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320篇“ 成纤维生长因子“的相关文章
基于纤维生长因子21抑制线粒体损伤途径探讨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2025年
目的 探讨强心汤基于纤维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抑制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和心肌纤维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5只C57BL/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强心汤低、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7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强心汤低、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强心汤21.69 g/kg、43.38 g/kg、西药组每天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5.17 mg/kg灌胃,对照组、模型组每次给予等体积纯净水,每日1次。连续干预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血清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的水平;马松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荧光终端DUTP缺口端标签(terminal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观察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 WB)法检测心肌组织中FGF2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mox 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 Txnr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严重;线粒体碎裂、嵴消失、数量减少、体积大小不一、肌丝排列不齐;FGF21水平明显升高(P<0.01),Hmox1、Txnrd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各组血清中NT-proBNP水平降低(P<0.01)、心肌组织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明显减轻;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大小较一致、肌丝排列较为致密,整体形态接近对照组;FGF21水平明显降低(P<0.01),Hmox1、Txnrd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强心汤可改善CHF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FGF21的表达进而抑制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情况有关。
毛美玲卢健棋韩景波卢洁卢俊燊谢丽钰陈佳永肖湘石炜琦杨尚冰董礼
关键词:强心汤慢性心力衰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血红素加氧酶1线粒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与纤维生长因子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研究正常和高脂饮食情况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并探讨VEGFB与纤维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设置4个实验组:正常饮食VEGFB^(+/+)及VEGFB^(-/-)组,高脂饮食VEGFB^(+/+)及VEGFB^(-/-)组;获取24周龄小鼠骨骼肌,称重;采用基因表达关联分析和qPCR实验探究骨骼肌中FGFs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饮食条件下VEGFB缺失均会导致小鼠骨骼肌质量下降;正常饮食条件下,VEGFB^(-/-)小鼠骨骼肌中8个FGFs表达水平下调,其中6个为旁分泌FGFs;高脂饮食条件下,VEGFB^(-/-)小鼠骨骼肌中11个FGFs表达水平下调,其中8个为旁分泌FGFs。结论骨骼肌中VEGFB可通过FGFs网络参与维持骨骼肌质量。
赵衍朴杨小雨于惠康杨雪玲杨春华田梗
关键词:骨骼肌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敲除小鼠高脂饮食
利用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析犬纤维生长因子21的长效降糖效果
2024年
本研究分别将Fc片段、穿膜肽R11和穿膜肽TAT与犬纤维生长因子21(canin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cFGF-21)相连构建了3种融合蛋白,旨在探讨cFGF-21对1型糖尿病的长效降糖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后分别用cFGF-21、R11-cFGF-21、Fc-cFGF-21和TAT-cFGF-21治疗。治疗分为3个阶段:1)每天给药一次(第1~14天);2)每3 d给药一次(第15~29天);3)每5 d给药一次(第30~44天)。在治疗过程中,每隔3 d检测一次小鼠血糖,在每阶段结束时检测试验小鼠12 h内血糖波动。试验结束前,对所有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IL-10、IL-1β、IL-17A和抗炎因子IL-10表达水平。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肝、脂肪、肠和肾等组织中的糖代谢相关因子的转录水平。试验结束后,对所有小鼠进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四项和肝功能、血清胰岛素和HbA1c检测并对小鼠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的第一阶段,与cFGF-21组相比,TAT-cFGF-21降糖效果明显降低,R11-cFGF-21和Fc-cFGF-21组没有显著差异;在治疗的第二、三阶段,与cFGF-21组相比,TAT-cFGF-21组血糖明显上升,R11-cFGF-21和Fc-cFGF-21组可在给药3~5 d内能将血糖控制在更低的水平。治疗8周后,与cFGF-21组相比,R11-cFGF-21和Fc-cFGF-21组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和血脂紊乱明显改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接近正常水平,肝损伤明显修复,而TAT-cFGF-21组与cFGF-21组没有明显差距。此外,ELISA检测和HE染色结果显示,相较cFGF-21和TAT-cFGF-21组,R11-cFGF-21和Fc-cFGF-21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得到显著改善且胰岛β细胞修复效果明显。经R11和Fc修饰的cFGF-21长效降糖能力的显著增加,而TAT-cFGF-21长期的降血糖能力较弱。此外,经R11和Fc修饰的cFGF21能显著改善氧化应激、胰腺炎症和脂质代谢,修复肝损伤和胰岛β细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cFGF21。
郭云鹏牛顿李爽姜兴昊张立夏任桂萍尹杰超
关键词:穿膜肽
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对切口疝大鼠碱性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大鼠切口疝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后不同时间腹膜及周围组织中碱性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趋势,分析植入补片对术后修复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切口疝模型组(n=8)、有疝补片修补术后1、4、8、12周组(n=8)。将聚丙烯补片植入有疝补片修补组大鼠的腹膜前间隙。正常组取正常腹膜及周围组织,切口疝模型组及有疝补片修补组取切口旁腹膜及周围组织进行RT-PCR检测,获得各组大鼠腹膜及周围组织中bFGF mRNA基因相对表达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切口疝模型组、有疝补片修补术后1周组腹膜及周围组织中bFGF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其余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疝补片修补术后1、4周组与切口疝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周组腹膜及周围组织中bFGF mRNA表达较切口疝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有疝补片修补组各时相比较,与术后1周组比较,术后8周、12周组腹膜及周围组织中bF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切口疝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时,手术创伤可能是刺激腹膜及其周围组织产生bFGF的主要因素,此反应在术后1周最明显。聚丙烯补片理论上可以作为bFGF的载体,让其缓慢释放,但本研究并未提示有明显的作用,这可能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确认。
贵诗雨方向黄丹朱佳琳周小雨郭文恺
关键词:切口疝腹膜前间隙补片疝修补术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点阵CO2激光联合牛碱性纤维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痤疮凹陷性痤疮瘢痕疗效观察
2024年
