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7篇“ 感染度“的相关文章
一种伤口感染警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伤口感染警报装置,具体涉及外科护理领域,包括存药盒,所述存药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放药机构,所述放药机构包括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
罗忠艳唐静
日本血吸虫低感染动物粪便排卵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低数量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实验动物后在其体内存活和粪便排卵状况,为了解低水平流行态势下血吸虫低感染动物传播能力奠定基础。方法取新鲜逸出的尾蚴2、4、6、8条,分别感染小鼠和家兔,饲养至感染后42d收集小鼠和家兔粪便,连续收集3d,利用浓集法镜检计数每克小鼠粪便虫卵数量(EPG),尼龙袋集卵孵化法观察家兔粪便毛蚴孵化率,以判定粪便中血吸虫卵排出情况。解剖全部实验小鼠与家兔,灌注法收集成虫,计算小鼠和家兔的感染率、体内合抱成虫检获率及虫负荷水平;同时观察小鼠和家兔肝脏表面虫卵结节,并收集家兔血清进行血吸虫抗体检测。结果小鼠感染尾蚴数量为2条时,其感染率、体内合抱成虫检获率、肝脏虫卵结节率和粪便排卵率分别为66.67%、58.33%、58.33%和58.33%,随感染尾蚴数量的增加四者趋于1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55,3.135,3.135和3.135,均P>0.05);小鼠体内平均虫荷和粪便平均EPG随感染尾蚴数量增加而增加(r值分别为0.588和0.533,均P<0.01)。家兔尾蚴感染数量为2条时,其感染率、体内合抱成虫检获率、肝脏虫卵结节率、血检阳性率和粪便孵化阳性率均为40%,除粪便孵化阳性率外(χ^(2)=0.003,P>0.05),其他指标均随感染尾蚴数量的增加趋于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73,4.473,4.473和6.758,P<0.05或P<0.01);随着感染尾蚴数量的增加,家兔体内虫荷增加(r=0.421,P<0.01)。结论感染一对日本血吸虫的小鼠和家兔即可检测到粪便排卵,提示小型适宜哺乳动物宿主传病能力强,应加强监测与控制,消除潜在的传染源隐患。
孙成松王毓洁朱海王玥汪峰峰尹晓梅周莉汪奇志张世清汪天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家兔
弓形虫ROP12核酸疫苗对小鼠弓形虫感染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弓形虫ROP12核酸疫苗对小鼠弓形虫感染的影响。方法提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总RNA,根据ROP12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登录号为DQ096559)的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并进行逆转录PCR(RT-PCR),扩增目的片段ROP12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VAX1-ROP12,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小鼠随机分为pVAX1-ROP12组、pVAX1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用相应接种物(空白对照不作处理)免疫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2周后各组小鼠腹腔攻击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1×10^(3)个/只,定时解剖小鼠,取组织印片并染色,观察各器官的虫体感染。结果 RT-PCR扩增产物约为711 bp,菌落PCR及双酶切结果正确,序列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报告的ROP12序列相似为99.9%。用构建的弓形虫ROP12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VAX1-ROP12免疫小鼠后,取弓形虫进行攻击感染,相同时间点小鼠各器官的感染较空质粒对照和空白对照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ROP12核酸疫苗免疫对弓形虫在小鼠各组织器官的感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为弓形虫疫苗提供理论基础。
王春苗姜文静郭玲玲张晓磊张进顺卢致民贾晓晖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核酸疫苗
2015-2019年天津市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血检指标与疟原虫感染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2015-2019年天津市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血检指标与疟原虫感染间的关系,为输入性恶性疟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2019年天津市确诊的3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流行病学个案信息,回顾性分析病例流行病学基本情况及临床表现,分析恶性疟病例血检指标与疟原虫感染间的关联性。结果 3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中,31例(83.8%)血小板(PLT)、16例(43.2%)红细胞(RBC)、16例(43.2%)血红蛋白(Hb)降低,23例(62.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32例(86.5%)总胆红素(TBIL)、29例(78.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8例(75.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3例(62.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输入性恶性疟病人PLT、Hb与恶性疟原虫感染呈负相关(Goodman-Kruskalγ=-0.568、-0.521,P均<0.05),TBIL、NEUT%与恶性疟原虫感染呈正相关(Goodman-Kruskalγ=0.496、0.610,P均<0.05),ALT、AST、GGT、RBC与恶性疟原虫感染无统计学关联(Goodman-Kruskalγ=0.370、0.497、0.314、-0.434,P均> 0.05)。结论 PLT、Hb、TBIL、NEUT%可作为输入性恶性疟早期辅助诊断指标,PLT与了TBIL似可作为诊断重症输入性恶性疟的参考指标。
张咏梅李娜吕杰
关键词:恶性疟输入性病例感染度
基于大规模网络计算的人员感染系数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规模网络计算的人员感染系数计算方法,涉及公共安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S1、通过导入外部数据库的方式建立包括人员犯罪记录信息的基本信息基础数据库;S2、通过S1建立的基础数据库,建立包含人员基本...
