南、北极海冰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含章湖、青海湖、乌梁素海湖和呼和诺尔湖均有时间充裕的冰封期。呼和诺尔湖冰厚最大,超过1 m;乌梁素海冰厚超过50 cm;含章湖和青海湖冰厚相似,最大冰厚超过30 cm。含章湖、青海湖和乌梁素海冰晶体均以柱状冰为主,与极地一年冰晶体结构相似。含章湖和青海湖冰的盐度及密度与北极夏季海冰相似。含章湖冰的单轴压缩强度比极地夏季海冰强度高;乌梁素海湖冰强度与南极普里兹湾固定冰强度相似。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一些湖泊可作为极地海冰技术验证的中试基地。
- 王庆凯李志军王颖卢鹏张波
- 关键词:湖冰物理力学性质冰厚中试基地
- 煤与天然气共气化制合成气技术中试研究
- 2024年
- 为了提高陕北地区煤和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合成气成分,使反应热量耦合,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煤与天然气气流床共气化技术中试研究。介绍了煤与天然气共气化中试装置的建设规模以及工艺流程,在试验过程中考察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行稳定性,同时探究了气化压力、操作负荷、天然气与煤比对共气化反应的影响。认为在稳定操作条件下,煤与天然气共气化能够降低原料消耗、同时减排二氧化碳,与传统水煤浆气化相比具有一定技术优势。
- 王普光罗二红赵蒙
- 关键词:煤天然气共气化合成气
- 西北地区某市地下水供水管网黄水产生原因分析与控制技术中试研究
- 2024年
- 随着供水管道使用年限的增加,管网逐渐老化,管网化学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西北地区某市高碱度地下水供水管网黄水问题,保障用水安全,开展了黄水产生原因分析与控制技术中试研究。一方面,监测黄水形成过程中水质特点和规律,对铸铁管腐蚀管垢成分进行分析,探明黄水形成原因。另一方面,搭建管网中试系统,研究了余氯、碱度、缓蚀剂对管网铁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水形成存在周期性规律,形成原因为水力冲刷增强导致管垢中的铁释放到水体中,水体存在一定的腐蚀性也会影响铁释放。管垢主要成分为Fe3O4和α-FeOOH,但不同管垢层形貌特征及化学组成存在差异。建议该地区管网余氯浓度控制在0.4 mg/L左右,余氯较高或较低均会促进铁释放。综合考虑效果和经济性,应对突发性黄水问题时,建议优先采用0.5 mg/L(以P计)的三聚磷酸钠作为缓蚀剂投加控制黄水现象。每吨水需增加药剂成本约为0.018元。
- 王斌王斌程亚雷瑗玺程亚
- 关键词:给水管网铁释放管垢黄水
- 高炉煤气水解-氧化耦合脱硫技术中试研究
- 2023年
-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居世界第一。在火电行业全面推进超低排放后,钢铁行业成为工业部门最大的大气污染排放源,工艺产污环节多、污染物排放量大。钢铁企业“三气”中高炉煤气占64%,是产量最大的可燃气体,产量高达8000~10000亿m^(3)/a。针对高炉煤气气量大、成分复杂、硫含量低的特点,研发了高炉煤气水解-氧化耦合脱硫技术,并通过高炉煤气脱硫中试平台评价了中试系统的运行效果。从中试运行效果看,特制的双层预处理剂有效去除了高炉煤气中的粉尘和HCl,降低了杂质对水解催化剂的影响;针对高炉煤气研发的水解催化剂可实现COS的高效脱除,同时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整个中试期间始终未在水解塔出口检出COS,且水解塔的压降低于3 kPa;通过对工况和催化剂添加量的精准把控,脱硫效率在95%以上,氧化脱硫系统运行平稳。中试系统的脱硫效率可满足高炉煤气应用端高炉热风炉的超低排放要求,且压力损失低,同时也验证了脱硫技术和反应器设计的合理性。
- 林玉婷王斌李玉然刘宏强田京雷朱廷钰
- 关键词:高炉煤气中试羰基硫水解催化剂
- 天津某复杂有机污染地块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中试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针对受到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污染形成的复杂有机污染地块,采用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开展中试试验,研究该技术在低渗透区(以粉质黏土/黏土为主)、污染程度复杂、污染严重条件下的技术有效性,同时研究该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升温规律及影响半径。结果表明,原位热脱附前期,位于加热井所构成正三角形的中心点的测温井以5℃/d的速率升温,当土壤温度到达95~100℃,进入潜热阶段,此时土壤中水分大量汽化,当升温达到100℃左右时,土壤中毛细水未完全去除,升温进入瓶颈期;综合考虑该地块原位热脱附的影响半径为1.5 m。
- 王勇陈日高月昆李鸿炫张晓斌
