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篇“ 心血管反射“的相关文章
心血管反射试验与心率变异性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方法比较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及心率变异性(HRV)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ART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析HRV指标,比较CART与HRV这2种方法诊断DCAN的差异。结果154例T2DM患者中,采用CART诊断的DCAN组有101例、非DCAN组有53例,DCAN发病率为65.58%(101/154)。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性别、高血压、烟酒嗜好、BMI、腰臀比、糖化白蛋白、脑钠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的深呼吸心率差、立卧位心率变化、Valsalva动作指数、卧立位血压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CAN组与非DCAN组患者HRV指标所有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均值(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 NN50)、总功率(TP)、超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的HRV指标诊断DCAN发病率为59.74%(92/154),HRV与CART诊断的总符合率为61.68%,Kappa值为0.184,HRV诊断的DCAN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34%、52.83%。按CART评分将T2DM患者分为4个等级(无DCAN、亚临床DCAN、确诊DCAN、严重DCAN),DCAN病变程度与SDNN、SDANN、RMSSD、p NN50、TP、VLF、LF、HF均呈负相关(r=-0.252、-0.234、-0.260、-0.219、-0.315、-0.280、-0.316、-0.311,P均<0.01)。CART诊断的DCAN组HRV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SDNN与SDANN相关性最强(r=0.977,P<0.001),提示DCAN患者交感神经受损明显;LF与VLF(r=0.761,P<0.001)、HF(r=0.829,P<0.001)相关性均较强,提示心脏自主神经损伤累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CART联合HRV诊断DCAN有134例、非DCAN有20例,DCAN发病�
张珊徐梦珠樊月月项颖吴坚郝娟
关键词: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率变异性
达克罗宁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用于抑制心血管反射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用于抑制心血管反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实施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88例,按照纳入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前口咽喉下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喷洒,观察组则为咽喉下服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随后则与对照组方案一致,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满意度。结果诱导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面麻醉时、插管后即刻,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面麻醉时、插管后即刻,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达克罗宁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作用于全麻甲状腺手术,可抑制心血管反射,并能促使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昕蓬
关键词: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心血管反射
达克罗宁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用于抑制心血管反射的临床效果
2021年
本次实验将探讨达克罗宁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用于抑制心血管反射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300例患者为对象。将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150例,讨论实验结果。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麻醉方式,观察组则为达克罗宁联合利多卡因麻醉方式,对比应用成效。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对照组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时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分别为(90.5±11.7)mmHg、(161.7±21.8)mmHg、(96.3±10.2)次/min,观察组为(76.9±12.3)mmHg、(141.2±25.1)mmHg、(80.7±14.7)次/min,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共发生8起不良反应事件,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对照组共发生32起不良事件,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的麻醉方式更佳。结论:采用达克罗宁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心血管反射得到有效抑制,提升麻醉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刘环杨立荣张俊伟李之明
关键词:利多卡因心血管反射
达克罗宁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用于抑制心血管反射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应用于抑制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时心血管反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口咽部预先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 L,气管插管前口咽部、声门下以2%利多卡因5 m L局部喷洒,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口咽部、声门下以2%利多卡因5 m L局部喷洒。记录并比较2组诱导前、利多卡因表麻时、插管后即刻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插管反应显著更轻微,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在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时联合运用达克罗宁胶浆与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抑制心血管反射,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王霄鹏吴思思武海龙
关键词: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心血管反射
Angiotensin Ⅱ-deriv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underpinning the processing of the cardiovascular reflexes in the medulla oblongata
2011年
The brainstem is a major site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d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cardiovascular reflexes such as the baroreflex and the peripheral chemoreflex.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 and the 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are 2 important brainstem nuclei, and they play pivotal roles in autonomic cardiovascular regulation. Angiotensin II is one of the neurotransmitter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known that one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angiotensin II exerts cardiovascular reflexes within the brainstem. It is well- its effect is via the activation of pathways that generat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OS are reported to be involved in several pathological dis- eases such as hypertension, heart failure and sleep apnea.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of ROS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cardiovascular reflexes within the brainstem. The present review mainly discussed some recent findings documenting a role for ROS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baroreflex and the peripheral chemoreflex in the brainstem.
Valdir A.BragaEduardo ColombariMariana G.Jovita
关键词:BAROREFLEX
前庭-心血管反射被引量:6
2009年
前庭-心血管反射(vestibulo-cardiovascular reflexes,VCR)是指在运动和体位变化期间,通过对前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经由自主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心律等心血管功能的感觉-运动的综合调节系统。但是对前庭器官的过度刺激或单侧器官的损伤会引起眩晕、心率加快等异常反应。本文就VCR存在的证据、意义、其介导的神经回路,以及参与此过程信息传递的神经递质等方面做一综述。
于海玲金元哲
关键词:神经回路递质
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中迷走心血管反射的防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中迷走心血管反射的防治;方法总结我院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行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中发生迷走心血管反射及诊治的经验。结果本组1023例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术中发生迷走心血管反射38例,发生率为3.7%。其中2例死亡,1例成为植物人,其余均经积极抢救治愈。结论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中迷走心血管反射时有发生,严重时可导致病人死亡,应引起高度重视,主要的防治措施为术中给予足够剂量的阿托品。
方建明王可兵夏宏辉崔建军李文杰沈军虞小勇汤珺叶军庄茹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阿托品
尾加压素Ⅱ对心血管反射及中枢神经元的调控作用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是20世纪80年代从鱼的脊髓尾部下垂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长抑素”样环肽。研究发现人体内存在一种孤立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R14,...
武宇明
关键词:维拉帕米荷包牡丹碱海马神经元游离钙浓度
文献传递
肝硬化患者心血管反射和心率变异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及其有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心血管反射试验和心率变异分析技术,检测了55例肝硬化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结果:67%的肝硬化患者有一项以上心血管反射试验异常。肝硬化组心率变异值明显低于正常人。Child积分与r-MSSD、PNN50均呈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胡望明尹朝礼陆再英吕文清武钢杨汉荣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心血管反射肝硬变
蓝斑对迷走─心血管反射的影响被引量:2
1997年
实验用家兔36只,采用低频(5-8Hz)和高频(50-100Hz)电流刺激颈部迷走神经中枢端(VAS),建立迷走-减压和迷走-升压反射,两种频率电刺激均导致肾交感神经传出活动(RSA)减少。以迷走-血压反射和迷走-交感反射为指标,连续电流刺激蓝斑(LC)或LC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均抑制迷走-血压反射和迷走-交感反射。而连续电流刺激LC或LC微量注射谷氨酸钠本身均引起平均动脉血压升高和RSA增加。本文对新近提出的对LC整体功能认识的理论。
陈永跃黄仲荪
关键词:蓝斑心血管反射

相关作者

孙喜庆
作品数:323被引量:79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模拟失重 下体负压 加速度 失重模拟 正加速度
耿捷
作品数:38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模拟失重 失重模拟 头低位卧床 头高位 加速度
杨长斌
作品数:95被引量:259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
研究主题:下体负压 矿泉浴 矿泉 短臂离心机 心功能
高原
作品数:60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
研究主题:模拟失重 短臂离心机 失重 心血管功能 对心
范伟
作品数:4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
研究主题:失血 升压反应 延髓腹外侧区 延髓腹外侧 心血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