评价对痤疮患者进行点阵CO2激光联合牛碱性纤维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凹陷性痤疮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牛碱性纤维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对比组间患者的皮损面积改善情况,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变化,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平均误工期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损面积改善情况,皮损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误工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凹陷性痤疮患者进行点阵CO2激光联合牛碱性纤维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能缩小患者的皮损面积,减轻皮损严重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缩短平均误工期,提高生活质量。
丁文马玉莹李玉萍
关键词:痤疮皮损面积
纤维生长因子19稳定敲减对大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构建慢病毒稳定敲减FGF19大肠癌细胞系,探究FGF19敲减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大肠癌COLO201和HCT116细胞,分别在适宜病毒转染指数条件下转染并构建稳转株;以嘌呤霉素进行筛选,获得稳定敲减FGF19的细胞株;PCR和Western bloting鉴定COLO201和HCT116稳转细胞株中FGF19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活性,CCK-8和克隆形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功构建了稳定敲减FGF19的两株大肠癌细胞。稳定敲减FGF19的HCT116、COLO201细胞(KD组)的FGF19 mRNA水平与空载对照组(NC组)相比明显减少(P=0.0011,P=0.0001);与NC组相比,KD组细胞的FGF1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1)。KD组细胞的迁移活性以及增殖能力均相比NC组明显下降(迁移P=0.0017/P=0.0001;CCK-8 P=0.0425/P=0.0334;克隆P=0.0051/P=0.0022)。结论:功构建FGF19敲减慢病毒载体及大肠癌细胞株,敲减FGF19可使大肠癌细胞的迁移活性明显下降,增殖能力降低,为研究FGF19在大肠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彭朵王燕杨子莎胡迪胡新荣赵毅
关键词:大肠癌慢病毒载体细胞迁移细胞增殖
手足十二针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碱性纤维生长因子、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手足十二针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清碱性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6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镜像组和联合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镜像组给予镜像疗法训练,1次/d,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8周。联合组在镜像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手足十二针治疗,针刺1次/d,每周针刺5 d,连续施针8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气虚血瘀证积分、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情况、Fugl-Meyer量表(FMA)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bFGF、Hcy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2组气虚血瘀证积分、CSI评分及血浆黏度、FIB、Hc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镜像组(P均<0.05);2组MAS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镜像组(P<0.05);2组上肢和下肢FMA评分、血清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镜像组(P均<0.05)。结论手足十二针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有效调节血清bFGF、Hcy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肢体痉挛及肌张力,显著减轻症状及肢体运动障碍。
宋晓莉杨欣铭冉大为丁渊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肌张力
血清脂联素、纤维生长因子-23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31)。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脂联素、FGF23水平分别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脂联素、FGF23水平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FGF23、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FGF23、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清FGF23水平与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FGF23、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脂联素、FGF23单独预测和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807、0.911。脂联素、FGF23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FGF23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效果较好。血清脂联素、FGF23有望为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效果的有效指标。
张超韩冬范迪堃高建朝杨侃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脂联素
血清血管生抑制蛋白-1纤维生长因子-23联合尿β2-微球蛋白对DN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生抑制蛋白-1(VASH-1)、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联合尿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进行治疗的115例DN患者作为DN组,选取同时期本院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RER),将DN组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35例)、微量清蛋白尿组(B组,41例)和大量清蛋白尿组(C组,39例);比较受试者血清VASH-1、FGF-23水平、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采用Pearson法对血清VASH-1、FGF-23水平与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N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VASH-1、FGF-23联合尿β2-MG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DN组血清VASH-1、FGF-23、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组患者血清VASH-1、FGF-23、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均高于B组和A组(P<0.05);DN患者血清VASH-1、FGF-23水平与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VASH-1、FGF-23、尿素、肌酐含量、尿β2-MG水平均为影响DN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VASH-1、FGF-23、尿β2-M联合诊断DN价值高于单独诊断(Z_(三者联合-VASH-1)=4.389、P<0.001,Z_(三者联合-FGF-23)=3.117、P=0.002,Z_(三者联合-β2-MG)=4.556、P<0.001)。结论DN患者血清VASH-1、FGF-23、尿β2-MG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三者联合诊断效果较好,有望为DN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胡伟宏陈文洁赵丽萍张亚琦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Β2-微球蛋白
纤维生长因子-1(FGF1)通过PI3K/mTOR信号通路激活自噬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
应佳豪

相关作者

刘莹
作品数:128被引量:606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单克隆抗体 血管生成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缺血心肌
孙立军
作品数:190被引量:701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血管生成 电子束CT 栓塞 肝癌
宦怡
作品数:467被引量:2,714H指数:2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扩散加权成像 螺旋CT 前列腺癌
赵海涛
作品数:326被引量:1,867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磁共振 哮喘 MR
俞猛
作品数:36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
研究主题: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骨质疏松 BF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