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1篇“ 急性缺血性肠病“的相关文章
阿尔茨海默并发急性缺血性1例
2025年
关于阿尔茨海默(AD)与缺血性发生的相关性,目前尚无确切的临床数据予以证实。但是,从“脑-轴”、道菌群、疾发生的危险因素等方面分析,二者可能存在关联性。该文回顾了1例老年AD并发急性缺血性的诊治过程,并从中总结了临床诊治经验。
李小庆孙文静肖娟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阿尔茨海默病老年
老年脑梗死失语症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1例
2022年
探讨老年脑梗死失语症并发急性缺血性的临床特点。回顾1例老年脑梗死失语症并发急性缺血性患者的诊疗经过。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因复杂,合并失语不能诉说腹痛症状时易延误诊疗,威胁生命。此类患者更需早期识别,部分新兴的生物学指标可为急性系膜缺血的早期诊断提供价值。
王元元张自茂周新李秀军
关键词:脑梗死失语缺血性肠病
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联合多层螺旋CTA诊断急性缺血性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缺血性与非急性缺血性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影像特征,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两者对急性缺血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的急性腹痛患者65例,其中30例急性缺血性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35例非急性缺血性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血清I-FABP与MSCTA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诊断效能的高低并探究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I-FABP水平及MSCT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FABP水平及MSCTA评分均对急性缺血性诊断有影响(P<0.05);血清I-FABP水平诊断急性缺血性的截断值为125.65 g/L,MSCTA评分诊断急性缺血性的截断值为2.5分,血清I-FABP水平、MSCTA评分、联合检测诊断急性缺血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0.761、0.885;联合检测较MSCTA评分诊断效能高(P<0.05)。结论血清I-FABP检测联合MSCTA有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的诊断效能。
张伟伟黄炎东王家旭唐少波
关键词: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急性缺血性肠病
加味白头翁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白头翁汤治疗急性缺血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缺血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中药颗粒剂加味白头翁汤(白头翁15 g,黄柏12 g,黄连6 g,秦皮12 g,当归12 g,白芍15 g,三七12 g,炙甘草6 g)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的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蛋白(ALB)、D-二聚体(D-D)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主症改善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两组NLR、ALB、D-D的改善程度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白头翁汤治疗缺血性可缩短腹痛腹泻改善时间、止血时间,明显降低NLR、D-D水平,提高ALB水平,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王红妹吴元祥张飞刘沈林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肠病加味白头翁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急性缺血性的血清酶及部分生化指标变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的血清酶及部分生化指标变化。方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1例急性缺血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对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酶以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K、CK-MB、LDH、CRP、LA、CO2CP各项指标经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对急性缺血性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其血清酶以及部分生化指标均有明显变化,证明治疗的有效性,情明显好转,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并且证明血清酶以及部分生化指标在急诊缺血性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判断中的价值。
赵培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肠病血清酶生化指标
血清平滑肌蛋白22诊断急性缺血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平滑肌蛋白22(SM22)在急性缺血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96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只,两组内再分成6小组,每组8只。实验组结扎系膜上动脉,对照组仅行腹腔开关术。分别在手术后0.5、1、2、4、8、12h从右心室中抽取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SM22浓度。处死大鼠,在回盲部近端切取长约10cm小组织,行HE染色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组织中SM22。结果组织缺血4h时血清SM22浓度开始升高,并且达到峰值(265±15)ng/L。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SM22浓度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缺血4h内,光镜下SM22阳性颗粒数无明显变化;缺血4h后,光镜下SM22阳性颗粒数逐渐下降,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22主要表达在平滑肌层,当组织受缺血损伤致肌层坏死时,SM22从肌层漏出并入血使血清中SM22浓度升高。血清SM22可用于判断组织缺血坏死。
