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52篇“ 感染高危因素“的相关文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其健康管理的探讨
2024年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高危因素,从高危因素入手探讨其在Hp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至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并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的人群资料,对比分析Hp感染组和Hp未感染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生化指标等的特征分布,筛查Hp感染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提出健康管理新方法。结果:性别、年龄、总胆固醇在Hp感染组和Hp未感染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Hp感染组BM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Hp未感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未感染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Hp感染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高空腹血糖、高血压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高空腹血糖、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的OR值及95%CI分别为1.094(95%CI1.005~1.191)、1.207(95%CI1.086~1.342)、1.053(95%CI 1.021~1.087)、1.153(95%CI1.046~1.271)、1.218(95%CI1.020~1.455)、1.525(95%CI1.105~2.105)。结论:“三高”增加Hp感染的风险,健康体检人群进行“三高”健康管理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定期筛查Hp,避免感染Hp。
赵冬瑶李涛时晓鑫李昊王晶张萌张佳丽陈慧玲赵倩影郭智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高危险因素健康管理
复发性持续性HPV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复发性持续性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高危因素。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抚顺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50例复发性持续性复发性HPV感染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复发性持续性HPV感染,将其分为反复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反复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两组年龄、文化程度、HPV亚型、初次性生活时间、性生活频次、初产时间等共21个方面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复发性持续性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复发性持续性HPV感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HPV亚型、初次性生活时间、性生活频次、分娩方式、性伴侣生殖健康状态、前妻(多伴侣)HPV感染情况、阴道免疫状态以及避孕措施具有显著差异(P<0.05);(2)依据分析结果,共提取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41%;HPV亚型、初产时间、性伴侣生殖健康状态、阴道免疫状态、分娩方式、避孕措施等18个指标作为第一主成分,初次性生活时间、阴道上皮形态、吸烟史作为第二主成分,性激素水平为第三主成分,年龄和性激素水平为第四主成分;(3)以是否发生复发性持续性HPV感染是否反复复发为因变量,以提取的4个主成分为自变量,拟合回归方程,得到标化回归方程:lgY=0.381-0.491×X1-0.143×X2+0.587×X3-0.173×X4。结论经分析,从造成复发性持续性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中主要为共提取出了4个主成分,包括HPV亚型、初产时间、性伴侣生殖健康状态、阴道免疫状态、初次性生活时间等多种因素,为降低复发性持续性HPV感染发生率HPV感染的反复复发率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
刘翠翠才哲林琳郑玉霞何苗艾浩
关键词:高危因素
ICU院内感染高危因素与防治策略探讨
2023年
目的总结分析ICU院内感染高危因素与防治策略。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院ICU发生院内感染病例11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案等,总结ICU内感染高危因素。结果(1)118例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涉及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静脉置管等,部分患者合并两处或两处以上感染的情况,下呼吸道感染比例达到了44.07%,比其他部位感染比例明显增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数据分析,院内感染的ICU住院患者中以下几类人群的比例更高:抗生素使用种类>2、侵入性操作次数>5、ICU内住院时间>14d、年龄>60岁、使用呼吸机辅助、有插管辅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院内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包括患者内在因素(年龄、病情、自身体质、配合度等)、外在因素(医源性因素、治疗方法、住院时间等),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辅助呼吸机及导管等都是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ICU院内感染防控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工作很多,从每个环节去把控,以期提高ICU救治效率。
冯卫苹
关键词:ICU高危因素
妇产科患者中感染高危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2023年
观察妇产科护理中发生感染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临床纳入胶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5199人次妇产科病人,纳入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2月,回顾性分析护理中发生的感染高危因素。结果 在本院就诊的妇产科患者5199人次,发生妇产科感染259人次,临床以产科感染为主,主要发生在手术操作后,高发年龄段为30-5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护理感染主要为产科感染,高发群体为30-50岁,主要为手术操作后发生术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临床需要加强妇产科护理干预预防措施。
王海鹰
关键词:影响因素产科感染妇产科护理
重症康复科颈脊髓损伤合并膈肌功能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康复科内颈脊髓损伤合并膈肌功能障碍患者继发肺部感染高危因素。方法入选符合颈脊髓损伤合并膈肌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原发病损伤程度(损伤分级、损伤平面)、并发症情况(有无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6例和非感染组94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膈肌功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ASIA分级19例(52.8%),损伤平面C4及以上21例(58.3%)。非感染组ASIA分级A级15例(15.9%),损伤平面C4及以上73例(77.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气管切开16例(44.4%),机械通气14例(38.9%),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27.8%)。