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1篇“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文章
-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被引量:6
- 2007年
-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病可表现为目前所知的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以急性肝损伤最常见,约占报告病例数的90%以上,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在已上市应用的化合性或生物性药物中.有1100种以上的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很多药物的赋形剂、中草药以及保健药亦有导致肝损伤的可能…。如何更有效地诊断和监测日益增多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 许建明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病因
- 葶苈降血脂胶囊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1例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葶苈降血脂胶囊中成分致肝损伤的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葶苈降血脂胶囊致肝损伤病例,讨论肝损伤与药物成分间的相关性,并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维普网建库至2024年6月20日的相关报道检索分析。结果入院前,葶苈降血脂胶囊为患者单独用药,入院后根据综合评定,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与葶苈降血脂胶囊可能有关,但文献并未检测到葶苈降血脂胶囊致肝损伤的报道,其组方中的大黄、黄芩、木香均可引起肝损伤。结论含大黄、黄芩、木香类成分可能致肝损伤,医生和药师应关注相关药物,警惕肝损伤的发生。
- 胡亚萍张爱武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木香药品不良反应
-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不良反应与效果
- 2024年
- 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药物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课题拟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间60例抗肿瘤药物致药源性肝损伤病人,按治疗方案分组,各30例。对照组以硫普罗宁为治疗对象,观察组以异草酸镁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ALT,TBiL,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6、p65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L-6,p65,C-反应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的症状;食欲减退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对抗癌药引起的急性药源性肝损害具有明确的临床效果,能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减少炎症反应,缩短缓解期,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安丽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异甘草酸镁抗肿瘤药物
-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脂肪酸结合蛋白4、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意义及其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意义及其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62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rf2、HO-1、FABP4、HIF-1α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Nrf2、HO-1、FABP4、HIF-1α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Nrf2、HO-1、FABP4、HIF-1α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Nrf2、HO-1、FABP4、HIF-1α及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Nrf2水平与血清ALT、AST、TBIL水平呈负相关(r=-0.763、-0.741、-0.685,均P<0.05);血清HO-1水平与血清ALT、AST、TBIL水平呈负相关(r=-0.489、-0.524、-0.568,均P<0.05);血清FABP4水平与血清AST、TBIL水平呈正相关(r=0.509、0.512,均P<0.05);血清HIF-1α水平与血清ALT、AST、TBIL水平呈正相关(r=0.527、0.486、0.542,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rf2、HO-1、FABP4、HIF-1α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9,高于血清Nrf2、HO-1、FABP4、HIF-1α水平单独检测(0.787、0.822、0.824、0.772,均P<0.05)。结论:血清Nrf2、HO-1、FABP4、HIF-1α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肝功能损伤有关,且四者联合检测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更高。
- 黄志远邹蕾李娇崔婷婷
- 关键词: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缺氧诱导因子1Α肝功能
- 泽泻汤调控肝细胞过氧化氢流动拮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 研究目的和意义: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但是一旦短期内服用过量有可能引起急性肝损伤,严重的会转变成肝衰竭。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因服用了过量的对乙...
- 陈阳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8对乙酰氨基酚泽泻汤
- 伤风停胶囊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1例分析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伤风停胶囊致肝损伤的成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例伤风停胶囊致肝损伤的病例进行报道,分析肝损伤与其主要成分间的相关性;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建库至2021年7月19日相关报道进行文献分析。结果 未检索到伤风停胶囊致肝损伤的相关报道,但其组方中的麻黄成分可引起肝细胞型肝损伤,目前机制不明确。结论 含麻黄类成分可能导致肝损伤,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密切关注,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肝损伤的发生。
- 李晓娟张爱武魏颖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麻黄药品不良反应