李海坤王敏华周小青殷青辉叶斌曾祥福刘晓平朱贤森曾祥泰
关键词:缺血
老年人急性缺血性早期诊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缺血性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经结镜检查或CT/CT血管造影(CTA)检查,并对变处黏膜理活检。结果 33例缺血性患者中,发后48h内行结镜检查者26例(其中5例行CT/CTA检查),仅行CT/CTA检查7例;所有患者在治疗1周后复查结镜,变明显减轻或消失者20例。本组例中21例结镜下表现与理检查结果相符,内镜检查准确率为80.8%(21/26),结合CT/CTA检查,所有例确诊为缺血性。结论对于老年人急性缺血性,早期行结镜检查有利于该的早期诊断,结合CT/CTA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许海尘周逸婵丁清清薛绮萍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结肠镜CT血管造影老年
常规超声诊断急性缺血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诊断急性缺血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0例急性缺血性患者,均予以常规超声诊断,统计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扫描显示7例腹腔干狭窄、21例系膜上动脉狭窄、10例系膜上动脉栓塞、32系膜上形成静脉血血栓;壁平均厚度在(1.65±0.38)cm;变累及平均范围在(16.25±5.29)cm。壁结构不清晰,呈低回声,正常结构消失,环形黏膜皱襞由于肿胀而隆起,腔内充满渗出液和液,管内径无明显增宽;部分段可见壁增厚,黏膜面基本平坦,腔具体表现为排空状;壁的黏膜存在断续的低回声或者高回声,有局灶性坏死、出血。结论急性缺血性的患者予以常规超声诊断,可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提供一定的依据,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孙辉罗勇辉
关键词:超声急性缺血性肠病
螺旋CT检查急性缺血性所致门静脉和壁积气的表现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所致门静脉和壁积气CT表现特点,总结CT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缺血性所致门静脉和壁积气患者CT检查资料,使用德国西门子Emotion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行纤维结镜检查,并取组织行理学检查。结果在20例患者中,缺血性变部位在小者9例(空5例、回4例),回盲部3例(累及回末端和升结),结8例(横结3例、结肝曲2例、结脾曲1例、降结1例、乙状结1例);所有患者均显示有门静脉积气,其中13例门静脉和肝静脉呈现广泛的积气,表现为树枝状气体影,另7例CT显示肝缘下肝静脉远端有气体影;所有患者CT均显示壁有积气,变部位可见气泡状低密度影,10例为单气泡影、7例为多气泡影、3例为带状泡影;14例CT显示壁增厚和水肿,6例管扩张、壁变薄,4例腹腔积液;行增强CT检查10例,显示段的壁和系膜强化程度减弱,分层强化后显示为环形靶征和晕征;所有患者入院治疗后1~2 d进行CT复查,显示门静脉和壁积气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门静脉积气完全吸收4例、明显吸收9例、少量吸收4例、无显著变化3例。壁积气完全吸收5例、明显吸收7例、少量吸收6例、无显著变化2例。结论门静脉和壁积气的CT表现有特征性,使用CT检查对急性缺血性患者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莹刘欣张文耀胡俊峰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肠病螺旋CT门静脉积气
血浆D-二聚体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研究分析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急性缺血性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缺血性的诊断、控制寻找更经济、有效的检测手段。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95例疑似急性缺血性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例行体检的健康人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确诊为急性缺血性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第1、7、14天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同时对比两组起始白细胞水平、大便潜血情况差异,计算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依据血浆D-二聚体结果,诊断为急性缺血性阳性患者74例,阴性患者21例,采用系膜下动脉血管造影CT检测及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共有80例阳性患者、15例阴性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灵敏度为88.75%、特异度为80.0%。(2)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天D-二聚体水平、白细胞数、大便潜血阳性率分别为(5 480.12±876.32)μg/L、(17.37±2.21)×109/L、81.3%,远远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7、14天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降低。结论 D-二聚体检测在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荣荣王莹高函刘乐天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肠病D-二聚体白细胞

相关作者

吴本俨
作品数:345被引量:1,63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人 胃肿瘤 老年 胃癌 缺血性结肠炎
曾祥福
作品数:120被引量:392H指数:10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直肠癌 直肠肿瘤 单孔 结直肠癌
朱贤森
作品数:19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紫外分光光度法 耐药性分析 FABP 急性肠缺血 马尔尼菲青霉菌
刘晓平
作品数:53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直肠肿瘤 胃癌 腹腔镜 预后
宋爱琳
作品数:85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梗阻性黄疸 肿瘤微环境 肝癌细胞 超声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