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篇“ 感觉神经植入“的相关文章
感觉神经植入联合电刺激修复胫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植入联合微电流电刺激对胫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植入神经组、电刺激组、联合组,每组16只。各组实验动物均经手术构建胫骨骨缺损模型,联合组于造模术中植入感觉神经,并于术后第1天进行电刺激;电刺激组于造模术后第1天进行电刺激;植入神经组于造模术中植入感觉神经;模型组不做其他干预。分别在术后第1,2,3,4周进行样本观察、X射线检查、组织形态学观察和骨密度以及神经肽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水平测定。结果术后4周,联合组骨缺损区域产生大量骨组织,有新生骨皮质;植入神经组、电刺激组产生的骨痂比联合组少,能填充骨缺损部位;模型组仅有部分骨痂产生。术后2,3,4周,联合组新生骨组织面积、骨痂骨密度和骨痂中CGR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且呈时间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感觉神经植入可有效增加具有分泌神经肽物质能力的神经组织数量,电刺激可有效促进神经分泌神经肽物质CGRP,二者联合可以大大加快骨缺损部位的愈合,并且效果优于单独感觉神经植入或电刺激。
姚玉英郭志利张宏贾丽丽金玉祥范雅丽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缺损电刺激感觉神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跨供区髂骨皮瓣联合感觉神经植入一期修复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利用跨供区髂骨发瓣驳合感觉神经植入一期修复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在对传统髂骨皮瓣进行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旋髂深动脉为蒂串联旋髂浅动脉的跨供区髂骨皮瓣。自2007年6月至2011年10月应用此皮瓣联合感觉神经植入术一期修复18例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拟患行,男12例,女6例;年龄18~56岁,平均36岁。跟骨缺损范围平均为7.2cm×2.6cm,皮肤缺损阿积平均为23.0cm×11.0cm结果本组患者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均一期修复,皮瓣存活,术后功能外形良好。术后随访1~3年(平均1.8年),足跟部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术后12个月时,两点辨别觉为16.24mm(平均18.6mm),行走正常,未见溃疡。患足功能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功能评分怀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9例,可1例。结论跨供区改良髂骨皮瓣联合感觉神经植入是一期修复大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的良好办法。
刘勇张成进付兴茂王剑利张雪涛王蕾
关键词:跟骨感觉神经植入
感觉神经植入再造阴茎后的再生神经形态学观察
目的观察游离隐神经与阴茎背神经吻接植入腹壁浅血管蒂岛状皮瓣阴茎再造术后,再造阴茎皮肤游离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终器或感觉小体、皮肤附件等的神经再支配和感觉神经的再生状况,探讨再造阴茎感觉神经再生的来源以及过程。方法成年新西兰...
江华李文鹏张盈帆陈刚吴包金
关键词:阴茎再造神经移植感觉神经
感觉神经植入再造阴茎后的再生神经形态学观察
目的:观察游离隐神经与阴茎背神经吻接植入腹壁浅血管蒂岛状皮瓣阴茎再造术后,再造阴茎皮肤游离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终器或感觉小体、皮肤附件等的神经再支配和感觉神经的再生状况,探讨再造阴茎感觉神经再生的来源以及过程。方法:成年新...