- 北方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HPB技术中试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针对北方城镇污水处理厂冬季气温低、出水水质难以达标的难题,依托山西省太原市某污水处理厂开展了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HPB)技术在低温环境下(<10℃)的提标扩容中试研究。通过向生化单元投加复合粉末载体,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为10~15 g/L,污水处理量由5.76 m^(3)/d(模拟量为12.8×10^(4)m^(3)/d)逐步提升至9.60 m^(3)/d(模拟量为21.3×10^(4)m^(3)/d),HRT由11.83 h缩短为7.11 h,同时出水水质指标均可稳定达到山西省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4/1928—2019),出水COD、NH_(3)-N、T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2.8、0.39、6.85和0.28 mg/L。当中试运行至第30天和第100天时,分析各生化单元的微生物情况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由37.76%降低至15.99%,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则基本维持在22.75%,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由14.77%提升至37.88%,成为了相对丰度较高的菌群,强化了生物脱氮除磷。中试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HPB技术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扩容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韩红波王成显牟悦柴晓利易境戴晓虎
- 关键词:脱氮除磷微生物群落结构
- 臭氧耦合A^(2)O污泥原位减量技术中试研究与工程验证
- 2023年
- 针对A^(2)O的缺陷进行以下改进:采用臭氧耦合A^(2)O工艺,对剩余污泥进行溶胞,形成溶胞污泥;溶胞污泥回流至生化池,形成臭氧耦合A^(2)O污泥原位减量工艺。在4种工况下,运行62 d,研究了污泥原位减量时的最佳参数,明确了臭氧耦合A^(2)O污泥原位减量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反应时间为30 min,臭氧浓度为8 mg/L,臭氧投加量为0.7 gO_(3)/gMLSS时污泥减量效果较好,且污泥浓度越低,污泥削减率越高。将70%剩余污泥经臭氧溶胞后回流至系统,COD去除率略有下降,但仍然可以保证出水水质一级B标准,TN去除率有小幅上升,脱氮能力加强,并通过实际工程进行验证。
- 陈霞盛雄健杨立梁汤美安
- 关键词:剩余污泥
- 初期雨水就地快速处理技术中试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针对巢湖区域南淝河雨天出现的黑臭水体现象,自主研发出初期雨水末端就地快速处理工艺,即快速混凝沉淀+高效纤维滤池组合工艺,其中高效纤维滤池具有滤料密度可调节、使用时效长且截污能力强等特点。降雨期间,研究了不同启动方式和不同污染负荷下中试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实时启动缩短了装置的启动时间,可实现快速启动;当沉淀池表面负荷为 20.0~33.0 m^(3)/(m^(2)·h)时,快速混凝沉淀+高效纤维滤池组合工艺对 SS、COD、TP 的去除率分别为80%~99%、41%~88%和78%~90%,能够去除大部分非溶解性污染物。
- 周传庭朱砂砾杨殿海安莹周振余司颀
- 关键词:初期雨水混凝沉淀黑臭水体
相关作者
- 刘涛

- 作品数:517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催化裂化催化剂 抽油机 催化剂 拟薄水铝石 油井
- 谢斌

- 作品数:184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水平井 滑套 油管 压裂 光纤
- 薛承文

- 作品数:51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油管 地下储气库 井口装置 试油 气井
- 石善志

- 作品数:95被引量:17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压裂 支撑剂 水平井 图版 储层改造
- 王金龙

- 作品数:90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大庆油田 油管 油田 配注器 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