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94篇“ 手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针刺联合药透治疗卒中后肩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药透治疗卒中后肩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河东区上杭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2020年1月—2022年10月诊治的卒中后SHS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为两组,各40例。单纯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的为对照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联合药透治疗的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治疗后两组FMA、VAS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MA、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38/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30/40)(P<0.05)。结论针刺联合药透治疗卒中后SHS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常规康复治疗。
张娟刘明赵学东王子潇
关键词:痹证肩手综合征针刺疗法
卒中后肩综合征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研究进展
2025年
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患侧突然水肿、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患者的肩膀、上肢和指等发生永久性畸形,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疾病康复进程。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关键,文章从肩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医护理技术、起居护理、情志调摄和饮食调养5个方面总结脑卒中后肩综合征的护理研究现状,旨在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司雨朦杜静郝书婕
关键词:卒中肩手综合征中医护理
中医特色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中医特色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中药熏蒸、点穴按摩、温灸、刺络等中医特色疗法,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0%(38/40)]高于对照组[80.0%(32/4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中医特色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SHS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干预效果。
王芳史文莉史英萍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卒中中医特色疗法日常生活能力上肢运动功能
近五年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综合征临床应用概况
2025年
综合征是卒中偏瘫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症状有肩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是影响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几年,针灸在肩综合征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传统针灸方法,具备两者各自的独特优势。针对这一治疗方法,该文回顾了过去5年内的临床研究,总结了温针灸治疗卒中后肩综合征的取穴规律,集中探讨了单独使用温针灸及其与其他治疗段(电针、康复训练、推拿法、中药内服等)联合应用的成果,并对温针灸疗法当前亟需关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治疗肩综合征开辟新的途径,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王嘉蓓
关键词:温针灸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苗医外治法辨治卒中后肩综合征的临证经验
2025年
综合征作为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多采用药物、术、物理康复、心理疗法等以缓解症状、消除疼痛;但现有治法疗效不稳定,且部分费用昂贵,如何应用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方法治疗这一病情复杂、具有挑战的难治性疾病,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吴远华教授应用苗医外治法治疗卒中后肩综合征经验丰富,其认为毒损脑络,致乱成疾为发病之本,气壅血滞,筋脉不通为发病之根,以祛除诱因、畅通筋脉为治则,应用熏蒸疗法、刮治疗法、推拿、隔药纸火灸、针疗等几种常用且疗效可靠的外治法治疗,达祛毒散邪、平乱通滞、行气散血、柔畅筋脉之效。现就吴远华教授辨治卒中后肩综合征经验进行概述,以期为苗医外治法治疗卒中后肩综合征及类似疾病提供参考。
王阿贞吴远华庞博赵江湖李月丽田茂平郑沂佳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毒损脑络
针刺联合中药蜡疗治疗中风后肩综合征验案3则
2025年
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常造成上肢水肿、疼痛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中医治疗可减轻肢体疼痛、水肿,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3])。范鹏将针刺和中药蜡疗结合治疗中风后肩综合征临床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风痰瘀阻型患者,男,51岁,2023年5月28日入院。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急送至当地医院,头颅CT示左侧丘脑血肿破入脑室,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平稳,现症见神清语利,右侧上肢体活动不利,右侧肩部疼痛,右指痉挛疼痛,活动受限,持物能力差,无饮水呛咳,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
江雨佳王彦范鹏
关键词:肢体疼痛中药蜡疗肩手综合征上肢水肿
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84例脑卒中后肩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电针组与联合组共四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西药与康复锻炼)治疗,电刺激组给予常规西医加局部低频电刺激治疗,电针组给予常规西医加电针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西医、局部低频电刺激加电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上肢肿胀评分、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综合征评分量表(SHSS)及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另比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治疗前上肢肿胀评分、VAS疼痛评分、SHSS评分、FMA评分及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上肢肿胀评分、VAS疼痛评分、SHSS评分及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四组上肢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电刺激组、电针组与联合组治疗后上肢肿胀评分、VAS疼痛评分、SHSS评分及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均低于电刺激组、电针组(P<0.05),电刺激组治疗后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电针组与联合组治疗后上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高于电刺激组、电针组(P<0.05),电刺激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电刺激组、电针组(P<0.01),对照组、电刺激组、电针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治疗期间均无明�
亓茜茜董瑞勤
关键词:低频电刺激电针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一种用于肩综合征缓解的康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肩综合征缓解的康复装置,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布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前后方安装有两个轴承件,两个轴承件内部共同安装有转动筒,转动筒表面安装有驱动组件,转动筒内壁安装有安装...
王红红韩佩
畲药小香勾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综合征Ⅰ期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畲药小香勾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综合征(SHS)Ⅰ期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0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首次发病未经治疗的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畲药小香勾熏蒸治疗。连续治疗2周及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改良Fugl-Meyer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4周,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均低于同时间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治疗4周,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畲药小香勾熏蒸治疗脑卒中后SHSⅠ期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吴金香尚旭丽陈晓红叶巧灵
关键词:脑卒中畲药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疼痛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在卒中后肩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探究对脑卒中后肩综合征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干预的效果。方法 实验期限定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之间,选取的受试者为脑卒中后并发肩综合征的患者群体,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每组各38人,其中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程序,而观察组则接受结合疼痛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的综合干预。通过比较两组的干预成效,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FMA评分和B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这一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主观感受评分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患者的增幅更为显著,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对脑卒中后肩综合征患者实施疼痛护理与早期康复训练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改善预后情况,方法 值得广泛运用。
杜晨晨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相关作者

马晓晶
作品数:54被引量:42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研究主题:长圆针 电针 疗效观察 电针治疗 针刺治疗
刘海兰
作品数:35被引量:249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早期康复 脑卒中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 肩手综合征
王东雁
作品数:87被引量:494H指数:11
供职机构:酒泉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康复技术 针灸 穴位注射 上肢功能 针刺
雷迈
作品数:44被引量:211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治疗 肌内 肩手综合征 康复
季淑凤
作品数:38被引量:1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护理 老年人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