- 慢性乙肝患者发生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超声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背景 我国乙肝患者众多,然而目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发生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研究甚少。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CHB发生DILI的超声特点,并评估超声对乙肝合并药物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合并急性药物性肝损伤(CHB-DILI)患者106例并匹配106例CHB患者。使用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肝实质回声、门静脉管壁厚度、脂肪肝、胆囊壁厚度、脾大小等指标,并在不同病理炎症分期和纤维化分期中对超声特征进行评估。结果 CHB-DILI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8岁(范围:28~48岁),CHB组中位年龄为36岁(范围:27~4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均为男性患者居多(59.43%vs 63.21%,P=0.573)。与CHB患者相比,CHB-DILI患者肝实质回声减低发生率(35.85%vs 3.77%,P<0.001)、门静脉管壁增厚发生率(32.08%vs 9.43%,P<0.001)、脂肪肝发生率(39.62%vs 15.09%,P<0.001)和胆囊壁增厚程度[(5.07±2.21) mm vs (3.89±1.17) mm,P<0.001]更高。不同肝病理炎症分期和纤维化分期中,与CHB患者相比,CHBDILI患者肝实质回声减低和门静脉管壁增厚发生率均更高(P<0.05)。结论 结合用药史,慢性乙肝患者超声检查中的肝实质回声减低和门静脉管壁增厚等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
- 陈曦江峰张岩峰刘静刘晶晶冯卉皋月娟于杰刘方义
- 关键词: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慢性乙肝超声病理分期肝纤维化
-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miR-122、IL-6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 目的:通过制备ADILI动物模型、ADILI细胞模型、miR-122转染细胞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miR-122、IL-6的表达变化,分析miR-122与IL-6、肝脏损伤指标的相关性及miR-122与IL-...
- 李娟娟
- 关键词:MIR-122白介素-6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 黄芪提取物调节TRPM2表达的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黄芪提取物(AR)调节TRPM2表达的抗急性DILI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小鼠3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7),对乙酰氨基酚(APAP)模型组,AR低、高剂量组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组,每组各8只。其中AR低、高剂量组分别以50、75 mg/kg的AR灌胃,NAC组以100 mg/kg灌胃,每日1次,共3 d。第4天,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350 mg/kg剂量APAP灌胃,12 h后处死全部小鼠,收集血清及肝组织。检测血清ALT、AST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瞬时受体电位M2型离子通道(TRPM2)表达。体外实验以不同剂量APAP(0、5、10、20 mM)孵育AML12细胞12、24 h,筛选出APAP肝细胞损伤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并动态检测肝细胞TRPM2基因及蛋白表达。肝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R低、高剂量组及NAC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20 mM APAP诱导损伤,并分别以125、250μg/mL的AR、50 mM NAC孵育24 h。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qRT-PCR检测肝细胞TRPM2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PAP可诱导急性DILI,血清ALT、AST活性明显升高(F=35.717、F=18.997,P值均<0.01),肝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肝细胞大块/亚大块坏死、中央静脉淤血;与模型组相比,AR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减轻肝细胞坏死、肝组织MPO及TRPM2表达,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且AR高剂量组与NAC疗效相当。5 mM APAP孵育AML12细胞24 h明显诱导肝细胞损伤,且肝细胞TRPM2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F=25.408,P<0.01);与模型组相比,AR可提高肝细胞活力、降低肝细胞TRPM2表达。结论 黄芪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保护APAP诱导急性DILI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RPM2表达相关。
- 朱哿瑞马园园王帆黄恺彭渊陈高峰刘成海刘成海
-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药物性肝损伤
- 山茱萸果核提取物不同洗脱部位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研究山茱萸果核提取物大孔树脂不同洗脱部位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将山茱萸果核提取物分别用0%、30%、60%和90%乙醇进行洗脱,得到4个洗脱部位(ESCOA、ESCOB、ESCOC、ESCOD)。再以生化检测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评价山茱萸果核不同洗脱部位的低、高剂量组(以生药量计为4.68 g·kg^(-1)、12.48 g·kg^(-1))对APAP所致小鼠ALI的保护作用。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的肝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伴有肝细胞变性、片状坏死,而山茱萸果核ESCOA高剂量组、ESCOB低剂量组及ESCOC各剂量组对这些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生化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降低,ESCOA低剂量组和ESCOC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SOD水平均显著升高,ESCOA低剂量组、ESCOB高剂量组、ESCOC各剂量组小鼠肝脏组织中GSH-Px显著升高,ESCOA低剂量组及ESCOC、ESCOD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MD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山茱萸果核提取物的不同洗脱部位均对APAP所致小鼠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张婷冯石卜姜祎张化为宋小妹宋小妹李玉泽张东东邓翀
-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大孔吸附树脂
相关作者
- 许建明

- 作品数:511被引量:3,314H指数:2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褪黑素 肝硬化 小鼠 结肠炎 肝损伤
- 任晓非

- 作品数:35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肝损伤 肝窦阻塞综合征 住院病例
- 邵颖

- 作品数:19被引量:170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老年 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 刘思纯

- 作品数:104被引量:66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硬化 树突状细胞 幽门螺杆菌 大肠肿瘤 预后
- 李敏

- 作品数:101被引量:487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 老年人 心肌梗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