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7篇“ 愈合不良“的相关文章
- 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
- 2024年
- 剖宫产术术后伤口愈合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旨在分析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的高危因素,了解这些高危因素并对医学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设计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200例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数据和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涉及的分析工作全部用SPSS23.0完成。结果 2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共发生伤口愈合不良12例,发生率为6.00%;其中脂肪液化3例(25.00%),伤口感染6例(50.00%),裂开3例(25.00%)。多因素结果显示,BMI≥30kg/m2、手术时间≥2h、术中出血量≥500ml、检查次数≥5次、合并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是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 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对围产质量有较大影响,应根据危险因素进行个性化防护对策、针对性加强手术管理、制定相关防范措施以降低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并能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促进患者伤口的有效愈合。
- 邹娟
- 关键词:剖宫产伤口愈合不良LOGISTIC回归模型
-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临床治疗体会
- 2024年
- 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产妇,病例选择年限为2022年1月-2023年3月,80例产妇进行对比研究,以随机数值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清创后进行二次缝合。结果 观察组产妇进行治疗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2.5%,不良反应发生率7.5%,对照组产妇进行治疗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17.5%,不良反应发生率30%,治疗后观察组血浆ET1、S100β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良好,血糖控制水平良好,术中出血、手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产生的因素进行确定后,予以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改善产妇的病情,将愈合时间减少。
- 房佩
-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
- 医用几丁糖液体敷料治疗伤口愈合不良效果分析
- 2024年
- 分析伤口愈合不良患者,接受医用几丁糖液体敷料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98例,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随机2组,观察治疗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整体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时,积极运用医用几丁糖液体敷料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加快患者的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的疼痛,确保患者的愈合效果,控制不良反应的出现,建议推广。
- 黄静波高丽敏
- 关键词:伤口愈合不良疼痛情况愈合情况
- 负压伤口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70例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负压治疗组。通过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疼痛评分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差异。结果常规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高于负压治疗组(t=2.189,P=0.032),负压治疗组肉芽生长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t=2.338,P=0.019),负压治疗组切口水肿消退时间(t=3.077,P=0.003)及二期处理时间(t=6.006,P<0.001)均短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负压伤口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引起的疼痛,缩短切口水肿的消退时间,促进切口肉芽组织生长,加快腹部切口愈合。
- 吴万庆陈天然傅聿铭罗昭锋杨战锋闫少鹏
- 关键词:负压伤口疗法切口愈合不良肉芽组织
-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临床分析及预防治疗方法探讨
- 2024年
- 分析临床发生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针对性预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因剖宫产分娩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作为研究组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同期选取60例剖宫产分娩后切口愈合良好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导致两组产妇切口愈合出现差异的原因,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产妇高危因素。结果 研究组子宫切口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大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指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术中出血多、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切口延撕、妊娠合并症的高危因素人群多于对照组,两组产妇高危因素差异显著(P<0.05)。结论 分析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助于更好指导剖宫产围术期进行针对性预防,避免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 陈瑾诺
-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愈合
- 药对黄芪-金银花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基于“脾肾相关”探讨药对黄芪-金银花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3例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基础治疗(抗菌药物结合常规换药或充分引流);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含黄芪-金银花药对的中药颗粒剂。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等级(乙级15例、丙级8例)显著优于对照组(乙级5例、丙级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3 d、7 d血清CRP、WBC、PCT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药对黄芪-金银花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疼痛及切口愈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夏自成郭德华张国福曾志奎雷海燕
- 关键词:切口愈合不良脾肾相关
- 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的观察
- 2024年
- 探讨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的观察。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慢性伤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从而对愈合不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愈合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吸烟史、疾病认知、低蛋白血症、血糖、并发感染、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与未愈合组比差异明显(P<0.05),均为影响糖尿病伤口愈合的危害因素;针对性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创面愈合评分、焦虑抑郁评分、舒适度评分、自我管理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在糖尿病伤口愈合影响因素分析下,针对性干预,能规避一些风险,改善心态、自管力,促进伤口愈合。
- 徐小蕊
- 关键词:糖尿病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针对性护理
- 1例低出生体重儿肠闭锁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
- 2024年
- 总结1例低出生体重儿肠闭锁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切口护理过程及效果观察。通过系统的切口评估,及时发现切口愈合不良的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并对症处理。对切口进行新型敷料使用,加强渗液管理,控制感染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纠正患儿低氧低灌注,控制术后感染,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积极联合肠内外营养治疗以及健康宣教等干预措施,促进切口愈合。最终本例患儿切口恢复效果好,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 谢舒婷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切口愈合不良护理
- 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在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在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腹部切口术后患者,按照接受闭合切口负压治疗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105例,使用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治疗72 h后进行传统换药)和对照组(75例,使用传统换药方法)。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1 d切口引流量大于对照组,切口相关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肺部感染、肠梗阻、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切口负压吸引系统在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田洁谯进赵立志任爱红马秀琴张春玲陆琳陈思
- 关键词: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 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究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3例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其中对照组20例,运用西医治疗;研究组2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等级、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清CRP、WBC、PCT表达均低于治疗前,且同时间节点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帅品花陈静黄丽君邓文静熊润萍
- 关键词:中药外敷微波照射中医外治法
相关作者
- 郭峭峰

- 作品数:313被引量:850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 骨髓炎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疗效观察
- 张春

- 作品数:437被引量:1,730H指数:22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 软组织缺损 骨髓炎 外科皮瓣 肌皮瓣
- 沈立锋

- 作品数:226被引量:63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 外科皮瓣 骨髓炎 组织瓣 软组织缺损
- 马苟平

- 作品数:158被引量:48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远端蒂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骨折 阔筋膜张肌
- 黄凯

- 作品数:149被引量:5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炎 疗效观察 慢性骨髓炎 皮瓣 骨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