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0篇“ 慢性病防治“的相关文章
- 慢性病防治的综合治理与创新探索——专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心内科首席专家 霍勇
- 2024年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面对慢性病防治的挑战,建立有效的慢性病防治与管理模式遏制慢性病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就目前我国慢性病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构建中国慢性病防治新格局等相关问题,本刊近日专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心内科首席专家霍勇。
- 李睿阳霍勇
- 关键词:慢性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内科
- 慢性病防治:从点面突破转向系统提升被引量:1
- 2024年
- 慢性病防治不仅事关我国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提升,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基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这为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下一步,要实现慢性病防治工作从点面突破转向系统提升,从而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慢性病管理服务体系。
- 郭燕红
- 关键词:管理服务体系慢性病防治全生命周期
- 慢性病防治中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
- 研究高血压预防中健康教育的预防、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的6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前与护理人员协调沟通配合调查:研究不同慢性病防治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在调查中,该院30例患者采取常规管理,30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经随访调查,统计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及血压水平,并评估患者的健康认知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管理前,血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健康教育组血压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的高血压认知率高于常规组,p<0.05。健康教育组的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经调查研究,针对高血压慢性病防治,采取健康教育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并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该干预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马姝格
- 关键词: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高血压发生率
- 社区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防治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03月-2021年03月本社区124例慢性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社区健康管理,对比分析患者管理前后的积极行为改变率、体检指标、生化指标、运动相关指标等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管理后的低盐摄入、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性、心理健康等积极行为改变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低脂摄入、戒烟限酒两方面行为改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方面指标均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有效运动量、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体重等方面的运动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 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值得推广。
- 康毓
-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治自我管理运动量
- 慢性病防治:运动干预效益与体医融合服务体系构建被引量:1
- 2023年
- 深化慢性病防治的体医融合服务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体医融合慢性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明晰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研制一套整体性的体系框架。基于矢量论和三级预防视角,立足运动干预慢性病的健康效益,构建了横向包括病前免疫预防、病中征兆预防、病后再患预防的梯次性预防层级和纵向包含体育运动防治、医疗卫生防治的互补性防治主线的慢性病防治体医融合服务体系网格化框架。遵循多元主体协同原则,提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效果监督的政府统筹推动,目标统一、资源整合、动力激励的部门协作推进,组织建设、业态升级、利益协调的社会参与推行的慢性病防治体医融合服务体系运行策略。
- 朱江华李哲董亮
- 关键词:慢性病防治运动干预
- 慢性病防治中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预防和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 2023年
- 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期间,探究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9月至2023年4月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为本文研究对象,共计80例,而后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参照依据为:奇偶数字法;在临床管理过程中,为2组患者提供不同指导,主要包括:常规指导、健康教育,比较2组临床指标(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用药配合度评分)、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满意度情况。结果 (1)临床指标分析后,主要包括:疾病知识掌握度、用药配合度,比较发现,数值存在差异,且实验组评分(90.08±2.16分、91.57±2.03分)VS对照组评分(76.79±8.44分、77.93±7.62分),较高,P<0.05;(2)血压水平统计后,具体包括:舒张压、收缩压指标,在抽取高血压患者中进行评测,干预前无区别,P>0.05;常规指导、健康教育后,上述指标明显降低,在对照组中为(91.15±7.62mmHg、135.38±8.47mmHg),实验组为(86.43±7.19mmHg、128.65±8.04mmHg),对比发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3)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P<0.05。结论 慢性病防治中,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用药配合度,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保障满意度方面,健康教育指导有确切效果,可大力推行、使用。
- 乔庆华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水平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
- 老年人对慢性病防治政策的满意度及需求调查——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 2023年
- 探讨老年人对慢性病防治政策的满意度及其他服务需求状况,以期更好地提高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服务水平和完善其防治政策。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苏州市吴中区为例,通过对106份有效问卷的调查与访谈,分析老年人对当地慢性病防治政策的满意度及其他服务需求。结果表明,吴中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不足,慢性病非药物治疗服务有待提高,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认识不够。为提高老年人对慢性病防治政策的满意度,提出:应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促进人员上下流动,提高慢性病非药物治疗服务水平,协调多方合作,明确各级机构功能定位,以探索应用新型模式。
- 韩梦莹
-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防治满意度
- 慢性病防治保康中西医并重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
- 2023年
- 目的:探索慢性病防治保康中西医并重理论与实践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旨在对2021年4月—2022年5月期间在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常规的慢性病管理;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中西并重的康复管理方案。为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进行慢性病管理效果的评价、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主动性、服务体系设计、目标设定、问题解决、随访与协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首诊可及性、服务提供综合性、服务需求综合性、就医文化与交流、以患者和家庭文中心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并重模式在解决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意义显著,能够为慢性病防治提供指导性思路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参考。
- 郎玉薇余杭英
- 关键词:慢性病中西医并重
- 体医融合视域下运动对慢性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 研究目的:我国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慢性病(简称慢病)是指由...
- 巩彩霞
- 关键词:慢性病
- 慢性病防治中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预防和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 2023年
- 探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22.1~2022.12患者中挑选出符合入组标准的78例,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干预)/观察(39例,健康教育),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压水平更低,遵医行为更好,生活质量更好,情绪更加平稳,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预防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徐云汪爱萍
-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教育高血压
相关作者
- 孔灵芝

- 作品数:93被引量:6,671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华预防医学会
- 研究主题:慢性病 高血压 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 健康
- 俞顺章

- 作品数:378被引量:2,411H指数:2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肝癌 肝肿瘤 微囊藻毒素 病例对照研究
- 李英华

- 作品数:191被引量:3,362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糖尿病 减盐 公务员
- 王文

- 作品数:314被引量:14,345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心血管病 高血压患者 降压治疗 高血压防治
- 张秀敏

- 作品数:146被引量:1,15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公务员 流动人口 焦虑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