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篇“ 手法操作“的相关文章
一种腰椎手法操作的评估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腰椎手法操作的评估系统。其中,该系统通过借助操作装置可以获取待评估腰椎手法操作,再通过评估装置利用预先设置好的标准腰椎手法操作对待评估腰椎手法操作进行评估,以得到待评估腰椎手法操作...
冯敏山朱立国李健高景华刘广伟杨克新
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操作中拇指推力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背景: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需要医生双手协同操作,进而输出旋扳力和拇指推力,通过对椎间盘产生位移和调节应力分布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对于拇指推力的力学作用及其加载方向对手法效应的生物力学影响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比较拇指不同推力方向下,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构建L3-5正常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然后参考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通过修改L4/5椎间隙高度、髓核体积以及纤维环、髓核、韧带材料参数来模拟椎间盘退变,最终构建L4/5椎间盘中度退变伴左旁中央型突出病理模型;然后以病理模型为研究对象,模拟手法向右侧旋扳,以改变拇指推力方向为条件,建立3种操作模式(M1:拇指向左推;M2:拇指向右推;M3:不施加推力),对比3种操作模式下突出物的位移和椎间盘应力,以及小关节软骨的应力、应变。结果与结论:①L4/5椎间盘突出物最大位移值:M1位移为2.6723 mm,M2为1.1561 mm,M3为1.8264 mm,M1>M3>M2;②L4/5椎间盘最大Von Mises应力:M1为1.8467 MPa,M2为0.4190 MPa,M3为1.2579 MPa,M1>M3>M2;③L4/5双侧小关节软骨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触应力变化:M1为0.4855 MPa,M2为0.0267 MPa,M3为0.4414 MPa,M1>M3>M2;右侧软骨接触力:M1为0.0005 MPa,M2为0.0259 MPa,M3为0.0013 MPa,M2>M3>M1,左侧大于右侧,M1数值最高,软骨的应变与接触应力变化现象一致;④提示不同的手法操作模式均会对病变节段椎间盘及附属结构产生一定的生物力学影响;M1操作模式下突出物位移、椎间盘应力以及左侧关节软骨接触的应力、应变最大,能更好地促进椎间盘位移、平衡应力分布及复位小关节紊乱,故操作更优。
苏少亭周红海侯召猛陆延陆延陈一鑫王伟陈一鑫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骨错缝
一种腰椎手法操作的评估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腰椎手法操作的评估系统。其中,该系统通过借助操作装置可以获取待评估腰椎手法操作,再通过评估装置利用预先设置好的标准腰椎手法操作对待评估腰椎手法操作进行评估,以得到待评估腰椎手法操作...
冯敏山 朱立国 李健 高景华 刘广伟 杨克新
影响两种不同力学加载模式的腰椎调整手法操作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影响两种不同力学加载模式的腰椎调整手法操作的完成性和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门诊和住院部的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腹横肌硬度、maxpression加载力、竖脊肌硬度差值、视学模拟评分(VAS)、频率这些因素对两种手法操作的完成性和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患者的腹横肌硬度是影响两种不同力学加载模式的腰椎调整手法操作完成性和准确性的共同因素(P<0.05),此外,传统腰椎斜扳法操作完成性和准确性还与BMI、加载力、竖脊肌硬度差值、VAS评分、频率相关(P<0.05)。结论:腰椎调整手法操作应该在患者处于自然呼吸和放松的状态下进行,从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
刘士逸吕强周楠常乾震陈鸿罗龙飞
关键词:振荡推拿
摇拔戳手法操作的评估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摇拔戳手法操作的评估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模拟操作装置,用于采集待评估摇拔戳手法操作,模拟操作装置包括用于采集摇手法操作的至少三个位移传感器和至少三个第一力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拔戳...
高景华高春雨李建国罗杰李健
摇拔戳手法操作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摇拔戳手法操作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由模拟操作装置采集的待评估摇拔戳手法操作,待评估摇拔戳手法操作包括至少三个待评估位移‑时间曲线数据和至少三...
高景华李建国高春雨冯敏山李健
专家与初学者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专家与初学者操作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的运动学与力学特征。方法:招募20例健康受试者,年龄为18~40岁。由1名有10年以上手法经验的专家与10名中医骨伤科专业在读博士生(初学者组)对20例受试者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应用运动捕捉技术与测力手套对手法操作时的运动学与力学数据(运动学参数:旋扳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旋扳过程中旋转、前屈、侧屈的最大角度。力学参数:旋扳过程中拇指最大顶推力,最大掌侧力,最大力矩等)进行测量,总结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学与力学特征。结果:两组数据相比较,初学者手法操作时旋扳最大速度与旋扳最大加速度显著小于专家操作(P<0.05),旋转最大角度显著大于专家操作(P<0.05);初学者手法操作时拇指最大顶推力、旋扳最大掌侧力、最大力矩等参数均显著小于专家操作(P<0.05)。结论:初学者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是旋转幅度过大、发力偏小、扳动速度慢。初学者应注重该手法扳动时力、速度、幅度的控制,达到高速低幅的扳动要求。
赵文龙温聪聪韩昶晓陈焯贤邹金桥杜戊寅冯敏山刘广伟
关键词:运动学
“坐位调膝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及手法操作参数初探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建设坐位调膝法数据采集平台,并通过该平台拟定手法操作基本参数规范。方法 选择2021年9—1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就诊的36例单侧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组,分别接受坐位调膝法治疗。应用坐位调膝法数据采集平台分析3组坐位调膝法操作数据,同一患者重复操作手法3次,导出并选择周期稳定的数据,分析手法的最大垂直力和不同阶段做功时间。结果 3组间内侧及外侧拇指最大垂直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内侧拇指最大垂直力均大于外侧(P<0.05)。3组内外侧拇指最大垂直力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两阶段手法做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第1阶段法做功时间均大于第2阶段(P<0.05)。3组两阶段手法做功时间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拇指垂直力大小及操作时间为坐位调膝法主要特征参数;坐位调膝法治疗单侧内翻型KOA时,主要发力点为内侧拇指;操作手法时,第1阶段为手法主要做功阶段。
宋朋飞邢华马邦峰孟凡超苏小杰王殊轶龚利
关键词:数据采集平台手法
摇拔戳手法操作的评估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摇拔戳手法操作的评估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模拟操作装置,用于采集待评估摇拔戳手法操作,模拟操作装置包括用于采集摇手法操作的至少三个位移传感器和至少三个第一力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拔戳...
高景华高春雨李建国罗杰李健
摇拔戳手法操作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摇拔戳手法操作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由模拟操作装置采集的待评估摇拔戳手法操作,待评估摇拔戳手法操作包括至少三个待评估位移‑时间曲线数据和至少三...
高景华李建国高春雨冯敏山李健

相关作者

孙武权
作品数:288被引量:1,906H指数:2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推拿 颈椎病 推拿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欢
作品数:48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超声 超声换能器 超声波 相控阵 喷丝板
戴晓晖
作品数:25被引量:131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振腹疗法 推拿 脏腑 元气 颈椎病
马丽
作品数:30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香豆素 吡喃 细胞凋亡 APC 脂肪肝
陈颖源
作品数:14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针刺 神经元放电 波形优化 DBS 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