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 篇“ 扰动状态概念 “的相关文章
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超固结非饱和结构性土三剪本构模型研究 对于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的本构模型而言,研究大都集中于重塑土,而对结构性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在临界状态 土力学框架下,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和三剪强度准则研究了以土粒胶结为主要结构性特征的超固结非饱和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并将所... 涂敏凯关键词:扰动状态概念 基于Rayleigh分布扰动 状态 概念 的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2024年 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Disturbed State Concept,DSC),结合Rayleigh分布从微观角度描述桩-土界面荷载渐进性传递特性,建立了基于DSC理论的桩侧及桩端荷载传递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结合桩侧及桩端荷载传递模型,提出了一种分析单桩承载特性的迭代算法并验证其合理性.通过算法计算得到的单桩承载特性与案例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可较好地反映侧阻及端阻硬化、软化等特性.变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基于DSC理论的桩侧及桩端荷载传递模型对不同土层、不同桩基施工工艺都有好的适用性,可较准确地描述桩-土界面荷载传递特性. 马彬 殷伟平 张乾青关键词:扰动状态概念 单桩 荷载传递模型 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水泥土桩-土界面强度演化规律研究 2024年 通过设计并制作不同养护龄期(7、14、28、35及60 d)的水泥土桩-土单元体试样,开展水泥土桩-土界面的力学性能试验,测得了各龄期下水泥土桩-土界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全过程曲线,并以此建立了水泥土桩-土界面峰值抗剪强度及残余抗剪强度随龄期变化的双曲线型演化模型.同时,开展了与单元体试样同龄期的水泥土桩体材料的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以及土体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水泥土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指标(即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随养护龄期的演化规律和演化模型,且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桩-土界面抗剪强度与水泥土桩体单轴抗压强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最后,引入扰动 状态 概念 理论,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水泥土桩-土界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随试样养护龄期的演化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可为水泥土类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计算模型. 陈昌富 陈昌富 蔡焕 张嘉睿 李伟关键词:扰动状态概念 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砂土-混凝土桩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研究 2024年 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理论,考虑砂土密实度对扰动 函数的影响,建立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用混凝土板表征桩侧粗糙度效应,采用大型直剪仪开展不同密实度的砂土-混凝土桩接触面力学行为的试验模拟,研究砂土密实度对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的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接触面模型初始剪切系数、模型扰动 参数(A和Z)对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易呈现应变软化,在低法向应力条件下,混凝土桩-密砂接触面的应变软化程度最大。2)模型扰动 参数Z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孔隙比。模型扰动 参数A越大,砂土与混凝土桩接触面的软化显著程度越大。参数A随着密实度增大而增大。随着法向应力增大,密砂的扰动 参数A呈近似线性衰减,松砂和中密砂的扰动 参数A近似呈双折线衰减。3)初始剪切系数k_s随着法向应力增大而增大,密实度越大,增速越快。4)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可靠、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且易确定,能很好地表征桩-砂土接触面的应变软化及硬化等力学特征。 邓煜晨 陈琛 陈琛 杨奇 冷伍明关键词:荷载传递模型 扰动状态概念 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结构面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结构面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理论,定义扰动 函数DF,建立RI响应及FA响应相对于观测响应的贡献;结合典型结构面剪切变形本构关系,分别获取初始响应及临界响... 林杭 谢世杰 汪亦显 赵延林 张星 曹平 杜时贵 雍睿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 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DSC),假定桩-土接触面单元中相对完整(RI)状态 部分的抗剪强度服从线弹性理论,完全调整(FA)状态 部分的抗剪强度服从理想塑性理论,进而建立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针对桩-土接触面进行了大型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红黏土接触面剪切过程中,接触面表现出应变软化特性,且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软化现象越明显;桩-粉质黏土接触面剪切过程中,接触面表现出轻微应变硬化特性.利用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计算得到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τ-s曲线)与直剪试验得到的τ-s曲线吻合较好,验证了基于DSC的桩-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贾羽 张家生 张飞 廖湘英关键词:荷载传递模型 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饱和黏土热弹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1 2021年 在浅层地热能开发、核废料处置和能源地下结构等工程建设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土体强度和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土体的热力学特性,在扰动 状态 概念 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饱和黏土热弹塑性本构模型。考虑土体体积变形和临界状态 的热依赖行为,通过引入扰动 函数来反映超固结比(OCR)对饱和黏土强度、剪胀和变形的影响,并将其嵌入剪胀应力比、潜在破坏应力比和塑性模量。通过等向升温-冷却试验和温度控制的三轴排水/不排水压缩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饱和黏土的热硬化和热软化行为。在排水条件下,正常固结黏土的应变硬化和体积收缩以及超固结黏土的应变软化和体积膨胀特性得到较好的预测。同时,模型能够描述饱和黏土在不排水条件下强度和应力路径的演化。 孙增春 郭浩天 刘汉龙 吴焕然 肖杨关键词:饱和黏土 扰动状态概念 超固结 温度 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结构面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结构面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理论,定义扰动 函数DF,建立RI响应及FA响应相对于观测响应的贡献;结合典型结构面剪切变形本构关系,分别获取初始响应及临界响... 林杭 谢世杰 汪亦显 赵延林 张星 曹平 杜时贵 雍睿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煤蠕变本构模型 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煤矿井下条带法开采留设的煤柱在覆岩压力作用下随着时间推移易发生蠕变现象,考虑到传统蠕变模型难以描述煤体蠕变各个阶段的损伤特性,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的理论,选用Kelvin模型描述材料的相对完整状态 ,将Burgers模型中的黏壶元件用非线性黏壶元件代替描述材料的完全调整状态 ,引入Weibull分布函数,选取以时间为自变量的扰动 因子函数,建立了以扰动 因子为权函数的煤体蠕变全过程的本构模型.同时,利用煤样室内蠕变试验数据对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下煤体的蠕变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且相对于传统模型有较好的协调性,能够更有效地描述煤体的初始、稳定和加速蠕变阶段的蠕变规律. 孙艺丹 杨逾关键词:煤 扰动状态概念 非线性 蠕变 本构模型 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理论的固化淤泥一维压缩模型 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低碳、环保的镁质水泥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研究了不同龄期下固化淤泥一维压缩特性。采用新型环刀制样方法,开展了镁质水泥固化淤泥的一维压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固化淤泥的压缩曲线与结构性土变化趋势类似,固化淤泥的ln(1+e)–lgσ′v曲线存在一个明显的拐点(结构屈服应力),且随着龄期的增长,固化淤泥的结构屈服应力逐渐增大。基于扰动 状态 概念 理论,提出了能反应固化淤泥强化与弱化并存的一维压缩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可以较好预测任意龄期下固化淤泥的一维压缩特性。 饶春义 朱剑锋 潘斌杰 刘浩旭 周志军关键词:淤泥 龄期 扰动状态概念
相关作者
吴刚 作品数:253 被引量:1,417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研究主题:安瓿 扰动状态概念 岩石力学 高温 座椅 朱剑锋 作品数:85 被引量:351 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锚具 锚固区 扰动影响 土体 抗滑桩 张磊 作品数:45 被引量:412 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扰动状态概念 岩石力学 砂岩 大理岩 应力-应变关系 楚锡华 作品数:82 被引量:186 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应变局部化 亚塑性模型 颗粒破碎 离散单元法 徐远杰 作品数:110 被引量:422 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ABAQUS 数值模拟 水电站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