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3篇“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相关文章
- 灵芝酸A对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观察灵芝酸A(GA-A)对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5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C组)、模型组(ConA组)和GA-A低、中、高剂量治疗组(GA-A-L组、GA-A-M组、GA-A-H组),每组各7只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ConA建立经典AIH小鼠模型,1 h后通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GA-A治疗。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GA-A对肝细胞的保护机制,另外在体外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将HL-60细胞分化为dHL-60中性粒细胞来验证GA-A的作用机制。检测炎症(血清ALT和AST活性、HE染色及炎症相关基因)、凋亡(TUNEL染色)、中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标志物[髓过氧化物酶(MPO)、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H3)、Ly6G、游离双链DNA(dsDNA)]及p38磷酸化指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NC组相比,ConA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增加(P值均<0.001)。与ConA组相比,GA-A治疗显著降低ALT和AST水平(P值均<0.01)。HE染色结果表明,ConA组小鼠肝脏发生明显坏死。GA-A治疗后显著减少肝坏死面积和TUNEL阳性肝细胞的数量(P值均<0.05)。另外,与ConA组相比,GA-A治疗后血清和肝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和IFN-γ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5)。蛋白质组学分析提示,GA-A通过抑制NET的释放和p38 MAPK通路来减轻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ConA组相比,GA-A治疗组MPO阳性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Ly6G和CitH3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P值均<0.01)。Western Blot及dsDNA结果显示,GA-A显著抑制小鼠肝组织及dHL-60细胞中的NET标志物dsDNA、CitH3以及p38磷酸化水平(P值均<0.05)。结论GA-A抑制p38 MAPK通路和NET释放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细胞死亡,从而减轻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本研究为GA-A通过调节嗜中性粒细胞功能治疗免疫
- 崔怡乔凤杰邱嘉昊刘羽飞高竺君尚志高月求
- 关键词:伴刀豆球蛋白A自身免疫性小鼠近交C57BL
- 水飞蓟素对ConA引起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胡宁
- HPS敲除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研究
-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功能器官,参与物质代谢、合成和分泌胆汁、解毒、免疫和造血凝血等。肝脏是一种特殊的免疫器官。正常的肝脏通常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一旦发生严重的免疫反应,如病毒性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抗原呈递细胞就会识别抗原,激...
- 万悦
- 关键词:免疫性肝损伤刀豆蛋白A
- 两种不同种属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比较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刀豆蛋白A(ConA)引起两种不同种属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剂量差异。方法雄性BALB/C小鼠和雄性C57BL/6小鼠分别为36只和4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和5个(5、10、15、20和25 mg/kg ConA)实验组,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和5个(5、7.5、10、12.5和15 mg/kg ConA)实验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设定剂量ConA。禁食不禁水,16 h后摘眼球采血,并取肝、脾和胸腺组织称重计算脏器指数,病理学检测肝组织,比色法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结合各组动物死亡率,以确定最佳ConA剂量。结果在BALB/C小鼠中,25 mg/kg剂量ConA死亡2只;AST、ALT活性和TNF-α含量与ConA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肝脏指数与ConA的剂量呈现正相关(P<0.05);脾脏指数在5 mg/kg时高于10和15 mg/kg,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C57BL/6小鼠中,ConA剂量在10、12.5和15 mg/kg时分别死亡1只、1只和2只;AST、ALT活性和TNF-α含量与ConA也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肝脏指数与ConA的剂量呈正相关(P<0.001);脾脏指数在7.5 mg/kg时高于其余剂量组,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两个品系的小鼠中,胸腺指数均随着剂量的升高而降低。两种小鼠肝脏病变程度与ConA剂量呈正相关,从低剂量时的炎性细胞浸润发展为高剂量时的肝细胞坏死,从灶状坏死发展为片状坏死。结论C57BL/6小鼠较BALB/C小鼠对ConA敏感性更高,BALB/C小鼠复制动物模型的合适剂量为20 mg/kg,而C57BL/6小鼠复制动物模型的合适剂量为10 mg/kg。
- 胡宁黄涵年夏道宗
- 关键词:刀豆蛋白A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
- DAS在制备预防/或治疗LPS/D-GalN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二烯丙基一硫(DAS)在制备预防/或治疗LPS/D‑GalN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经试验证明,二烯丙基一硫能够明显改善LPS/D‑GalN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出现的炎症细胞浸润、充血和坏死症状...
- 谢克勤厉铭
- 文献传递
