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20篇“ 感染药物“的相关文章
双机制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双机制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为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之一:<IMG width="1000"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no" imgForm...
孙占奎
Rv2610在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Rv2610在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发现Rv2610可以促进结核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的粘附能力,并抑制巨噬细胞早期炎症分子TNF‑α和IL‑1β表达,在小鼠感染模型中Rv2...
章晓联夏传辉
医院近2年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现状及ADR报告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医院近2年医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现状,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影响因素,为临床用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登录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数据系统,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使用率、抗感染药物联合用率、使用抗感染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同时统计585份ADR报告(包含患者585例)中患者性别、年龄、品种类、品名称、给途径、用时间、ADR累及器官/系统与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结果2022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患者的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53.83%,抗感染药物联合用率为44.96%,使用抗感染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为50.09%。对比2022年1—12月和2023年1—12月数据发现,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和抗感染药物联合用率呈下降趋势,使用抗感染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呈上升趋势。纳入分析的ADR报告中,男性(占56.75%)多于女性(占43.25%);年龄>60~74岁(占44.27%)者出现ADR最多。出现ADR的抗感染药物共14类,其中头孢菌素类ADR发生率最高(占31.11%),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引起ADR最多(占19.49%);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最多,共481例次(占80.98%);发生ADR时间多在用后>30~60 min时(占25.64%);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病例最多(占44.62%)。585例ADR病例中,痊愈135例(占23.08%),好转416例(占71.11%),未好转34例(占5.81%)。结论临床上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虽在逐步改进,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ADR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使用抗感染药物时应做好用安全管理,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用,并在给后做好ADR监测,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许馨文赵龙王慧然张菁楠
关键词: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用药安全药物不良反应
2014—2024年抗感染药物相关肾毒性全球研究进展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肾毒性研究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近10年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10月1日有关抗感染药物相关肾毒性的文献。应用VOSviewer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作者、机构和期刊的发文量以及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并对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069篇,其中美国(1113篇),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Li Jian教授团队(51篇)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Monash University(71篇)和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146篇)分别是该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机构和期刊。进一步的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多围绕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和β-内酰胺胺类这4类抗感染药物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机制展开。结论近10年抗感染药物相关AKI研究的被引频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氧化应激、凋亡等分子信号通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铁死亡、坏死等分子机制以及早期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的研究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和主要方向。
王鹏凯袁芳刘粲迪杨圆李昕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肾毒性万古霉素氨基糖苷
双硫仑在制备抗KSHV感染药物和抗KSHV相关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双硫仑在制备抗KSHV感染药物和抗KSHV相关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技术领域。本发明研究发现双硫仑能够抑制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裂解复制,抑制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粒子的产生;还通过异种移植小鼠肿...
李婷婷梁启明何善平王丽洁刘振山徐泽宇
一种蜱虫抗菌肽及其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蜱虫抗菌肽及其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抗菌肽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生物信息学和AI技术从肩突硬蜱基因组中筛选一种蜱虫抗菌肽KN‑17,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蜱虫抗菌肽KN‑17对...
赖仞段自磊周生文杨晓佩
一种抗感染药物储存装置
本发明涉及储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感染药物储存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两侧均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横向设有底槽,底槽内设有倾斜槽,两个倾斜槽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倾斜槽内滑动连接有辅助块,辅助块上设有活动块,活动块能...
何瑶郑晓媛郑姣妮李峥
生物活性蛋白在制备治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及治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生物活性蛋白在制备治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及治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组合物,属于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主要包括生物活性蛋白、基质、保湿剂、pH调节剂、防腐剂。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发明人通过大...
常天安邹海霞李锋尹欣然李炳佑
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研究
2025年
深入剖析头孢素类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问题。方法 对65例使用头孢素类抗生素后出现副作用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患者出现的副作用类型、导致副作用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估头孢素类抗生素的实际应用状况,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的用指导。结果 在使用头孢素类抗生素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消化系统反应,占比高达61.54%,其次是过敏反应,占比24.62%。导致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占比64.62%,其次是过量用,占比24.62%。在出现副作用的前三位药物中,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头孢唑林的使用比例分别为33.85%、24.62%和23.08%。实施联动管理机制后,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显著下降,从2022年的38.00%降至2023年的24.00%;同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也从2017年的69.00%降至2019年的46.00%,管理效果显著,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头孢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副作用发生率较高,因此必须强制实施敏测试以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积极推广不良反应报告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共同降低头孢素类抗生素的副作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和用安全。
张静
关键词:临床合理用药
舒巴坦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舒巴坦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出通过抑制USP22的表达或活性,减少N蛋白的去泛素化水平,从而降低其稳定性,达到抑制病毒存活和传播的目的;本发明的填补了现有治疗手段在N蛋白特异性靶向调...
王俊肖欣郑慧黄芳李世峰

相关作者

戚中田
作品数:572被引量:1,112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药物 HCV 庚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赵平
作品数:288被引量:356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感染药物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 黄热病毒 西尼罗病毒
刘新泳
作品数:558被引量:902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化合物 药物组合物 衍生物 抑制剂 人免疫缺陷病毒
展鹏
作品数:444被引量:444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化合物 药物组合物 人免疫缺陷病毒 衍生物 抗艾滋病
朱勇喆
作品数:89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感染药物 宿主蛋白 乙型脑炎病毒 肠道病毒71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