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0篇“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相关文章
- 奥曲肽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分析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利用奥曲肽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88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对照组利用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功能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低,治疗后观察组胃液量、疼痛评分更低,治疗后观察组内毒素、胃动素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受到较大的影响,对其治疗造成一定的阻碍。通过奥曲肽治疗的效果更高,能够明确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在更短的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值得关注。
- 王文露
- 关键词: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奥曲肽兰索拉唑胃肠道功能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陷胸汤治疗消化道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作用机制
- 2023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陷胸汤治疗消化道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化学专业数据库、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数据库获取并筛选出大黄、芒硝、甘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主要疾病靶点。采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利用Metascape平台分析“药物-成分-靶点”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通过Cytoscape3.7.1软件构建“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采用AutoDock Tools 1.5.6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大陷胸汤治疗消化道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核心活性成分为山柰酚、芦荟大黄素、白皮杉醇、甘遂素A等,核心靶点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A)、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α (PIK3R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 (AKT1)、雌激素受体(ESR1)、肿瘤蛋白P53 (TP53)等。大陷胸汤治疗消化道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性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其功能主要为参与炎症反应、细胞稳态调节及细胞的增殖调控,在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方面起重要作用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陷胸汤中的核心化合物山柰酚、芦荟大黄素、白皮杉醇等与主要靶点AKT1、ESR1、TP53的结合活性较强。结论:大陷胸汤可通过调节PIK3CA、PIK3R1、AKT1等靶点发挥治疗消化道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功效,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EGFR-TKI耐药性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
- 曾程刘同亭
- 关键词: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大陷胸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辅助应用小剂量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观察小剂量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应用对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行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病灶切除及生理盐水清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创伤部位涂布小剂量的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排气、切口愈合时间,以及肠粘连发生情况和两组肠梗阻发生率,来评估应用小剂量透明质酸钠凝胶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秀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透明质酸钠凝胶能够有效减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脏器粘连程度,减少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可行性强,值得推广。
- 宋子华陈娟
-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凝胶小剂量粘连性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 解毒承气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观察解毒承气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接诊的128例慢性盆腔炎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解毒承气汤灌肠治疗5 d。比较2组腋窝体温、胃肠功能恢复进度、并发症发生率,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治疗3 d后腋窝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4/64),对照组为18.75%(12/6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及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承气汤灌肠治疗可加快慢性盆腔炎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术后恢复,可明显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 钱红霞杜玉坤李丽习新华许建多张慧
-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灌肠免疫功能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成因很多,病情严重危急,需要积极诊断、救治,以免患者休克甚至死亡。本文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7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比组39例。对比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1~71岁、平均(39.7±5.1)岁;研究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22~73岁、平均(40.1±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 赵可心
- 关键词: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知情同意
- 比阿培南延时输注保守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探讨比阿培南延迟输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DP)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2017—2019年收治的ADP患者7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延迟组各37例.常规组于30 min内输注比阿培南0.3 g/次,1次/6 h;延迟组于180 min内输注比阿培南0.3 g/次,1次/6 h.比较两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NEU)、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NEU和PCT在D5、D7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D3、D5、D7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阿培南延迟注射能够提高抗感染作用效果,这一注药方式值得临床作为首选.
- 房启楼
- 关键词:腹膜炎比阿培南
- 临床药师参与1例术后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治疗与分析
- 2020年
- 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药物与营养素相互作用、血糖监测、营养支持治疗等方面进行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的切入点。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理生理特点和疾病进展,参与制订个体化抗感染治疗方案,推荐个体化营养制剂及合理的营养配方、调整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使患者吻合口加速愈合,感染得到控制,血糖平稳,营养状况恢复。
- 梁海程刚张华鹏张鹏程陈方潘腾莉蒋祥德曾诚
- 关键词:吻合口瘘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药学服务抗感染
- 奥曲肽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促进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严格遵照随机原则从某院于2015年1月~2018年6月接收的众多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并依照术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进行区别性治疗(传统组:兰索拉唑;分析组:兰索拉唑+奥曲肽),而后由参与本次研究的临床观察小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胃液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综合研究结果可知,在上述一系列临床相关指标中分析组患者均优于传统组患者,且两者相关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分析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97.14%和5.72%,传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80.00%和22.88%。结论:在采用兰索拉唑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进行术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确保胃液量正常分泌,并且还可在促进其胃肠功能的同时最小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借鉴与推广。
- 江晓斌崔云杜永基朱海平蔡乌妹
- 关键词:奥曲肽兰索拉唑并发症发生率
- 腹腔镜手术诊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诊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行急性弥散性腹膜炎治疗患者80例,将患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诊断结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均为100. 0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发生率为2. 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 00%。以上多项比较,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具有较好的诊治结果,能够在术中对病因进行准确诊断,同时减少患者所受损伤,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 甘小海曾宪明黄敬恩
- 关键词:腹腔镜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诊治
相关作者
- 邵永胜

- 作品数:128被引量:42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胃肿瘤 高渗盐水
- 张应天

- 作品数:239被引量:933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胃癌 淋巴结 预后 结直肠癌
- 张中伟

- 作品数:74被引量:36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重症 ICU 重症医学
- 薛欣盛

- 作品数:42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病房 汶川地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ARDS
- 郑献敏

- 作品数:48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 研究主题:《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