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35篇“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相关文章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IL-34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IL-34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4例DCM患者(DCM组)和64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纳入研究。DCM组患者随访6个月,失访10例。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检者血清中IL-34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心功能指标和血清IL-34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IL-34与N末端B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同时比较DCM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34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M组患者的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LVEDD明显扩大,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DCM组患者的血清IL-34表达水平为(74.32±35.9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37±22.49)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34的表达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P<0.01),且与NT-proBNP(r=0.434,P<0.01)和LVEDD(r=0.460,P<0.01)呈正相关,与LVEF(r=-0.582,P<0.01)呈负相关;DCM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34表达水平为(52.30±20.75)pg/mL,明显低于DCM治疗前的(68.56±28.39)pg/mL,且治疗后患者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LVEDD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34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且治疗后明显降低,提示IL-34可能成为DCM患者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评价的新指标。
张文才刘茜茜程立夏郭森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
血清sST2、proBNP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57例D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资料,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sST2、proBNP水平,统计治疗后1 a患者预后情况,分析DCM患者治疗前血清sST2、proBN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治疗前血清sST2、proBNP水平对DC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DCM患者预后不良21例,占比36.84%,预后良好36例,占比63.16%;预后不良组年龄、NYHA心功能Ⅱ级和Ⅲ级占比大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预后不良组血清sST2、proBN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治疗前血清sST2、proBNP水平与DCM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P<0.05);ROC曲线分析,治疗前血清sST2、proBNP水平单独预测DCM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0.779,联合预测的AUC为0.827,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治疗前血清sST2、proBNP水平与DCM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临床可将治疗前血清sST2、proBNP水平作为DCM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韩庆郭玉梅张琳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脑钠肽前体
双心护理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SAS、SDS、MLHFQ的影响
2025年
分析双心护理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SAS、SDS、MLHFQ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8月~2024年10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结果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后MLHFQ评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 双心护理可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期间的抑郁、焦虑,提高其生活质量。
张文宇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清分泌卷曲相关蛋白4水平及其临床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血清分泌卷曲相关蛋白4(SFRP4)水平及其临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并确诊为DCM的患者259例为DCM组,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没有心力衰竭史、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且N末端B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正常的84名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SFRP4水平,分析SFRP4水平与DCM的相关性及其对DCM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患者血清SFRP4水平明显升高[(28.54±10.25)ng/ml vs.(52.70±19.74)ng/ml,P<0.05]。随机将具有预后数据的234例DCM患者按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56)与验证集(n=78)。训练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FRP4水平与全因死亡独立相关(OR=1.06,95%CI:1.03~1.10,P<0.001)。进一步评估模预测效果,训练集与验证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均>0.8)、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均表明包含血清SFRP4水平用于构建预测模对DCM患者的全因死亡预测具有较好的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中位随访33.5(11.0,49.0)个月,血清SFRP4≥75百分位水平DCM患者的无事件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血清SFRP4<75百分位水平DCM患者(16.57%vs.28.81%,P=0.02)。结论:DCM患者血清SFRP4水平显著升高,SFRP4水平对于DCM的预后预测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王宇成虞莹石卉虞勇陈瑞珍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全因死亡预后预测
基于医学人文理念的无缝隙护理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2025年
探究基于医学人文理念的无缝隙护理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内科2024年3月-8月58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护理干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分组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基于医学人文理念的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患者LVEF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和HADS评分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接受无缝隙护理干预的患者出院时在LVEF分数、HADS评分和生活质量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 基于医学人文理念的无缝隙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缓解其住院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在心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应继续践行医学人文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无缝隙护理。
李辉
关键词:医学人文无缝隙护理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
基于心脏磁共振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标准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左心室逆重构的预测因素