吴包金江华李文鹏张盈帆陈刚
关键词:再造阴茎阴茎背神经感觉神经末梢环层小体感觉神经植入
感觉神经植入兔带蒂皮瓣转移再造阴茎后的再生神经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观察兔隐神经与阴茎背神经吻接植入腹壁浅血管蒂岛状皮瓣阴茎再造术后,再造阴茎感觉神经的再生过程和机制,探索再造阴茎感觉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神经植入)组和对照(未植神经)组。建立隐神经与阴茎背神经吻接植入腹壁浅血管蒂岛状皮瓣阴茎再造术的动物模型,术后1、2周及1、3、6个月,应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等方法对再造阴茎感觉神经的再生情况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皮瓣内神经束数量不断增多,至术后6个月时尚可见神经长人脂肪层,对照组皮瓣内残存神经呈萎缩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实验组神经植入后再生感觉神经纤维、触觉小体、表皮内游离神经末梢的密度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电镜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以内早期,皮肤感觉神经的再生以无髓神经纤维为主,之后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均有出现。结论 隐神经移植与阴茎背神经端端吻合植入兔腹壁浅血管蒂岛状皮瓣阴茎再造术,再造阴茎至少在6个月时可以获得良好的感觉神经再生和末梢感受器的神经再支配。
吴包金江华李文鹏张盈帆陈刚
关键词:阴茎再造神经移植
感觉神经植入术后Merkel氏细胞轴突复合体的溃变与再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神经植入对失神经皮肤中Merkel氏细胞轴突复合体再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猴失神经手指模型 ,将感觉神经全程植入神经皮肤的手指 ,于术后 1 ,3 ,5,8和 1 2个月对实验猴手指指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光、电镜观察。结果 :Merkel氏细胞轴突复合体随失神经时间延长逐步减少 ,直至完全消失 ;神经植入后 3个月 ,失神经皮肤内的Merkel氏细胞轴突复合体停止溃变 ,且与植入神经建立了联系。结论 :感觉神经植入能延缓神经的溃变 ,使Merkel氏细胞轴突复合体获得神经再支配 ,是一项有效的周围神经修复方法。
程飚陈绍宗李学拥李跃军
关键词:神经纤维感觉神经植入恒河猴溃变
感觉神经植入术后SP类阳性纤维再生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观察猴失神经皮肤内植入感觉神经后, SP(substance-P)类阳性纤维的再生情况。方法 以猴手制成失神经模型,在神经植入术后 1、 3、 5、 8、 12个月后取材,进行 SP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于术后 3个月,在真皮深层出现 SP类阳性纤维。术后 5个月真表皮交界处出现 SP类阳性纤维及末梢,在乳头层有 SP染色阳性的触觉小体。随时间延长,再生程度逐渐恢复。结论 感觉神经植入神经皮肤后可以再生出 SP类阳性的神经纤维和触觉小体,失神经手指能获得良好的感觉再支配。
程飚陈绍宗李学拥李跃军
关键词:神经植入P物质
感觉神经植入对中厚皮片感觉的影响
1999年
陆伟农绍友丁强鄢宏
关键词:感觉神经植入中厚皮片皮片移植温度觉皮神经感觉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植入皮瓣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在豚鼠的双侧下腹部位分别设计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2cm ×2cm 岛状皮瓣,转移至同侧大腿内侧。并植入神经血管束。术后3 周、2 、3、4、5 、6 个月分别切取皮瓣全层组织,冰冻切片,观察CGRP 阳性神经纤维结果表明,实验侧术后3 周时真皮深层出现CGRP阳性纤维,术后3 个月真皮浅层以及乳突层内出现阳性纤维,且量较多。术后4、5 、6 个月真皮与表皮交界层以及毛囊周围出现阳性纤维。而对照侧,术后3 周未见CGRP阳性纤维,术后2个月可见肉膜层及真皮深层散在阳性纤维。
柳大烈岸本三郎安野洋一
关键词:皮瓣感觉神经植入CGRP免疫反应
感觉神经植入猴失神经无毛皮肤后机械感受器再支配研究(英文)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观察猴失神经无毛皮肤中机械感受器在感觉神经植入后的再支配过程,评价再支配感受器的电生理功能.方法:采用神经单纤维引导技术,研究在感觉神经植入术后2,3,5,8,12mo时,获得神经再支配机械感受器的快慢适应性、敏感性及检出率变化.结果:神经植入术后2mo~3mo是再支配的活跃期,但新生感受器的阈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过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术后12mo时原失神经皮肤内获得再支配的机械感受器具有满意的密度和敏感性.在整个再支配和成熟过程中,快适应机械感受器比慢适应机械感受器更容易再生和成熟.结论:猴失神经无毛皮肤内的机械感受器,在感觉神经植入术后12mo能获得满意的神经再支配.
李跃军陈绍宗李学拥程飚陈辉曲辉
关键词:感觉神经神经电生理机械感受器

相关作者

陈绍宗
作品数:190被引量:1,534H指数:2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神经再生 创面愈合 慢性创面 封闭负压引流
李跃军
作品数:154被引量:643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再生 端侧神经吻合 肿胀麻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爆炸伤
李学拥
作品数:223被引量:1,267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愈合 神经再生 电损伤 慢性创面
李荟元
作品数:245被引量:809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国外美容医学 整形美容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瘢痕
江华
作品数:342被引量:1,067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阴茎再造 再造阴茎 肌内神经 解剖学 内眦赘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