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81篇“ 急救效果“的相关文章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提高心脏骤停急救效果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评估优化急救流程对心脏骤停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试验组实施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评估指标包括急救时间、干预措施时间、NEWS评分及ROSC成功率。结果平均急救时间:试验组(25.07±1.73)分钟,对照组(28.87±4.62)分钟,(P<0.001);试验组平均干预时间(10.17±1.77)分钟,,对照组(14.88±3.02)分钟,(P<0.001);在NEWS评分方面,试验组体温、心率、血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意识恢复率高于对照组(43.33%vs 16.67%);ROSC成功率:对照组30%,试验组60%,(P=0.037)。结论优化的急救流程显著提高了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效率和临床预后。
谢凤美
关键词:心脏骤停急救流程急救效果
院前急救流程改良模式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的观察
2025年
研究急性脑梗死(AIS)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流程改良模式对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8月的时间段内,选取本院AIS患者50例,利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这些患者被均衡地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样本量一致。予对照组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在此基础上,予观察组院前急救流程改良模式。对2组干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在急救效率方面,各指标组间相比均以观察组更短(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前急救流程改良模式可提高AIS患者的急救效率,并提升生存率,增强生存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杨海燕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院前急救生存率
基于HFMEA模式的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对冠心病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2025年
讨论冠心病采取基于HFMEA模式的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的效果。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月,纳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70例,区组随机化法分组,每组35例,一组开展常规急救护理,将其视作对照组,一组开展基于HFMEA模式的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将其视作观察组,评估两组效果。结果 急救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较优,2/t验证(P<0.05);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较高,t验证(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2验证(P<0.05)。结论 冠心病采取基于HFMEA模式的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效果确切,可提高急救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具较高的运用价值。
卢莹莹
关键词:冠心病
态势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急救策略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态势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急救策略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急诊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77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态势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急救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急救效率、日常生活及神经功能、急救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态势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急救策略干预后,观察组各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态势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急救策略应用于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患者急救效率,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及神经功能,提高急救护理满意度。
陈安琪李苏静邵芳
关键词:急救效果日常生活功能神经功能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
2025年
探究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方面的优化效应。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迁安市人民医院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抢救治疗临床案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流程,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优化服务与护理质量。对比两组患者发病至急诊急救时间、并发症频率、一个月后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度,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与神经康复潜力。结果 观察组与参照组在急诊就诊至完成CT检查时间、急诊就诊至获得化验结果时间、急诊就诊至神经科会诊时间以及接受后续治疗时间等关键环节表现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急救护理前的认知状态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急救后认知评分显著提升,与参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急救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实施急救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显著压缩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促进认知功能恢复与神经功能改善,全面优化急救效果,提升预后质量。
顾新宇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效果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5年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60名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0人,常规组(CG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急诊组(JZ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在接诊-CT时间、接诊-化验出结果时间、接诊-神经科会诊时间、下一步治疗时间、“认知功能”改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JZ组在急救时间指标上显著优于CG组,如接诊-CT时间、接诊-化验出结果时间、接诊-神经科会诊时间、下一步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Z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更显著。JZ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CG组的几分之一,其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CG组。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能显著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谢颖
关键词: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急性脑卒中护理满意度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效果中的对比研究
2025年
评价胺碘酮(缩=AM)以及普罗帕酮(缩=Pro)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缩=RV)的院前急救效果。方法 选入3年内就诊的70例快速性RV患者,抽签分组以后,第一组所用的是AM,第二组所用的是Pro,对比于组间的多个指标。结果 在用药以前,两组之间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以及多项炎性因子数值相互对比,均得出P>0.05。治疗结束时,第一组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更低,心功能指标更为优异,炎性因子数值更低,两组间的数据对比后,即为P<0.05。第一组所计算的不良反应率计为5.71%(2/35),第二组则计为22.86%(8/35),算后的x2值=4.200,P值=0.040。结论 为快速性RV患者实行AM的治疗效果更为优异,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多项心功能,且能抑制炎症反应,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效益。
李清伟
关键词:胺碘酮普罗帕酮快速性心律失常
优化溶栓流程的护理模式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2025年
探究急诊急性脑梗死病人,为其实行溶栓流程优化护理模式在急诊期间的效果。方法 取出2023.2~2024.2区间段内的50名病例,将其划分到小组内,其中的26名病人为对照组,为其实行常规性护理,另外的26名病人实行溶栓流程化护理模式运用为观察组,将各项数值汇总并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急救指标较为优质,病人生命体征逐步趋于正常,病人神经功能改善,病人护理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急诊急性脑梗死病人在实行急救期间,为其提供溶栓流程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使病人的临床急救所需时间降低,保证病人的急救治疗效果。同时在实行护理后,能够令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并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损伤问题,令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增强。
端星星张晓云俞飞
关键词:急救效果
可视喉镜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气管插管的院前急救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可视喉镜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气管插管的院前急救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接受院前急救的94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插管方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喉镜下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的插管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插管及暴露声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声门暴露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3.40%(P <0.05)。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3 min,两组的HR、 MAP均高于插管前,但观察组的HR、 MAP均低于对照组(P <0.05)。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3 min,两组的AngⅡ、 Cor、 NE水平均高于插管前,但观察组的AngⅡ、 Cor、 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可视喉镜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气管插管中可提高插管准确度及插管效率,减轻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指标的刺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
王华
关键词:可视喉镜脑出血昏迷气管插管院前急救
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对高血压急症患者急救效果观察
2025年
针对于高血压急症患者,本文对照观察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用药治疗对其的急救效果。方法 试验时选取高血压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2例,分为2组,以单独用药作为对照,分析联合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对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治疗后血压与心率水平、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与单一用药组数据相对比P<0.0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于高血压急症患者,本文对照观察发现其联合用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用药治疗可有效提升急救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瞿臻
关键词:高血压急症硝酸甘油乌拉地尔急救效果

相关作者

张丽韶
作品数:36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氧气 急救效果 急救 口罩
李庐
作品数:21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氧气 急救效果 急救 口罩
黄文正
作品数:17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氧气 急救效果 急救 口罩
李远珍
作品数:83被引量:434H指数:11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护生 护理 护理教育 护士 注射器
朱白鹭
作品数:17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药罐 分离式 急救效果 连接器 注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