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62篇“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文章
一种治疗慢性耐药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伊马替尼和蛋白激酶D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尤其适用于对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有效克服酪氨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的耐药性,对根除...
杨中法郝岗平蒋汉明
文献传递
小剂量伊马替尼治疗FIP1L1-PDGFRA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E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例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CE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为男性,以细胞增多及脾大为主要临床特征,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口服小剂量伊马替尼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 小剂量伊马替尼可用于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CEL的治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高文愈张伟华侯素敏刘晨张秀莲
关键词:伊马替尼
慢性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理特征、免疫表型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应用细胞学、理学、细胞免疫分型、细胞及分子遗传学诊断慢性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例,许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四肢散在红色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理检查提示成熟碱性粒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分型显示CD11b、CD13、CD38、CD123、CD15高表达,遗传学发现46,XX,t(4;5)(q22;q35),符合慢性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理及免疫表型特征。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足一类罕见的白血病类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理和免疫表型特征,诊断时注意与肥大细胞增多症相鉴别,同时重点完善分子遗传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鞠蕾张小平寇海明邹萍张纯
关键词:细胞学免疫分型
慢性碱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通过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探讨慢性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及最新进展。  方法:拟报道我院收治慢性碱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详细介绍对此例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及预后随访并对此类疾进行文献复习了...
鞠蕾
关键词:临床症状遗传学检查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新基因突变对诊断及治疗选择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CNL)是一种少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以往确诊CNL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形态学,同时排除其他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因素或疾。对于临床疑似CNL患者,根据2008年WHO关于CNL的诊断标准,仅有51%的确诊率。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广泛开展,逐渐发现与CNL密切相关的基因突变,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张悦
FIP1L1-PDGFRA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获得伊马替尼耐药的PDGFRA基因T674I突变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3年
伊马替尼是FIPlLl-PDGFRA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EL)的首选治疗药物^[1],CEL患者出现获得性伊马替尼耐药迄今文献报道仅有7例”^[2-8],突变类型只有PDGFRA—T674I和PDGFRA—D842V两种。我们报道国内首例FIPlLl一PDGFRA阳性的CEL经伊马替尼治疗后PDGFRA—T674I突变致获得性耐药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曲士强王一孙秀娟张悦肖志坚
关键词: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PDGFRA获得性耐药文献复习伊马替尼阳性
格列卫靶向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2012年
患者,男,22岁,以"左上腹胀1周,发现白细胞高1d"为主诉于2010年5月20日入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81×109/L,粒细胞59%,Hb116g/L,PLT 116×109/L;骨穿示粒细胞增多症,粒细胞比例38.5%,其中原始加早幼粒细胞4%,中晚幼粒细胞16%;
陈为民
关键词:格列卫
以喘息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2012年
患者男,37岁,商人.2008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喘息,剧烈时伴喘鸣,每天发作4~5次,每次持续15 min左右.在当地医院呼吸科检查肺功能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沙丁胺醇"等吸入剂治疗后,发作频率明显减少.2008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进而偏瘫.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出血灶,考虑"脑梗死可能",给予"血塞通"等治疗后右侧肌力恢复至3级.患者住院期间发现血粒细胞增高(为1.76×109/L),白细胞为8.0×109/L,寄生虫7项检测指标、风湿免疫8项检测指标等均为阴性,即诊断为"特发性粒细胞增多症",未进行特殊处理.
屈晶晶李敏肖奇明胡成平
关键词: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首发症状喘鸣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头颅CT检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还是髓系/淋系肿瘤伴粒细胞增多?被引量:3
2009年
2008年WHO将有PDGFRA、PDGFRB或PGFR1重排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EL)分类为髓系/淋系肿瘤伴粒细胞增多,而将无这些异常但有其他克隆性异常的CEL分类为CEL不另分类(CEL-NOS)。文章阐述了作者的意见。
林凤茹郭晓楠任金海
关键词:白血病嗜酸粒细胞慢性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高粒细胞综合征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EL)/高粒细胞综合征(HE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EL/HES患者,用筑巢式RT—PCR方法检测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PCR)联合测序分析检测JAK2 V617F,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JAK2V617F突变状态;PCR法检测TCRγ重排。比较CEL与HE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结果20例患者男:女为19:1,中位年龄33(20~57)岁。12例FIP1L1-PDGFRA检测阳性,测序证实FIP1L1断裂位点位于内含子10~12,PDGFRA断裂位点位于外显子12。1例HES患者存在JAK2 V617F,突变状态分析显示为杂合子突变。6例检出TCRγ基因重排,其中CEL4例,HES2例。CEL患者以呼吸道症状起者多见,易合并循环系统损害及神经系统症状。CEL患者脾脏肿大发生率明显高于HES(分别为92.5%和42.5%,P=0.031),发生贫血及骨髓纤维化的比例亦高于后者。外周血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粒细胞比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粒细胞形态学异常更多见于CEL患者,主要表现为性颗减少,碱性颗增多及胞质空泡等。结论①粒细胞增多男性好发,以年轻人为主;②CEL患者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易发生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常规检查对CEL与HES鉴别意义不大,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对CEL诊断有一定帮助;③部分HES患者存在JAK2 V617F突变,进一步研究其在HES发中的作用有助于今后此类患者的诊断及开展新的靶向药物治疗;④部分CEL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TCRγ重排同时存在,二者在HES发中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张悦于明华徐世才杨琳于阳郝玉书肖志坚
关键词: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DNA突变分析

相关作者

张悦
作品数:73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GSTT1 骨髓增生异常 白血病
杨永红
作品数:12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CIK 细胞耐药 肿瘤杀伤活性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CDR3
李惠芳
作品数:32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CIK T细胞克隆 细胞耐药 肿瘤杀伤活性 预后
肖志坚
作品数:246被引量:1,55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 预后
刘明珪
作品数:19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药浓度 宫颈液基细胞学 Q11 白细胞升高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