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902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文章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循证护理干预研究
- 2025年
- 讨论通过实施循证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产生的各项化护理价值。方法 2023年5月-2024年7月,在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样本下,完成研究组(40例,干预方案为:常规护理+循证护理)与对照组(40例,干预方案为:常规护理)别随机形成处理。分析各组差异化护理模式下对心功能恢复、自护能力提升与生活质量改善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心功能与心衰标志物检测结果护理前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两组心功能与心衰标志物检测结果护理后有统计学显著性,具体以研究组更低高,P<0.05。两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护理前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两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护理后有统计学显著性,具体以研究组更低高,P<0.05。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估结果护理前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估结果护理后有统计学显著性,具体以研究组更低高,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循证护理干预下心功能改善情况更佳,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 龙昌仙王美兰
- 关键词:循证护理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的范围综述
- 2025年
-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症状群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CHF的治疗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Arksey等提出的范围综述报告框架,检索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网自2014年1月至2024年7月收录的相关文献,对文献内容进行筛选、提取并分析讨论。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涉及的症状群较多,主要为情绪、缺血、淤血、消化道、疲倦症状群。症状群评估工具主要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结论CHF患者症状群类型多样,且在疾病各阶段呈现出动态变化,仍需加强对症状群评估工具、发生原理、规范症状群命名的研究,医护人员可对各时期的主要症状群进行首优护理,预先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护理的症状管理效率。
- 郑杰媚邱小芩韦吉思丘欣雨刘娜陈思帆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症状群护理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11月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81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RAIL简易量表评估结果分为非衰弱组(n=41)和衰弱组(n=40)。收集并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F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非衰弱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水平高于衰弱组,糖尿病患病率、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存在营养风险发生率低于衰弱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高、白蛋白水平高是CHF合并衰弱的独立保护因素,存在营养风险、NYHA心功能分级高、患糖尿病是CHF合并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体质量指数高、白蛋白水平高是CHF合并衰弱的独立保护因素,存在营养风险、NYHA心功能分级高、患糖尿病是CHF合并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CHF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
- 高婷婷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衰弱影响因素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5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肌少症预测模型并完成验证。方法便利抽样选取4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用回归分析构建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并完成验证。结果共纳入4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的患者在年龄、性别、Charlson共病指数、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糖尿病、吸烟、NYHA心功能分级、握力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体重指数与糖尿病、体重指数与血红蛋白之间在5%的水平上显著(P<0.05),其余各影响因素间无交叉关系,彼此相对独立。高龄、女性、Charlson共病指数较高、体重指数低、血红蛋白异常、吸烟、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及以上、握力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易发生肌少症(P<0.05)。验证组预测肌少症发生的C-index为0.866,95%CI(0.583,0.915),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16,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71.3%。结论高龄、女性、Charlson共病指数较高、体重指数低、血红蛋白异常、吸烟、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及以上、握力低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未来应开展轨迹研究,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建立动态列线图模型,为临床护士动态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的发生提供可靠的工具,以期减少肌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马丽嫦沈莹刘文娟朱艳梅娄明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列线图
- 维利西呱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维利西呱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Nexilin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CHF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将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方案治疗的39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方案联合维利西呱治疗的39例患者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能量消耗(MEE)]、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血清CgA、CTRP9、Nexilin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37/39)]高于对照组[79.49%(31/39)](P<0.05);研究组治疗后NT-proBNP、MEE低于对照组,CI、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ET-1低于对照组,CGRP、NO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gA、Nexilin低于对照组,CTRP9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6/39)]与对照组[10.26%(4/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利西呱治疗CHF患者安全有效,可调节血清CgA、CTRP9、Nexilin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心功能。
- 孙丽娜宗书峰张艳华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疲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和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多维疲乏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20,MFI-20)、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调查其相关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HF患者HAD、PSQI评分与MFI-20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480例CHF患者MFI-20总均分为(68.52±7.34)分,83.33%的CHF患者存在疲乏,其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是否有合并症的CHF患者疲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为(10.31±2.45)分、(11.60±2.68)分,PSQI总分为(10.45±2.33)分,62.50%、61.46%CHF存在焦虑、抑郁,75.00%存在睡眠障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焦虑、抑郁、PSQI评分与MFI-20评分呈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有合并症(OR=1.473,95%CI:1.199~1.809)、焦虑(OR=1.480,95%CI:1.181~1.854)、抑郁(OR=1.487,95%CI:1.199~1.845)、睡眠障碍(OR=1.530,95%CI:1.209-1.935)是影响CHF患者疲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CHF患者疲乏程度较高,且有合并症、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是影响CHF患者疲乏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可通过改善心功能、合并症,并予以心理和睡眠干预,以改善患者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蒋欣丁洁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疲乏影响因素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焦虑量表、自尊量表、Herth希望指数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总分(7.20±1.87)分,其中高死亡焦虑者62.7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自尊、希望和领悟社会支持是死亡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可预测55.3%的死亡焦虑总变异。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特别关注女性、年轻和心功能分级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高患者自尊、希望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降低其死亡焦虑水平。
- 帕孜来提·赛登张旋李慧刘爽张译友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死亡焦虑自尊社会支持
- 协同护理模式对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能梳理
- 2025年
-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严重疾病,能破坏患者心脏器官功能,降低患者基础生存质量。基于患者接受心脏功能康复治疗过程,运用恰当护理模式,能取得较好效果。在协同护理服务模式运用过程中,能同时发挥医护工作人员、患者家属,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行为,助力患者生存质量逐渐改善。文章围绕协同护理模式对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能梳理,结合现有研究文献加以综述。
- 宫丽霞
-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
- 精细化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对其心功能指标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2023.8-2024.8;研究对象: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49例单一组患者行常规护理,49例联合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统计组间心功能指标、应对方式评分、自护能力、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联合组各项指标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 将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心内科疾病患者中,有助于从细节入手提升护理质量,不断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进行调节,有助于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引导患者在长时间护理中逐渐形成较强的自护能力以及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能获得较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 史久婷申岩
-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常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影响
- HtoH连续护理策略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 目的:对于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中,使用HtoH连续护理的方案作用开始讨论.方法:选某医院从2022年份到2024年份中的69例病历样本,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把这两组的护理最后的成果和病人日常生活质量还有配合情况和再次...
- 曾娟娟杨彤
-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