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4篇“ 戒毒人员“的相关文章
1500例强制戒毒人员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2025年
目的:调查1500例强制戒毒人员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期为探索中医戒毒的可行性、规范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自愿参加调查的1500例戒毒人员,以及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检查的1500例非吸毒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组人员均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分析2组人员的中医体质类型,比较2组人员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强制戒毒人员的偏颇质比例高于非吸毒人员,平和质比例低于非吸毒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0例吸毒人员中,平和质146例,偏颇质1354例;1354例偏颇质人员中,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3种类型居多。1500例非吸毒人员中,平和质742例,偏颇质758例;758例偏颇质人员中,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3种类型居多。结论:根据强制戒毒人员的中医体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应可改善脱毒期的急性戒断症状,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恢复,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复吸率。
黎碧莹郑衍庆吴海科靖诗慧陈立勋沈碧华
关键词:强制戒毒人员中医体质
一种戒毒人员运动处方生成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戒毒人员运动处方生成方法及装置,可以为各戒毒人员针对性的生成适配其个体特征的运动处方。该戒毒人员运动处方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戒毒人员的基本信息、医学检查结果、体质测试结果和运动需求;根据目标戒毒人员的...
王敏樊培元李书强卢红原源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中医药在戒毒领域的应用已形成专属的戒毒理念与方法体系。本研究基于中医九种体质量表,运用中医九种体质筛查量表对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戒毒人员进行中医体质数据采集,将数据库内容导入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以探索强制戒毒人员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影响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从而,积极探析戒毒人员的中医体质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以更好识别和应对可能诱发复吸的高危情境和负性情绪,从而有效降低复吸率,为戒毒工作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减少毒品对社会和家庭的危害。
杨姜萍王航平和双江
关键词:强制戒毒中医体质气虚质阳虚质戒毒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童年期创伤与复吸倾向间的中介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童年期创伤对于毒品复吸倾向的影响,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中介作用。方法2017年3月—5月,选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403例进行横断面调查,所有被试均完成一般人口学量表、毒品复吸高危量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第五版(PCL-5)。采用SPSS 27.0和PROCESS 4.1宏程序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基于Bootstrap法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毒品复吸高危量表的含无助感的负面情绪维度、童年期创伤问卷的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维度评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吸倾向、童年期创伤以及PTSD总分与其他维度分都存在性别差异(t/Z=2.08~4.67,均P<0.05)。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高危复吸量表[(31.68±9.79)分]、CTQ[(39.90±12.13)分]、PCL-5[11(3,24)分]总分间存在两两正相关(r=0.28,0.36,0.37,P<0.05)。在控制性别后,童年期创伤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复吸倾向(β=0.34,t=7.24,P<0.01),PTSD在童年期创伤与毒品复吸倾向之间具有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0.11(95%CI=0.06~0.16)。结论童年期创伤可以直接影响毒品复吸倾向,也可以通过PTSD影响毒品复吸倾向。
吕少博孙立卫李丽娜赵阳郭素然顾俊娟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中介作用戒毒人员
上海市社区戒毒人员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治疗意愿和支付能力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戒毒人员中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毒感染者的治疗意愿和支付能力,评估预期治疗情况,为优化戒毒人群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静安区和宝山区在管社区戒毒人员中HCV抗体阳性者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其一般人口社会学信息、既往吸食毒品情况、家庭收入、医疗保险、丙肝治疗意愿和个人自费就医支付能力等信息,采血开展HCV核酸检测,结合个人自费就医支付能力及医疗保险类型评估丙肝治疗支付能力,计算预期治疗率。结果本次参加调查的社区戒毒HCV感染者492人,核酸阳性率为62.6%(308人),具备治疗意愿者占比为67.9%(334人),44岁及以下年龄组(相较45~59岁年龄组,aOR=2.149,95%CI:1.105~4.181)、个人缴纳医疗保险(aOR=2.355,95%CI:1.267~4.376)、个人自费就医支付能力强(aOR=2.998,95%CI:2.218~4.052)是丙肝治疗意愿的促进因素,女性(aOR=1.758,95%CI:1.164~2.655)、高学历(aOR=1.525,95%CI:1.005~2.313)是HCV感染者“既往自愈或治愈”的促成因素。基于上海市现行医疗保险政策,预期治疗率最高可达55.2%,如考虑为有注射吸毒史者提供治疗减免,则可继续提高至75.3%。结论上海市社区戒毒人群丙肝治疗意愿较高,但实际治愈情况不甚理想,即便充分利用各项医疗保险政策利好,预期治疗率也难以满足丙肝消除目标,建议进一步探索社区诊疗点等丙肝下沉式诊疗管理服务和“个人-医疗保险-财政-慈善救助”的分担减免支付模式。
梁鹏飞季桂春陈昕屈凌霄沈鑫陈恺韵徐迪施阳任宏李健
关键词:丙型肝炎社区戒毒医疗保险
戒毒人员复吸风险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禁毒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戒毒人员复吸风险预测方法,包括:对吸毒人员和非吸毒人员进行毒品视觉刺激测试,采集被测试人员的影像数据,并获取被测试人员对毒品的渴望程度值,基于影像数据获得被测人员的动作特征数据和表情...
