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2篇“ 感觉门控“的相关文章
首发精神分裂症儿童康复监测过程中感觉门控脑电波P50追踪随访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COS)康复监测过程中感觉门控脑电波P50的变异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9月嘉兴市第一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59例COS患儿为COS组,同期就读于上海市东安路小学和襄阳南路小学的38名健康学生为对照组,均行脑电波P50检测[采用条件刺激(S_(1))和测试刺激(S_(2))范式]。随访COS患儿治疗3年后疗效,比较两组儿童治疗前P50指标[包括S_(1)-P50潜伏期和波幅、S_(2)-P50潜伏期和波幅以及S_(2)-P50波幅与S_(1)-P50波幅比值(S_(2)/S_(1))],分析COS患儿中央区(Cz)脑区P50指标与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COS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2、3年后Cz脑区P50指标。结果COS患儿利培酮治疗3年后总有效率为71.2%。与对照组比较,COS组额区、顶区和Cz脑区S_(2)-P50波幅以及S_(2)/S_(1)均较高(均P<0.05);两组儿童3个脑区S_(1)-P50潜伏期和波幅、S_(2)-P50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S患儿Cz脑区5个P50指标与PANSS激活性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PANSS总分及其他分量表评分均未见相关性(均P>0.05)。COS患儿治疗前后多个时点Cz脑区S_(1)-P50潜伏期和波幅、S_(2)-P50潜伏期和波幅以及S_(2)/S_(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OS患儿存在P50缺陷,3年跟踪随访过程中P50变异可能是本组COS的生物学状态标志。
刘超梁超陶峰顾超胡进顾爱明陈兴时陈冲杨道良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感觉门控随访
针对评价感觉门控功能的MMN信号特征进行提取处理的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评价感觉门控功能的MMN信号特征进行提取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脑电波数据;进行MMN预处理;采用特征分析方法对MMN的幅值和潜伏期进行数值统计分析;将时间相关电位进行机器学习分类,得到分类的结果...
崔东红杜礼钊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孕鼠孕期免疫激活所致子代青春期感觉门控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各亚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在母孕期免疫激活子代大鼠额叶、海马及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脉冲抑制效率(PPI%)的相关性。方法将受孕成功的10只Sprague-Dawley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5)和对照组(n=5)。于妊娠期第9天,模型组孕鼠经尾静脉注射10 mg·kg^(-1)聚肌胞苷酸(Poly I:C),对照组孕鼠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3 h后,尾静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孕鼠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来评估孕鼠免疫激活状态。将2组孕鼠饲养至自然生产,子鼠在出生后第21天断乳,选取雄性后代继续饲养。在子代大鼠青春期(即出生后第40天)时进行前脉冲抑制测试,评估其空间识别记忆和感觉门控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2组子代大鼠海马、额叶及肝脏组织中HDAC家族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孕鼠血浆中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前脉冲刺激为75 dB时,模型组子代青春期大鼠的P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脉冲刺激为80、85 dB时,模型组与对照组子代青春期大鼠的P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额叶组织中,模型组子代大鼠HDAC3、HDAC4、HDAC8、HDAC9、HDAC10、Sirt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5),HDAC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子代大鼠HDAC1、HDAC2、HDAC6、HDAC7、HDAC1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海马组织中,模型组子代大鼠HDAC1、HDAC8、HDAC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5),HDAC2、HDAC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子代大鼠HDAC3、HDAC4、HDAC6、HDAC7、HDAC9、HDAC11、Sirt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脏组织中,模型组子代大鼠HDAC6、HDAC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子代
王冠玉刘森淇杨勇锋李文强李文强苏玺
关键词:孕期感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内侧前额叶与伏隔核多巴胺D1受体活性对小鼠“感觉门控”功能的调控作用
研究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异质性精神疾病。感觉门控缺陷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生物学标志,感觉门控指的是大脑通过减少对重复暴露于同一感官刺激的反应来过滤感官信息的能力。前脉冲抑制是指当强烈的惊吓刺激(或脉冲)之前出现较弱...