2025年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CMR)定量评价心肌纤维化,探索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经标准化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后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CMR预测指标。方法临床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CM患者48例,其中男性32例(66.7%);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4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7名(67.5%)。所有DCM患者接受标准化抗心衰药物治疗,并于基线行CMR检查,于基线和随访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CMR检查:(1)电影序列,评价心功能,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和整体周向应变(GCS);(2)T1 mapping技术,评价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包括native T1值、细胞外容积分数(ECV);(3)钆延迟强化(LGE)技术,评价心肌替代性纤维化,以LGE占左心室心肌质量百分比(%LV)表示。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包括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根据基线和随访时的LVEF和LVEDDi,将DCM患者分为LVRR(+)组和LVRR(-)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CM患者发生LVRR的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MR参数对LVRR的预测效能。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0.5(6,15.8)个月。DCM患者14例(29.2%)发生LVRR。与对照组相比,DCM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和心率较高,吸烟、酗酒和高血脂史比例较高,LVEDVi、LVESVi、LVMMi、native T1值和ECV明显升高,GLS、GRS、GCS和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LVRR(-)组比较,LVRR(+)组的基线LVEF无统计学差异(P=0.526),随访时LVEF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均为P<0.001)。DCM患者基线时CMR检查均存在左心室心肌LGE。与LVRR(-)组比较,LVRR(+)组的基线B利钠肽[384.4(76.7,536.5)pg/ml比760.6(310.7,1067.6)pg/ml]、LVEDVi[145.8(110.9,157.3)ml
刘涛高晓坤范茜寒郭沛宏吴灵教杞天付赵卫王钰陈伟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
miR-433、miR-208a及TGF-β在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433、miR-208a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根据治疗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分组,即非MACE组41例、MACE组79例。检测患者miR-433、miR-208a、TGF-β1、TGF-β2表达量,分析两组表达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miR-433、miR-208a、TGF-β1、TGF-β2与超声心动图、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433、miR-208a、TGF-β1、TGF-β2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Killip分级Ⅲ~Ⅳ级占比、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球形指数(LVSI)、B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P<0.05)。MACE组miR-433、miR-208a、TGF-β1、TGF-β2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Killip分级Ⅲ~Ⅳ级miR-433、miR-208a、TGF-β1、TGF-β2表达量均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P<0.05)。Pearson检验显示,miR-433、miR-208a、TGF-β1、TGF-β2与MACE组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D、LAD、LVSI、BNP、CK-MB、cTnI呈正相关(P<0.05),miR-433、miR-208a、TGF-β1、TGF-β2均为影响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433、miR-208a、TGF-β1、TGF-β2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MACE有良好预测价值(P<0.05)。结论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iR-433、miR-208a、TGF-β1、TGF-β2高表达与左室重构、心肌损伤有关,可作为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发生MACE的预测指标。
赵博彭建军陈策凡永艳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转化生长因子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sST2联合晚期钆增强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晚期钆增强(LGE)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江苏省人民医院133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晚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LGE⁃CMR)扫描。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组(n=17)和非MACE组(n=116),对比两组临床资料、sST2、LGE评分情况。COX回归分析血清sST2、LGE评分与NIDCM患者预后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sST2、LGE评分对NIDC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血清sST2、LGE显著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提示血清sST2、LGE升高是NIDC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发现血清sST2、LGE评分联合预测NIDCM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0.733,特异度为0.839,曲下线面积(AUC)为0.824,均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sST2、LGE与NIDCM患者预后存在密切联系,二者联合应用在NIDCM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周阔周宁天吴丹魏赟晨占伊扬
关键词:预后
一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医疗转运床
一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医疗转运床,包括床板、固定托板、固定支架、定位锁套、定位支杆、蜗轮盘、驱动连杆、紧固扣环,所述固定托板下部连接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连接自锁万向轮,所述固定托板上部连接床板,床板连接软垫,床板两侧具有限位...
高歌左汉恒王蔓蔓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地高辛中毒的药学监护
2024年
目的介绍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分析、药物治疗及药学服务,为地高辛中毒的鉴别及治疗提供药学服务思路。方法药师应用治疗药物管理分析患者住院前后药物治疗过程,结合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基因检测,从基础疾、基因多态性、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生理因素和其他理因素多角度分析地高辛中毒原因,协助临床重整药物,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临床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预后良好,治疗后期未再出现地高辛中毒。结论为扩张型心肌病及其他基础疾患者地高辛中毒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对预防治疗地高辛中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药学服务提供新思路。
杨晓娟王兰崔淑彬冀召帅毛乾泰宋微微艾超
关键词:地高辛扩张型心肌病治疗药物监测药学监护

相关作者

郭瑞强
作品数:745被引量:2,111H指数:1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
陈金玲
作品数:469被引量:943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应变率成像 左心室
邓又斌
作品数:639被引量:2,268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技术 肥厚型心肌病
廖玉华
作品数:710被引量:3,888H指数:2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自身抗体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病 心力衰竭 高血压
鲁力
作品数:11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扩张型心肌病 TEI指数 左室整体收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