徐玉鲁毅朱梅王昆华孙亮雷毅孙加学杜金泽孔德沈玥
戒毒人员复吸风险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禁毒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戒毒人员复吸风险预测方法,包括:对吸毒人员和非吸毒人员进行毒品视觉刺激测试,采集被测试人员的影像数据,并获取被测试人员对毒品的渴望程度值,基于影像数据获得被测人员的动作特征数据和表情...
徐玉鲁毅朱梅王昆华孙亮雷毅孙加学杜金泽孔德沈玥
萨提亚模式平行小组干预在女性戒毒人员中的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索萨提亚家庭治疗平行小组在女性戒毒人员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戒毒所收治的女性戒毒人员36例,采取随机对照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仅干预组及家属接受萨提亚治疗模式下的平行小组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尊量表(Rosenbreg Self-esteem Scale,SES)、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家庭功能评定(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复吸倾向性量表(Relapse Inclination of Drug Abusers,RIDA)对两组进行测量。结果协方差分析表明,在接受平行小组干预后戒毒人员的自尊、心理弹性总分及坚韧性、力量性及乐观性等3个分维度评分得到显著提升(均P<0.05),总的家庭功能及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等分维度评分得到显著降低(均P<0.05),复吸倾向性及戒毒行动、家庭关系、情绪管理等分维度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家属问卷调查的满意率均达90%以上,对戒毒人员访谈的质性分析进一步印证了干预效果。结论萨提亚模式下的平行小组干预能显著提升女性戒毒人员自尊水平与心理弹性,改善家庭功能,降低复吸风险。
孟祥凤付文齐李彦程远峥
关键词:家庭功能
毒品相关线索对戒毒人员时间知觉的影响:相关环境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2025年
探讨戒毒人员在不同线索下的时间知觉特点及其相关环境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揭示戒毒人员的时间知觉特点,为其回归社会后降低复吸可能性提供学理支持。采用环境线索诱发任务、时距估计任务和相关环境敏感性量表,对贵州省强制隔离戒毒所127名海洛因戒毒人员进行施测和分析。研究表明,毒品相关线索环境下,戒毒人员会高估秒上时距。相关环境敏感性在毒品相关线索对戒毒人员时距估计中起到调节作用。对此,戒治部门可通过干预和改变戒毒人员的时间感知,提高其时间感知正确率,降低其对相关环境敏感性,以及实施分级分类戒治等来提高戒治效果,进而降低复吸风险。
何赟
关键词:时间知觉戒毒人员
戒毒人员希望对社会适应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5年
本研究探讨了戒毒人员的领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戒毒人员的特质希望水平能够正向预测其主观幸福感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进而影响社会适应。性别和吸毒种类对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女性戒毒人员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高,主观幸福感也随之提升。此外,吸食新型毒品的戒毒人员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水平高于传统毒品吸食者。研究还表明,领悟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社会适应,提升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总体而言,提升戒毒人员的希望水平、主观幸福感和领悟社会支持有助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重新融入正常生活。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adaptation among individuals undergoing drug rehabilitation.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level of trait hope among these individuals positively predicts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which in turn influences social adaptation. Gender and type of drug use significantly affect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ith female drug users exhibiting higher level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nsequently, enhanced subjective well-being. Additionally, individuals using synthetic drugs demonstrate higher level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aptation compared to those using traditional drugs. The study further indicates that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positively predicts social adaptation, thereby enhancing the social adaptation capabilities of individuals in rehabilitation. Overall, improving the levels of hop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mong drug users facilitates better social adaptation and reintegration into normal life.
王梓新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戒毒人员社会适应

相关作者

贾东明
作品数:47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强制隔离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戒毒 戒毒人员 康复训练
马立骥
作品数:73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戒毒人员 戒毒工作 心理矫治 大学生 医学生
朱晓东
作品数:66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心理健康 运动干预 心理健康促进 高职院校
姜祖桢
作品数:43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研究主题:戒毒 戒毒人员 强制隔离戒毒 戒毒工作 司法行政
蒋心萍
作品数:66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体育教学 体育教育专业 广西少数民族 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