王爱华高峰利程涛王秀英贺光明
文献传递
不同感染血吸虫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2017年
考虑轻感染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重感染者的情况,建立了血吸虫病模型。计算平衡点及疾病爆发的阈值。根据特征根的符号及La Salle不变性原理判断无病平衡点不仅局部渐近稳定且全局渐近稳定。根据Hurwitz判别定理判断地方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通过模拟仿真进行了证明。就不同感染对病人数量和基本再生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发现轻感染者转化为重感染者会对疾病产生更加复杂的影响。
甘莉娟薛梦Sakhone Sysavathdy齐龙兴
关键词:感染度血吸虫病无病平衡点地方病平衡点稳定性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rSj26的磁分离酶联免疫分析的建立及其在低感染血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基于重组日本血吸虫抗原Sj26(rSj26)的磁分离酶联免疫分析(rSj26-MEIA),并将其用于检测低感染的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血清抗体。方法将重组质粒pET28a-Sj26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BL21,用0.6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后,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蛋白含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rSj26。将纯化后的rSj26与磁珠偶联(100μg抗原/mg磁珠),优化反应条件,建立rSj26-MEIA方法。用rSj26-MEIA和ELISA分别检测58份低密感染的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30份非血吸虫病流行区阴性血清和6份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并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rSj26浓为2.5 mg/ml。SDS-PAGE结果显示,rSj26相对分子质量约27 000,主要以可溶性的形式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Sj26可被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血清和小鼠血清特异识别。rSj26-MEIA优化反应条件结果显示,采用rSj26-磁珠0.2 mg(含rSj26 10μg)、血清稀释为1∶100时,阳性血清平均吸光(A_550值)/阴性血清平均A_550值(P/N)最大,为3.97。rSj26-MEIA和rSj26-ELISA检测低密感染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结果显示,两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24.14%(14/58),两者P/N分别为3.61和2.5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检测的抗体A_550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658,P<0.01)。rSj26-MEIA和ELISA检测6例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和30例非血吸虫病流行区阴性血清,均未出现阳性反应。结论rSj26-MEIA可作为检测低密感染日本血吸虫血清抗体的一种新技术。
余琴朱艳红关飞杨海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体磁分离酶联免疫法
Real-time PCR法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血清DNA的定量检测及其感染的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以日本血吸虫高重复序列-逆转录转座子SjR2为靶序列,建立TaqMan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宿主血清中的日本血吸虫DNA用于评价感染。方法以real-time PCR法检测不同感染的家兔模型血清DNA。结果该法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44.7拷贝的重组质粒DNA。在感染家兔后的3d到7周血清中均能检测到血吸虫DNA,不同感染早期检测的时间节点及其检测阈值分别为,家兔感染30条尾蚴(EPG=14)需在感染后2周才能检测到目的DNA,其含量为119.03拷贝,感染50条尾蚴(EPG=24)、感染100条尾蚴(EPG=48)则在感染后1周可检测到目的DNA,其含量分别为54.36拷贝和72.24拷贝,在家兔感染200条尾蚴(EPG=97)、感染500条尾蚴(EPG=232)最早在感染后3d即可检测到目的 DNA,其含量分别为60.34拷贝和142.47拷贝。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血清DNA水平与感染呈正相关,即血清DNA浓感染的增大而上升。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real-time PCR法可定量检测血清DNA动态变化并对日本血吸虫病诊断及感染的评价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与疗效考核提供了新方法。
官威许静孙缓梁松董兰兰夏超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血清DNA感染度
不同玉米象感染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在模拟储存环境中研究了小麦感染不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后不同时间的二氧化碳浓变化,试验环境温分别为20℃和25℃,试验中设置的玉米象成虫密分别为0头/kg、2头/kg、5头/kg、10头/kg.主要结果为:初始成虫密为0头/kg的小麦样品中,20℃4个月内二氧化碳浓从0.046%增长到了0.752%,25℃时二氧化碳浓从0.44%增加到0.820%;2头/kg的样品中,20℃二氧化碳浓增长到5.638%,25℃浓增加到7.505%;5头/kg成虫密的样品中,20℃二氧化碳浓增长到8.702%,25℃时浓增加到10.474%;害虫密为10头/kg的样品中,20℃二氧化碳浓增长到17.381%,25℃时浓增加到18.244%.主要结果显示:对于感染害虫的粮食环境,二氧化碳的累积浓明显随时间增加而上升,且同比条件下,温为25℃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显著大于20℃时的环境.密闭无害虫感染的粮食中,粮食及微生物也能使二氧化碳浓有很小变化.当小麦中有害虫感染后,密闭10 d后即可检测到明显的二氧化碳浓增加,且增加速率与害虫密、环境温和储存时间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密闭的储粮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变化可在一定程上反映储粮害虫的发生状态.
王殿轩徐威陆群
关键词:小麦玉米象二氧化碳
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家兔抗体水平与肝脏病变的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家兔血清抗体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变化。方法 1号和2号家兔分别感染600±10条和1200±1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第70天,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检测抗体水平;显微镜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1号兔和2号兔IHA滴分别为1:2560和1:10240;环沉率(COPR)分别为40%和56%。1号兔肝脏轻肿大,肝表面布满灰白色粟粒样虫卵结节;镜下见较多的虫卵肉芽肿,间质纤维化。2号兔肝脏中肿大,肝表面布满直径>2mm灰白色虫卵结节;镜下除了虫卵肉芽肿外,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增宽,假小叶形成。结论日本血吸虫病家兔血清抗体水平和肝脏损害的程感染血吸虫荷显著相关。
阳桂芬李良玉李静贺宏斌刘宗传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感染度抗体水平肝纤维化

相关作者

沈浩贤
作品数:85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广州管圆线虫 囊蚴 并殖吸虫 感染度 淡水鱼
陆予云
作品数:53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囊蚴 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感染率 感染度
郑江
作品数:119被引量:1,089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血吸虫病防治 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传播
汪天平
作品数:421被引量:1,991H指数:29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流行 藐小棘隙吸虫
何家昶
作品数:152被引量:538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疫情分析 疫情 血吸虫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