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3篇“ 急迫性尿失禁“的相关文章
- 急迫性尿失禁被引量:27
- 2002年
- 金锡御
- 关键词:急迫性尿失禁病因
- 经皮胫神经电刺激对老年女性急迫性尿失禁的疗效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观察经皮胫神经电刺激(TTNS)治疗老年女性急迫性尿失禁(UUI)的疗效。方法120例老年女性UU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盆底肌训练(PFMT)和膀胱训练(BT),每天3次,每周5 d,连续训练6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TNS治疗,每周2次,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尿日记、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和主观满意度。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6周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尿日记参数、ICIQ-SF评分和I-QOL评分均改善(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试验组主观满意度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3%vs.80.0%)(P<0.05)。结论在PFMT和BT基础上加用TTNS可有效改善老年女性UUI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顾芮戴书琴王家俊陈艳琴袁晓红施晓芸许宏辉吴力为
- 关键词:急迫性尿失禁老年生活质量
-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本文旨在通过对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探索并分析其对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本次的研究,全部以患有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为基础,我们采用了一种随机的方法,对于这些病人,我们也采用了随机登记的方法,选取了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分娩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病人,将全部的病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5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以缓解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症状,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传统盆底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一共经历了3个月的治疗时间,经过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盆底肌力、尿失禁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00%)要比对照组(72.00%)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了治疗之后,观察组的病人的盆底肌肌力也比对照组要好,在进行了确认之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调查表(ICI-Q-LF)得分为(4.49±1.34),比对照组的(7.72±1.65)分更低,在进行了确认之后,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果产妇在分娩过程之后发生了压力性或急迫性的尿失禁,可以采用盆底肌训练与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其效果要优于单纯采用传统的盆底肌康复训练,能够明显地增强盆底肌肌力,减轻尿失禁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武艳霞
- RMUS术治疗混合性尿失禁中尿急症、急迫性尿失禁症状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索经阴道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RMUS)术治疗混合性尿失禁(MUI)中尿急症、急迫性尿失禁(UUI)症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采用RMUS术治疗的44例女性MUI患者的临床资料。44例患者术前压力诱发试验、尿道抬举试验均为阳性。27例患者术前完成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女性下尿路症状长问卷(ICIQ-FLUTS-LF)调查,44例患者接受尿动力学(UDS)检查,其中9例(20.5%)出现逼尿肌过度活动(DO)。所有患者RMUS术中均通过解剖定位调整吊带张力。分析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44例患者平均年龄(58.59±9.08)岁,身体质量指数24.71±2.77。术后2年完成电话随访40例,主观治愈率为85.0%(34/40)。在27例完成ICIQ-FLUTS-LF问卷的患者中,手术前后漏尿发生率[100%(27/27)vs.18.5%(5/27)]、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100%(27/27)vs.18.5%(5/27)]、UUI发生率[70.4%(19/27)vs.29.6%(8/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前后夜尿(≥1次)、尿急症、尿痛、排尿踌躇、排尿费力、排尿中断、遗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前UDS检查结果进行的患者亚组分析显示,术后2年DO组和无DO组患者的主观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5/9)vs.93.5%(29/31),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SUI发生率[66.7%(4/6)vs.4.8%(1/21)]和UUI发生率[66.7%(4/6)vs.19.0%(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急症发生率[66.7%(4/6)vs.33.3%(7/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MUS术治疗压力诱发试验和尿道抬举试验阳性的MUI患者有效,术后可改善患者的SUI和UUI症状,但对于尿急症无明显改善。此外,DO组患者术后2年的主观治愈率劣于无DO组。
- 李佳怡徐汶鑫宋奇翔徐蕾顾懿元郭韵悦汪洁滢薛蔚
- 关键词:混合性尿失禁尿道中段吊带术下尿路症状尿动力学检查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
- 1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伴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 2023年
-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低位直肠癌占70%~80%^([1-2]),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手段^([3])。Miles手术为污染手术,术中会阴部皮肤强行缝合、术后骶前间隙有较多渗液,易导致会阴部切口感染^([4])。此外,Miles手术方式需大范围清扫盆腔内淋巴结及广泛切除直肠系膜.
- 汤雨佳方方潘婷汪刘华
- 关键词:会阴部切口直肠系膜急迫性尿失禁污染手术广泛切除
- 温通缩尿汤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刺激症状或围手术期急迫性尿失禁的辅助治疗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温通缩尿汤在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刺激症状或围手术期急迫性尿失禁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有尿路刺激症状或围手术期急迫性尿失禁,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通缩尿汤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2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睾酮(T)水平、排尿期膀胱最大容量(VMCC)、最大尿流率(Q_(max))及膀胱残余尿量(Ru)、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滴沥不尽、面色晦暗、腰膝酸软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ICI-QSF评分、IP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T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VMCC、Q_(max)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Ru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温通缩尿汤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尿路刺激症状或围手术期急迫性尿失禁具有显著疗效,能降低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患者前列腺功能、排尿困难症状,减少残余尿量,可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
- 张耀华李慧春徐海锋王志强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急迫性尿失禁
- 急迫性尿失禁在精神科的诊疗
- 2022年
- 探索急迫性尿失禁(OAB)在精神科的临床诊疗;方法 根据病人的症状、病史、体征及精神动力学分析为基础,以问卷采集形式等综合评估。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既往尿路感染史、下尿路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表(OABS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匹兹堡睡眠量表、体质指数(BMI)、排尿日记,采取科学规范化的诊疗。结论 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应采取药物、心理、物理、多学科等综合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付晓芳
- 关键词:尿失禁精神科诊疗
-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155例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电针组(79例),对照组以脑卒中常规治疗为主,电针组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电针治疗[取关元、中极、大赫穴(双侧)],电针治疗1次/d,每周5次,治疗2周,共计10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3个月后随访时的尿失禁次数、漏尿程度、尿急、尿频、夜尿次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及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尿失禁次数、漏尿程度、尿急、尿频、夜尿次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电针组以上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 王茜杨卓霖宋琴琴汤康敏明树人江帆陈跃来
- 关键词:电针脑卒中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
- 针灸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
- 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针灸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定性归纳针灸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优化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计算机配合手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
- 黄宇莫倩杨硕
- 关键词:针灸急迫性尿失禁疗效评估
-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疗效分析
- 2022年
- 通过对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判断针刺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以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的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80例进行临床治疗,按照患者病情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和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组(实验组),各40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排尿频率、尿量、尿失禁数、程度和夜尿次数,探讨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结果:临床研究发现,通过针刺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优于中药治疗组。
- 贾仰春李媛媛史雨露
- 关键词:针刺中药疗效
相关作者
- 诸靖宇

- 作品数:184被引量:266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输尿管软镜 A型肉毒毒素 输尿管 输尿管支架 急迫性尿失禁
- 许克新

- 作品数:202被引量:1,11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膀胱过度活动症 压力性尿失禁 前列腺癌 尿动力学 女性
- 张心男

- 作品数:209被引量:4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输尿管软镜 A型肉毒毒素 前列腺增生 膀胱
- 徐智慧

- 作品数:194被引量:55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 膀胱 良性前列腺增生 A型肉毒毒素
- 陈跃来

- 作品数:159被引量:1,15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电针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 不稳定膀胱 针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