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5篇“ 急性中毒性脑病“的相关文章
敌草快致急性毒性脑病37例临床分析
2024年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4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急性敌草快(diquat, DQ)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救治经过。37例急性DQ毒临床表现意识不清24例、反应迟钝10例、癫痫发作7例、烦躁不安13例、肢体功能障碍4例、构音障碍3例;颅脑CT平扫及MR显示损伤部位包括脑干、丘脑、小脑等区域,出现出血、水肿、脑疝形成等改变。患者经治疗后13例(35.1%)存活、24例(64.9%)死亡;存活组2例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及构音障碍。在急性DQ毒初期应高度重视毒性脑病的发生,密切观察颅脑影像学改变,及时给予脱水、保护脑细胞等综合治疗,争取毒性脑病的救治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
陈育全林毓嫱陈佳琪刘雪萍杨志前王致
关键词:急性中毒中毒性脑病
急性毒性脑病的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
2023年
分析急性毒性脑病的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急性毒性脑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分析急性毒性脑病的影像特征,并对比治疗前后PEDI评分、血清学指标、脑氧代谢指标。结果 急性毒性脑病CT主要表现为脑水肿,脑白质受累,脑实质密度偏低。MRI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下白质及部分核团受累,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FLAIR呈明显高信号。治疗后,患者PEDI评分均提高,血清学指标及脑氧代谢功能均改善,P<0.05。结论 CT及MRI均可以明确诊断急性毒性脑病,急性毒性脑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胡艳军
关键词:急性中毒性脑病CTMRI影像诊断
1例职业性急性毒性脑病引起的思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职业性急性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断过程,以提高职业病诊断水平。方法在患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情况下,职业病诊断医师在卫生行政及监督部门的协助下对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多次检测,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职业接触史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做出职业病诊断结论。结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为氯化氢、苯、甲苯、二甲苯、氯乙烯、三氯乙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等,认为二氯乙烷是损伤患者的重要神经毒物,职业性急性毒性脑病的诊断结论成立。结论进行职业病诊断时,职业病诊断医师应结合国家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劳动者临床表现、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等综合分析,谨慎做出职业病诊断结论。
李红梅孙即彬李侠赵燕
关键词:职业中毒隐匿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毒性脑病
药物所致急性毒性脑病的CT与MRI诊断准确性探讨
2020年
目的:分析药物所致急性毒性脑病患者的MRI与CT诊断效果。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17例药物因素导致急性毒性脑病患者。其,MRI诊断13例,CT诊断4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对比诊断准确性。结果:以病理报告单为标准,MRI的诊断准确性为84.62%,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66.67%;CT分别为50.00%,50.00%和50.00%(P>0.05)。CT检查可见相应部位低密度,不伴有占位效应,且对称分布。MRI检查可见脑白质T2WI序列高,T1WI序列低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结论:药物因素导致的急性毒性脑病患者均伴有脑灰白质征象,对于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无异,但MRI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利于疾病科学治疗。
李帆
关键词:药物急性中毒性脑病MRICT
急性毒性脑病的职业毒患者的诊断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索急性毒性脑病的职业毒患者的诊断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急性毒性脑病患者44例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其职业史和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职业毒性脑病的诊断分析,并探索本院职业病诊断的有关问题。结果 44例患者,一氧化碳毒16例,农药类11例,硝基化合物、氮氧化合物、苯同系物分别为2例,汞以及汞化合物毒8例,铅、砷、汽油3例。结论职业病的诊断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且患病和从事职业有着密切联系,职业毒患者的分类和分级急需解决。
周国峰
关键词:急性中毒性脑病职业中毒职业病诊断
钙离子在1,2-二氯乙烷致急性毒性脑病的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致大鼠急性毒性脑病模型细胞内钙离子的作用。方法离体培养新生SD大鼠脑皮质细胞,设对照组和1、2-DCE低、、高剂量组,尼莫地平拮抗组。1,2-DCE终浓度分别为0.5、1.0、2.0 mmol/L,拮抗组尼莫地平终浓度为5.0 mmol/L。观察各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活力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各剂量组细胞活力下降(P<0.01);染毒后24 h内,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各剂量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低、剂量组钙离子浓度呈单峰状,高剂量组呈双峰状;拮抗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较高剂量组有明显改善,细胞活力高于高剂量组(P<0.01)。染毒早期和后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低于高剂量组(P<0.01)。结论 1,2-DCE及其代谢产物可致神经细胞水肿坏死,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各染毒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神经细胞损伤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可缓解神经细胞受损程度,提示钙离子在1,2-DCE致神经细胞毒性脑病起到重要作用。
王静曹长春
关键词: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钙离子拮抗剂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急性毒性脑病疗效及对心肌酶与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急性毒性脑病的疗效及对心肌酶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毒性脑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给予相应的病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5天为一疗程。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神经症状、运动功能障碍等改善及头颅MRI改变情况。入院后第1天和治疗90天后抽空腹静脉血检测CK、CKMB、AST、LDH、HBD、IL-1、IL-6、IL-8、IL-10、TNF-α水平变化。应用SPSS20.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2检验。结果治疗组58例,神经症状改善52例,占89.65%;运动功能改善44例,占75.86%;头颅MRI改善48例,占82.7%,总有效率为89.65%。对照组30例,神经症状改善9例,占30.00%;运动功能改善15例,占50.00%;头颅MRI改善10例,占33.33%,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P<0.01。所有病例未发现有明显过敏反应。对照组治疗前后CK水平变化比较,P<0.05;治疗前后CKMB、AST、LDH、HBD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K、CKMB、AST、LDH、HBD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CK、CKMB、AST、LDH、HBD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1、IL-8、TNF-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1、IL-6、IL-8、IL-10、TNF-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IL-8、IL-10、TNF-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变化比较,P<0.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明显改善急性毒性脑病患儿的神经、运动功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随着病情的好转心肌酶及炎性因子也逐渐恢复正常。
赵香丽王蕾田丽
关键词:炎性因子
钙离子在1,2-二氯乙烷致急性毒性脑病的作用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致大鼠急性毒性脑病模型细胞内钙离子的作用. 方法:离体培养新生SD大鼠脑皮质细胞,设对照组、低、、高剂量组、尼莫地平拮抗组,1,2-DCE终浓度分别为0.0、0...
王静
关键词:中毒性脑病1,2-二氯乙烷病理机制钙离子浓度
甲基苯丙胺引起急性毒性脑病1例
:讨论甲基苯丙胺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上的进展.方法:对1例长期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引的毒性脑病急性发作患者的病情资料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患者临床特点主要为急性起病,以过度兴奋、腱反射亢进,恶性高血...
林芳玉闫鸿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
428例急性毒性脑病早期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文献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回顾近15年文献报道的一氧化碳(CO)、致痉挛性鼠药、苯及苯系化合物毒所致的急性毒性脑病病例428例,并对其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旨在为急性毒性脑病的正确诊断提供参考。
杜旭芹顾华郝凤桐胡文立
关键词:中毒性脑病头部磁共振成像

相关作者

牛侨
作品数:310被引量:820H指数:1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铝 神经细胞凋亡 学习记忆 铝暴露 麦芽酚
王静
作品数:179被引量:778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骨科 护理 白血病 准噶尔盆地
郭晓丽
作品数:5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1,2-二氯乙烷 急性中毒性脑病 兴奋性氨基酸 中毒性脑病 Γ-氨基丁酸
石樱桃
作品数:35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铝 神经细胞 苯并(A)芘 肿瘤患者 凋亡
王致
作品数:227被引量:680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职业病危害 噪声 肌肉骨骼疾患 听力损失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