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7篇“ 意合“的相关文章
汉语语法的源流及其基本理念
2024年
语法是汉语学界“摆脱印欧语的干扰,用朴素的眼光看汉语”的语法观之一,对深化汉语语法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立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构建的当下,回顾和总结汉语语法30多年的成长过程,并对语法的基本理念做简明的阐释,实有必要。语法是汉语型的认知语法,汉语语法学术范式的革新必须从问题做起。是汉语言文化的基因,语法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形态型语法学的学术范式,并向世界语言学界发出了中国声音,讲述了一个中国故事。
张黎
关键词:意合语言类型学
陈述、与列锦——《天净沙·秋思》新解
2024年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直空今古”。“枯藤老树昏鸦”等名词句,功能上,半显半隐,静中生动,属诗的动态陈述;句法上,运用组句,实虚相生,景语其后,更含所托,通过隐喻,发出了“得志不易”的永恒之叹;修辞上,凭借骈偶这种特殊的语法手段,铺排名词,列锦生辉。
周日安杨慕蓉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意合列锦
列锦形式表征及概念化途径的认知规律考察
2024年
列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活化石,其性明显、概念内涵丰富的特点展现了其认知的典型性。通过对名词列锦形式表征及复杂的概念化过程的考察,发现:名词列锦的形式高度,表现为选词的限制性、形式的隐显性、载义的超额性、表义的整性;名词列锦的概念化主要通过象生成、突显和隐略事物或事件概念框架中的元素实现,手段主要为转/隐喻;名词列锦的概念化主要基于事物名词的可引申性、事件的整体性、不同事件的对称性得以实现。
邢秋红
关键词:意合概念化
茶台(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茶台()。;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品茶休闲使用的茶桌。;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底面为使用时不容易看...
徐小军
境”“动”“象”“”——浸润式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美育中的应用
2024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音乐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作为一门综性艺术学科,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创造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义。为了更好地实施音乐美育教学,浸润式教学方法被引入其中。本文旨在探讨浸润式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美育中的应用,以期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王京姐
关键词:小学音乐美育
从形角度研究《雪山大士》英译的形式对应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广泛,中文文学的国际传播呈现出增长趋势,需要加强中文小说的英译工作,推广中华文学。本翻译项目是作家陈春成的短篇小说《雪山大士》英译。这篇短篇小说以嵌套式的框架讲述了一个足球明星如何度...
陈颖
关键词:形合意合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形比较与翻译策略研究——以考研英语(二)2010—2022年真题为例
2023年
英语重形、汉语重,这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显著差异之一。基于自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二)英译汉真题小型平行语料库,借助Antconc、Wordsmith Tool和BFSU ParaConc等语料库专业检索软件对语料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统计分析,观察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宏观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英汉翻译的可行性策略。研究表明:(1)英语重形、汉语重的假说是基本成立的;(2)英语和汉语在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3)形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译者不应拘泥于原文的外在形式,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再现原文的思,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杨林
关键词:形合意合语料库翻译
汉语句的非自足性语篇连贯
2023年
汉语句是小句间没有表示语义逻辑关系连接词的无标记复句,针对汉语句隐性逻辑关系特点,从汉语小句的非自足性探讨句的语篇连贯策略。研究发现,一些谓词、助词及语气副词的使用往往会导致复句中小句的不自足现象,这些小句虽然在语义上是完整的,但由于在结构上的不完整性而不能独立成句,需要有衔接的上下文小句共现句子才能成立,进而形成义和逻辑连贯的语篇。
翁义明
关键词:语篇连贯
汉语事物概念表达式文化特征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汉语的文化可导致表达。导致事物概念表达的文化内容如下:独特的历法、独特的民俗、独特的避讳、独特的神话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交融。缘于独特文化的事物概念表达式的体验基础除了这个独特文化以外,还有事物、关系和事件框架;表达式的生成机制是,依靠一个或多个框架,通过转喻来突显和隐略元素;转喻有简单、复和复杂转喻,复杂转喻又可次分;突显的元素可位于框架逻辑结构的不同层级,甚至不同的框架;所隐略的除了框架元素外,还包括整体与部分、领属、并列、修饰等关系,因而语义透明度都不高,有的还非常低。
廖光蓉石姗嫣
关键词:文化特征
基于主语逻辑与谓语逻辑对形的反思被引量:1
2023年
英语秉持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主语逻辑,在表达上以主语为中心,讲究规则下的统一性和形式结构的完整性,追求以“有”示“无”。“英语重形”是其底层主语逻辑及表音语言的特质使然。汉语秉持“生生”哲学的谓语逻辑,在表达上以谓语为中心,以语用为先,讲究运用时的妥当和妥当中的正确,“言”“象”“”三位一体,追求“无”中生“有”。汉语以“象”为最高境界,具有简洁灵动、含蓄留白的审美情趣,“生生”哲学的谓语逻辑与表语言的特征是其深层原因。“英语重形,汉语重”的差异是相对的,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各自秉持的哲学语言观不同,人类语言都是形和的有机统一,应该辩证地理解、阐释形
孙文选杨淑云

相关作者

刘意合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手机
郭富强
作品数:19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形合 意合 翻译策略 辩证思考 翻译
周先武
作品数:22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意合 大学英语 复合词 语义 框架语义学
张军平
作品数:27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翻译 风格传译 意合 形合 散文
康冉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形合 意合 形合意合 汉语 汉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