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27篇“ 急性栓塞“的相关文章
- 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双抗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栓塞的临床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究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双抗治疗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乐昌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脑外科接收治疗的50例大脑中动脉急性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独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双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和出院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统计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和颅内、大便以及消化道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双抗治疗应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性,血管再通率较高,同时患者出院后的身体预后情况较好。
- 王泽麟舒畅肖罡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栓塞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对比分析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急性栓塞性闭塞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对比分析导管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急性栓塞性闭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急性栓塞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是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评价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内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46例(38.3%)患者接受导管抽吸取栓,74例(61.7%)患者采用支架取栓。较支架取栓相比,抽吸取栓手术时间更短(36 min vs 46 min;Z=928.5,P<0.001),成功再通率(93.5%vs 75.7%;c^(2)=6.227,P=0.014)、完全再通率(60.9%vs 40.5%;c^(2)=4.694,P=0.039)。和90 d良好预后(mRS 0~2)比例更高(50.0%vs 31.1%;c^(2)=4.295,P=0.038)。两组之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症状性脑出血和90 d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抽吸取栓术和良好临床预后显著正相关(OR=0.12,95%CI:0.03~0.49;P=0.003)。结论对于前循环大血管急性栓塞性闭塞患者,本单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导管抽吸取栓优于支架取栓,但确切的结果还需更严格临床研究的验证。
- 陈立洲李文会朱军徐晓露曹月洲贾振宇刘圣施海彬
- 关键词:机械取栓
- 综合护理在经皮穿刺介入溶栓治疗外周动脉急性栓塞中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经皮穿刺介入溶栓治疗外周动脉急性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90例行外周动脉急性栓塞经皮穿刺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每组45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综合护理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低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易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高于基础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动脉急性栓塞经皮穿刺介入溶栓治疗的综合护理较基础护理效果好。
- 徐扬
- 关键词:基础护理综合护理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 介入溶栓治疗外周动脉急性栓塞的有效护理措施及价值
- 2021年
- 研究介入溶栓治疗外周动脉急性栓塞的有效护理措施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外周动脉急性栓塞患者6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患者在采取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缓解程度,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评价远远高于护理前(P<0.05);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对生理、心理、环境以及社会等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进行介入溶栓治疗后的外周动脉急性栓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使其疼痛程度减轻,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徐萍章艳妮
- 关键词:介入治疗护理干预介入溶栓治疗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对象均选自该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共104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52例并对其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以及综合康复组52例并对其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综合康复组患者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综合康复组患者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上、下肢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综合康复组患者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该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任翠琳
- 关键词: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0例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ADL评分(12.47±1.64)、(32.14±2.78)分均优于对照组(8.24±1.06)、(28.14±1.6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rnnstrom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促使其各方面功能得到改善,促进其恢复。
- 张晓慧
- 关键词: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 血浆MicroRNA-134在中海拔地区急性栓塞诊断中的研究
- 目的:检测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 MicroRNA-134相对表达水平;探讨其在中海拔地区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中海拔地区急性肺栓塞患者、慢性肺栓塞患者、健康体检者各20例,采用real-timePCR方...
- 张恒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D-二聚体血液检验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股动脉中段急性栓塞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5年
-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出现急性动脉栓塞的发病率极低。形成该并发症的原因包括动脉血栓、动静脉瘘、动脉瘤、动脉断裂,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仅为0.03%-0.17%[1,2]。截至2006年,文献中陆续报道了40例TKA术后急性动脉栓塞的病例[3]。
- 何锐杨柳郭林陈昊张颖
- 关键词:术后并发急性栓塞股动脉急性动脉栓塞中段动脉血栓
-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术后采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接诊的70例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观察组采用头孢唑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2.86%,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为3例,感染率为8.57%;共检出病原菌13株,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菌,分别占38.46%、30.77%和15.38%;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换药次数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观察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97.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头孢唑林及头孢呋辛均适用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且两者疗效相当;完善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术的术前准备、医师严格的无菌操作、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对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的重要措施。
- 苏翔潘乐门虞冠峰倪海真黄景勇
- 关键词:切口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
- 机械取栓治疗兔急性栓塞性脑梗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兔急性栓塞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应用血流阻断加注射凝血酶方法制作兔右颈总动脉栓塞模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取栓组、溶栓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3 h,取栓组行机械取栓治疗,溶栓组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照组不治疗。取、溶栓前后行DSA了解血管再通情况;比较取、溶栓前后大脑中动脉流速(Vmca)及各组栓塞后3、6、8、12、24 h磁共振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异;比较各组24 h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取栓组和溶栓组血管再通率分别是80%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组和溶栓组治疗后Vmca显著增快(P<0.05),取栓组增加更显著(P<0.05)。取栓组和溶栓组24 h ADC值、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取栓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取栓治疗急性栓塞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疗效优于血管内溶栓治疗。
- 冯光薛绛宇王子亮白卫星朱良付李天晓马廉亭
- 关键词:机械取栓
相关作者
- 朱悠悠

- 作品数:7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栓塞 产前超声诊断 活胎 强回声 脐动脉
- 应微微

- 作品数:7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产前超声诊断 胎儿 急性栓塞 肠管扩张 血管栓塞
- 伍霞芳

- 作品数:50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诊断 产前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 平阳霉素
- 刁玉刚

- 作品数:131被引量:3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失血性休克 异丙酚 七氟烷 巴马小型猪 静脉镇痛
- 程祥勇

- 作品数:22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171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彩超诊断 三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 彩色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