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7篇“ 扭转型室速“的相关文章
- 肾功能衰竭伴尖端扭转型室速晕厥1例
- 2024年
- 患者,男性,64岁。主因“口干多饮19年,规律血液透析1年,腹痛3天”于2022年9月19日入院。患者确诊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5期,血液透析1年余(3次/周),入院前3天出现腹痛、腹胀伴黑便,无胸闷、胸痛等症状。既往史:高血压病史6年,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50mg,2次/日,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2.5mg,2次/日,血压控制欠佳。阵发心房颤动病史2年,入院前口服胺碘酮200mg/日,维持窦性心律。患者既往患2型糖尿病史19年,未规律用药和监测血糖。甲状腺功能减低病史10余年,目前口服左甲状腺素片75μg/日。
- 杨帆李康马登峰许戎陈晓丽
- 关键词:氟康唑索他洛尔左氧氟沙星尖端扭转型室速
- 隐匿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麻醉后反复发作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 2024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因“卵巢恶性肿瘤”入院,自确诊后以紫杉醇静脉滴注+洛铂腹腔灌注方案规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共计4次。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平时药物控制,入院血压(BP)113/72 mmHg,空腹血糖7.1 mmol/L;平时无症状;无晕厥史,无家族猝死史,无癫痫、耳聋病史。查体无异常。
- 梁苑李刚
- 关键词:长QT间期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速麻醉
- 奥美拉唑致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 2022年
- 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es,TdP)是一种较凶险的心律失常,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其中获得性TdP的发生原因包括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心动过缓、缺血和缺氧等。药物所致的TdP往往在临床工作中易被忽视,本文报道并分析1例由奥美拉唑导致的TdP病例。
- 张子渠夏文刚柳淑琴刘勇
- 关键词:奥美拉唑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律失常
- 慢心率相关LQTS伴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患者女性,71岁,因“发作性胸闷、心悸、头晕1天”就诊于本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伴头晕症状,无胸痛,偶有出汗,无咳嗽、咳痰,无黑矇,无意识障碍,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数粒后症状未缓解。否认既往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否认肺部疾病病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心动过缓病史10余年,平时心率维持在45次/分左右,间断有头晕、黑矇症状,未予正规治疗。
- 郑文成高夏青唐坤龙康玲玲秦丽
- 关键词:心律失常长QT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动过缓
- 伊布利特引发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 2022年
-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是最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其并发症多以及降低心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转复窦律是患者迫切需要。伊布利特因其转复率高,临床应用较广泛,但其药物副反应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目的是探讨伊布利特转复窦性心律导致的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机制和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的因药物副作用引发的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发病和处理经过,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伊布利特引发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机制,探讨诊治经验。
- 韦兰愿
- 关键词:伊布利特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
- 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麻醉后突发尖端扭转型室速抢救成功1例被引量:4
- 2022年
- 患者,女性,年龄45岁,体重60 kg,ASA分级Ⅱ级。因"月经量增多6个月,发现子宫肌瘤渐进性增大6个月"入院。既往病史:左下肢静脉血栓病史6个月,规律溶栓治疗,半月前停药。术前化验检查:ECG提示校正的QT间期(QTc)491 ms,血红蛋白66 g/L。经输血治疗后血红蛋白达到84 g/L。拟在全麻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该患者贫血貌,入室后精神状态紧张,心率104次/min,血压138/90 mmHg(1 mmHg=0.133 kPa)。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3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置入三号喉罩并用胶带固定。呼吸机参数设定:FiO_(2)60%,V_(T)450 ml,通气频率12次/min,I∶E 1∶2。监测血压109/70 mmHg,心率50次/min,监测仪显示T波倒置,随后出现室颤波形,即刻开始心肺复苏,建立有创动脉压监测,并将喉罩更换为气管插管。共静脉注射肾上腺素3 mg,2次360 J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率。约40 min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血气分析结果:pH值7.41,PCO_(2)35 mmHg,PO_(2)206 mmHg,K^(+)3.2 mmol/L,Ca^(2+)0.98 mmol/L,乳酸2.8 mmol/L,Hb 96 g/L。送入ICU观察期间,患者再次突发意识丧失,床旁心电图可见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抢救成功后再次行心电图检查,T波呈双峰样改变,QTc 634 ms,可诊断为长QT间期综合征(LQTS)。静脉输注硫酸镁2.5 g和氯化钾1.5 g治疗,经治疗后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口服倍他乐克11.875 mg,1次/d。距第1次心肺复苏3 d后心电图显示QT/QTc 482/580 ms。5 d后QTc逐渐恢复至470 ms,各项化验检查结果正常,患者要求出院,待进一步调整后再行手术。
- 张新敏葛亮李艳辉董愫魏骐徐海洋麻海春
-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速顺式阿曲库铵既往病史抢救成功
- 一例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的药学监护
- 2021年
-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危重症患者抢救病例,探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药学实践切入点。方法通过参与1例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患者既往用药史,协助医生制定用药方案。结果通过全程药学监护保障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临床指标显著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抢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使用药学思维协助医师制定合理的药物方案,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院内预防尤其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 王宝珍高峰丽郭海军辛忠石素琴智成芳李学峰王静
- 关键词: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药学监护
- 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 2021年
- 尖端扭转型室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发作频率约200~250次/分,增宽变形的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主波正负方向,每连续出现3~10个同类波后就翻向对侧,典型者多伴有QT间期延长。其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因心肌细胞传导缓慢、心室复极不一致引起。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心源性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可发展为室颤致死;如合并其他病变,表现更复杂。笔者就一则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病例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 陈金伟
-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速心源性晕厥甲状腺功能减退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QRS波群
- 胺碘酮相关尖端扭转型室速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胺碘酮相关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胺碘酮相关TDP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6年9月—2019年12月就诊的9例应用胺碘酮发生TDP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此时间内就诊的10例使用胺碘酮未发生TDP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性别、年龄、心率、心电图QT间期、心脏彩超及血清离子间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均为快速房颤患者;同时,两组间性别、年龄及入院心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应用莫西沙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入院时QT间期、治疗后QT间期、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期内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过程QT间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且治疗10d后QT间期低于TDP发作后QT间期(P<0.05);而TDP发作后观察组QT间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入院时两组镁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及钙离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钾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期间胺碘酮使用时间及使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胺碘酮的应用过程中,合并应用莫西沙星及血钾降低者其TDP发生率较高,应重视此类患者胺碘酮的临床应用。
- 周浩粤黄伟鹏林涌坚林锐陈扬波
- 关键词:胺碘酮尖端扭转性室速QT间期
- 心电交替伴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 2020年
- 全心电交替是指2个或2个以上波段的P-QRS-ST-T波群同时出现交替现象,常见于大量心包积液,其次是严重心肌病变、阵发性心动过速时[1],其伴尖端扭转型室速者临床少见,但心源性猝死风险极高。本文就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心电交替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可能原因进行病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 周嘉李宾公
- 关键词:心电交替白血病
相关作者
- 戚文航

- 作品数:254被引量:2,451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心房颤动 心电图 心律失常 疗效
- 金妙珍

- 作品数:20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心肌梗塞 心动过速 心电图 并发症 心律失常
- 吴祥

- 作品数:171被引量:476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心电图 心电图表现 ST段抬高 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
- 施广飞

- 作品数:106被引量:279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高血压 心脏 心电图 心肌梗死
- 王景红

- 作品数:44被引量:30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 研究主题:中成药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常用中成药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