杨成梅
关键词:多巴胺D1受体感觉门控前脉冲抑制
孤独症谱系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与感觉门控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发育轨迹,明确其与大脑感觉门控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符合ASD诊断儿童89例,符合全面性发育迟缓(GDD)诊断儿童76例,采用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评价患儿重复刻板行为,采用感觉门控P50比值评价患儿大脑感觉门控,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ASD及GD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总分、低阶及高阶与感觉门控均无相关性(P>0.05)。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总分、低阶及高阶得分随年龄增长未见明显下降趋势(P>0.05),GD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0.43~-0.23,P<0.05)。结论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发育轨迹并非简单的负性线性关系,其重复刻板行为与大脑感觉门控无明显相关性,P50可能不是一个有效预测重复刻板行为的指标。
郝汇睿董献文李恩耀樊亚蕾成慧江淼淼赵鹏举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感觉门控P50
首发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50感觉门控特征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究首发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50感觉门控特征的差异。方法:招募门诊与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97例,正常对照253例。采用听觉配对刺激条件-测试范式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50指标测量。将S2波幅与S1波幅的比值作为主要结局指标。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组S1潜伏期、S2潜伏期均高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组与正常对照组(均P<0.001)。首发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S1波幅与S2波幅比值低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组[0.4(-0.4,1.7),0.4(-0.7,2.0)vs.0.6(-2.3,4.0),均P<0.05]。慢性精神分裂症组S1波幅与S2波幅差值小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1.2(-3.9,9.2)μV vs.1.7(-1.0,6.7)μV,1.9(-2.3,8.9)μV,均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50感觉门控功能缺陷可能较首发患者严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S1潜伏期、S2潜伏期延长可能为感觉门控功能的代偿表现。
刘丹范宏振赵艳丽陈楠张进国李东王志仁谭云龙谭淑平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慢性精神分裂症
感觉门控电位P50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感觉门控电位P50变化。方法对27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患者,27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及26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P50检测,分析P50在不同人群中的特点及其对AD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A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下降,aMCI组MOCA评分下降(P<0.05);与aMCI组比较,轻度AD组MMSE、MOCA评分下降(P<0.05)。三组间S1、S2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MCI组、轻度AD组S1及S2波幅、S2/S1升高(P<0.05);aMCI组与轻度AD组S1及S2波幅、S2/S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门控电位P50在aMCI、轻度AD和正常人中有不同特点,提示P50有望作为AD早期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邢译尹付婧张海平林钟华向铭静肖军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伏隔核与腹侧海马5-羟色胺2A受体活性对小鼠“感觉门控”功能的调控作用
研究背景:在大量精神障碍中,都会出现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的破坏。前脉冲抑制是一种对感觉门控进行测量的经典范式,它是在强烈的刺激(脉冲)发生前30~500毫秒时,预先出现一种较弱的刺...
石梦雯
关键词:5-羟色胺2A受体前脉冲抑制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D_(2)受体参与调节感觉门控的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大量文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紊乱和思维异常等症状与感觉门控功能的缺失有密切的关系,感觉门控是指在充满刺激的环境中,从外界的感觉信息中过滤无关的感觉信息然后执行与注意力相关的认知过程,以对显著的刺激做出反应。研究感觉门控的经典范式是震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研究发现多巴胺D_(2)受体可以参与调控前脉冲抑制的过程,但是多巴胺D_(2)受体参与调控前脉冲抑制的机制仍不清楚。探讨多巴胺D_(2)受体参与调控感觉门控即前脉冲抑制的关键脑区、神经环路及分子机制,有利于促进对精神分裂症感觉门控功能的深入研究。
欧华星陈伟海
关键词:多巴胺前脉冲抑制精神分裂症
伴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电位P50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伴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电位P50的特异性,为预测患者暴力攻击行为提供客观生物学标志。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5例,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将患者分为攻击组(n=70)和非攻击组(n=65)。按年龄、性别等匹配原则招募健康对照组(n=60)。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MEB-9200诱发电位仪对所有受试者行感觉门控电位P50测试。结果攻击组波幅S2高于非攻击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86±6.04)μV vs.(7.06±3.88)μV,P=0.004;(9.86±6.04)μV vs.(7.82±3.87)μV,P=0.031]。攻击组、非攻击组及健康组中,波幅S2/S1≥0.5者占比分别为72.88%、43.86%和30.00%,攻击组高于非攻击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攻击组波幅差(S1-S2)低于非攻击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35±9.39)μV vs.(9.89±8.48)μV,P=0.001;(4.35±9.39)μV vs.(13.42±9.81)μV,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可能与其特异性的感觉门控功能缺失有关。
张校明程勇鹏杨鹏时亚杰董再全胡峻梅郑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P50

相关作者

陈兴时
作品数:462被引量:1,26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事件相关电位 脑诱发电位 P300 诱发电位
王红星
作品数:151被引量:794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事件相关电位 感觉门控 P300
谭淑平
作品数:228被引量:1,174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回龙观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感觉门控 临床症状
何敏
作品数:23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
研究主题:黑质 感觉门控 帕金森病 P50 雌激素
张明岛
作品数:305被引量:1,15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脑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