- 美洲大蠊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醇提物对刀豆球蛋白A诱导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200 mg/kg)、美洲大蠊醇提物组(90、60、30 mg/kg),灌胃给药,1次/d,给药7 d。末次给药2 h后,除空白组外,其他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20 mg/kg)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计算小鼠肝、脾系数;测定小鼠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肝脏组织SOD、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细胞CD4、CD8。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美洲大蠊醇提物(90、60、30 mg/kg)能降低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脾系数,下调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组织CD4、CD8阳性细胞数量(P<0.05,P<0.01);美洲大蠊醇提物(90、60 mg/kg)能上调肝组织SOD水平,下调肝组织MDA水平(P<0.05、P<0.01),美洲大蠊醇提物能改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结论美洲大蠊醇提物对刀豆蛋白A引起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且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使其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抑制肝损伤从急性向慢性的进一步发展。
- 杨帅哈立洋李阿溶尹可欢顾健
- 关键词:美洲大蠊免疫性肝损伤刀豆蛋白AT淋巴细胞亚群
- Con A建立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刀豆蛋白A(Con A)诱导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最适剂量及最佳给药途径.方法选用雄性ICR小鼠180只,分为尾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每个给药途径分为6组,对照组、Con A 10,20,30,40和50 mg/kg剂量组,Con A各剂量组注射相应剂量的Con A,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在注射8 h后,检测各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Con A各剂量组的ALT和AST水平无明显变化;尾静脉注射Con A 40 mg/kg剂量组的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组织学病理显示:肝损伤明显,Con A 10,20,30 mg/kg剂量组ALT和AST水平变化不明显,50 mg/kg剂量组死亡率较高.结论小鼠尾静脉注射40 mg/kg的Con A可成功诱导ICR小鼠的急性肝损伤.
- 单莹莹王佳烨王晓丽于佳卉王春梅李贺孙红霞张成义陈建光孙靖辉
- 关键词:刀豆蛋白A免疫性肝损伤小鼠
- 栀子油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 2019年
- 研究栀子油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栀子油低、中、高剂量组,各给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尾静脉注射ConA(15 mg/kg),制备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和LDH的含量及肝脏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和NO、MDA的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中TNF-α、CXCL-10 mRNA和IFN-γmRNA的表达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栀子油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ALT、AST和LDH的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肝组织NO、MDA的产生,下调TNF-α、CXCL-10mRNA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肝组织变性及坏死等病理症状明显改善,尤以栀子油高剂量组效果最佳。栀子油对Con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肝的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体系活力,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 朱梓豪罗光明张风波张俊逸柴华文刘培培王得运艾永强
- 关键词:栀子油CONA肝损伤保肝
- 三草颗粒对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背景:三草颗粒源于原解放军三○二医院著名肝病专家汪承柏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协定处方“愈肝方”,由茜草、豨莶草、秦艽、丹参、连翘、甘草六味中药组成。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三草颗粒可阻断免疫介导的肝损伤向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
- 杨玉雪
- 关键词:免疫性肝损伤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DAS在制备预防/或治疗LPS/D-GalN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二烯丙基一硫(DAS)在制备预防/或治疗LPS/D‑GalN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经试验证明,二烯丙基一硫能够明显改善LPS/D‑GalN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出现的炎症细胞浸润、充血和坏死症状...
- 谢克勤厉铭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唐旭东

- 作品数:1,062被引量:7,770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研究主题:肠易激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刘燕玲

- 作品数:88被引量:45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研究主题:合剂 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肝硬化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 刀豆蛋白A
- 张引强

- 作品数:92被引量:43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研究主题:合剂 慢性免疫性肝损伤 慢性乙型肝炎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 刀豆蛋白A
- 卞立群

- 作品数:128被引量:1,08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研究主题: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 功能性胃肠病 合剂 胃食管反流病
- 王凤云

- 作品数:361被引量:3,418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研究主题: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病 脾虚 脾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