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9篇“ 总抗氧化“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用于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的纳米酶基比率荧光传感平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的纳米酶基比率荧光传感平台及其应用,属于荧光传感器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比率荧光传感平台,包括:具有类氧化酶活性的MnSiO<Sub>3</Sub>;两种具有相反响应的荧光底物。本发明的...
- 范道庆韩佳雯黄珊珊
- 基于纳米银修饰氧化锰纳米酶评价扬州市野生食用菌的总抗氧化能力
- 2025年
-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纳米酶的比色分析方法,用于扬州市野生食用菌(角质木耳、金针菇、糙皮侧耳)总抗氧化能力的快速评价。方法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银修饰氧化锰(nano silver modified manganous oxide,Mn/AgNPs)纳米酶,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确认其微观结构。利用不同溶剂提取3种野生食用菌的活性物质,并通过基于Mn/Ag NPs纳米酶的比色分析方法评价扬州市3种野生食用菌的抗氧化活性。此外,利用商业化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acid),ABTS]试剂盒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Mn/Ag NPs纳米酶的比色分析方法实现了扬州市野生食用菌总抗氧化能力的快速评价。总抗氧化活性:糙皮侧耳>金针菇>角质木耳;溶剂提取效果:超纯水>混合溶剂>乙醇>乙酸乙酯。结论 基于Mn/Ag NPs纳米酶的比色分析方法能够快速评价扬州市野生食用菌的抗氧化活性。
- 陈凤谭苏慧高璐李熠徐雪超
- 关键词:野生食用菌总抗氧化活性
- 一种基于纳米金锥的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纳米金锥的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种子介导法合成纳米金锥,得到纳米金锥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将二乙醇胺缓冲液、纳米金锥溶液和硝酸银进行混合并加入酶标孔中,再将含有抗氧化剂的待测样品滴入标孔中...
- 陶映州黄家惠许梢华江帆李志新
- 高膳食总抗氧化力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膳食总抗氧化力(DTAC)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至2023来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24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参与体检的128例成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频数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摄入的所有食物种类及数量,参照公开数据库通过血浆铁还原能力(FRAP)、自由基捕获抗氧化参数(TRAP)和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TEAC)3个指标评估膳食总抗氧化力。按四分位法将上述3个指标数值由低到高分为4组(Q_(1)~Q_(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TAC与糖尿病相关性。结果与健康人群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能量、脂肪的摄入量较高,维生素C、叶酸的摄入量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膳食TEAC高水平组Q_(3)[OR值(95%CI):0.10(0.02~0.46)]、Q_(4)[OR值(95%CI):0.14(0.02~0.80)]发生糖尿病风险较低水平组低(P<0.05)。调整模型后,膳食TEAC高水平组和TRAP高水平组发生糖尿病风险较低水平组低。结论DTAC含量与糖尿病的发生呈负相关。
- 王斌潘友文陆秀星邱亚洲涂修龙
- 关键词:糖尿病膳食抗氧化能力指数
- 一种基于钴基类氧化酶活性动态时间比色测定总抗氧化能力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钴基类氧化酶活性动态时间比色测定总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制备Co/NC纳米酶,利用Co/NC纳米酶测定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的紫外光谱,记录溶液达到不同吸光度所需的时间及相应的颜色,使用颜色识别软件测量记录下...
- 逯一中朱士诚李哲张非凡刘芳宁倪朋娟陈传霞姜媛媛
- 基于Fe-HHTP@ZIF-8构建可视化传感器测定饮料的总抗氧化能力
- 2024年
- 食品的总抗氧化能力是评价其功效的关键指标之一,建立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食品总抗氧化能力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纳米酶(FeHHTP@ZIF-8),并对其形貌、结构及催化活性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Fe-HHTP@ZIF-8是一种具有二维超薄片层结构的纳米酶,计算得到Fe-HHTP@ZIF-8纳米酶对H_(2)O_(2)的Km和Vmax分别为0.67 mmol/L和3.55×10^(-8)mol/L·s^(-1)。进一步以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作为典型抗氧化剂,基于其对纳米酶催化显色反应的抑制作用,构建了一种高效的可视化传感器方法。系统验证表明,该可视化传感器检测限低(1.67μmol/L),线性范围宽(5.0~3000.0μmol/L),准确度高(回收率为98.62%~103.13%)。利用此传感器对不同饮料的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与样品标示值基本一致。因此,本研究为食品总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可视化新方法。
- 武存慧秦之阳张海枝
- 关键词: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物模拟酶
- 基于MnCo@C NCs类酶活性快速比色分析总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MnCo@C NCs类酶活性快速比色分析总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比色传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先制备核壳结构的MnCo@C NCs类酶活性材料,然后利用其类氧化酶活性,将其加入到多个含有不同浓度AA...
- 汤琳朱旭陈丽卢雅婷
- 单原子纳米酶比色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在果蔬总抗氧化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人们倾向于通过膳食摄入抗氧化剂来平衡体内自由基的过量产生,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和器官的损伤。然而食物中不同的抗氧化剂可能具有拮抗或协同作用,不能单独量化。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简便、...
- 武丽芳
- 关键词:总抗氧化能力水凝胶
- 响应面法优化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总抗氧化能力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优化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3味山姜属中药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以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得率为指标,料液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水蒸气蒸馏法为提取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的最优提取条件;采用FRAP法与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进行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高良姜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4,浸泡时间31 min,提取时间6.2 h;大高良姜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2.4,浸泡时间84 min,提取时间7.3 h;红豆蔻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2.3,浸泡时间90 min,提取时间6.5 h。相同浓度下,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Fe3+还原能力排序为红豆蔻>大高良姜≈高良姜,Trolox当量总抗氧化能力排序为红豆蔻≈大高良姜>高良姜。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操作简便,优化结果直观,预测准确;所得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提取最优工艺方案稳定性高,重复性好;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陈卓尔陈美安黄燕琼蒙宏杰覃金桥陈智兰赵天琪秦华珍
- 关键词:高良姜大高良姜挥发油总抗氧化能力
-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sdLDL-C)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48例脑梗死患者,依据发病后7 d是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分为非障碍组(n=77)和障碍组(n=71);分别采用过氧化氢酶法和比色法测定两组血清sdLDL-C和T-AOC水平,并进行比较;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sdLDL-C、T-AOC水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障碍组相比,障碍组血清sd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T-AOC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dLDL-C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516,P<0.05),T-AOC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4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血清sdLDL-C和T-AOC是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sdLDL-C水平升高,T-AOC水平降低,二者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 马娟郝晨光何丹马建华
-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总抗氧化能力
相关作者
- 王文

- 作品数:351被引量:613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莫诺苷 信号通路 缺血性脑损伤 WNT信号通路 灶性脑缺血
- 王培昌

- 作品数:313被引量:1,083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脑脊液 莫诺苷 病原菌 增龄性变化
- 艾厚喜

- 作品数:324被引量:905H指数:1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莫诺苷 信号通路 缺血性脑损伤 WNT信号通路 大鼠皮层
- 李蕾

- 作品数:33被引量:96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莫诺苷 大鼠皮层 总抗氧化 灶性脑缺血 总抗氧化能力
- 张丽

- 作品数:1,307被引量:5,608H指数:3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莫诺苷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二苯乙烯苷 甘遂 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