非感染组气管切开21例(22.3%),机械通气13例(13.8%),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程显示,ASIA分级A级、损伤平面C4及以上、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膈肌功能障碍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早期高危因素评估及干预,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董旭冯涛刘庆窦志娟古建军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肺部感染高危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半永久导管感染高危因素与护理干预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儿童患儿的半永久导管术后感染高危因素以及患儿的日常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在2019年2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儿童在肾脏风湿科行维持性血液治疗并使用半永久导管的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等进行全面回顾性的分析,按照儿童是否发生半永久导管治疗感染的情况来划分为感染组(n=14)和与非感染组(n=45)。记录2组患儿一般资料,将全部可能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半永久导管感染相关性高危感染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护理措施。结果59例患儿中14例发生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占23.73%。根据患儿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14例,未感染组45例。持性血液透析儿童半永久导管感染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活环境、血红蛋白≥90g/L、导管留置时间≥1年的患儿感染发生率更高(P<0.05);生活在农村、留置时间≥1年、血红蛋白≥90g/L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儿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半永久导管感染高危因素包括生活在农村、留置时间≥1年、血红蛋白≥90g/L等。临床上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儿应提高警惕,预防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戚艳红周竹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护理
青岛市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对青岛市市立医院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识别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高危人群...
李月倩
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高危因素调查及护理防范措施研究
2023年
目的调查脑外伤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相关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关护理防范措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72例住院救治脑外伤对象资料,统计肺部感染者,并将肺部感染者纳入到观察组,未感染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患者发生影响因素,并对有意义单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针对肺部感染影响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加速患者康复。结果经调查发现,年龄、吸烟史、合并伤、机械通气、血清白蛋白水平、糖尿病史、应用激素、血清白蛋白水平、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气管切开时间、GCS评分为脑外伤住院救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单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白蛋白下降、气管切开时间、应用激素、GCS评分为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外伤住院救治患者肺部感染发病影响因素多,临床医护人员需加强对该类高危因素的关注,同时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积极处理其糖尿病,控制其血糖水平,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营养干预,纠正其贫血症状等,提高其免疫力;根据临床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规范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减少或避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保障其生命安全。
段影段才莹
关键词:脑外伤肺部感染护理措施
NICU肠道病毒感染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
2022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肠道病毒感染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出生后72 h内入住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NICU的16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粪便标本,采用RT-PCR检测肠道病毒RNA,了解石河子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高峰季节,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结果 石河子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高峰季节为6~10月,肠道病毒感染组和非肠道病毒感染组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发热、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及黄疸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肠道病毒流行季节,需警惕肠道病毒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其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刘莹赵文卓朱亚平
关键词:新生儿肠道病毒高危因素
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高危因素及抗生素用药时机分析
2022年
目的 总结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危险因素,并确定抗生素最佳用药时机.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8年8月-2021年7月收治的胎膜早破新生儿共88例为对象.根据新生儿是否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62)和感染组(n=26).根据抗生素使用时机分为早期组(n=44)和晚期组(n=44).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胎膜早破12h以后予以注射用头孢唑林钠静滴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新生儿在分娩方式、胎龄、出生体重、胎膜早破时间、发热症状等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分娩方式、胎龄、胎膜早破时间等是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治疗,早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为4.55%,低于晚期组18.18%的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足月、采用剖宫产及胎膜早破时间过长的胎膜早破新生儿要予以重点关注,并尽早(胎膜早破12h以内)采用抗生素治疗,以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
黄静张凌子唐芳
关键词:胎膜早破新生儿抗生素用药时机感染发生率

相关作者

倪银
作品数:26被引量:171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褪黑素 脓毒症 重症患者 胃肠损伤 预后
陈敏华
作品数:48被引量:367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 重症患者
孙仁华
作品数:255被引量:1,203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预后 ICU 急性肾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
李静
作品数:35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人工肝 肺炎 感染科 血液净化
曹永革
作品数:65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消毒供应中心 肝性脑病 肝衰竭 人工肝 甲状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