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8篇“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相关文章
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防位移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防位移装置,涉及心脏起搏器后保护领域,包括压迫背心,压迫背心上设置有可调压迫机构,可调压迫机构包括粘附布、气压袋和拉链带,粘附布粘附在压迫背心上,粘附布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固定有两条拉链带...
郑秀芳寇红英陈慧周兰杨欢杨苘榕张良春任琪
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袋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组件和压迫组件;所述穿戴组件包括置于人体背部的弹性背心,对称设置在弹性背心上端的肩挂带,固定安装在弹性背心一侧中部的弹性带,等距安装在弹性背心另一...
张宏敏
护理干预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及效果
2025年
探究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产生运动恐惧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方法 为评估心脏起搏器后患者的运动恐惧问题,我们的研究团队从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在我院对308名患者进行了跟踪观察。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个不同的护理方式组,每个组包含154名患者。 首先,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的患者则接受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后的恐动症评分有显著的下降(P<0.05);此外,观察组中的患者在护理服务的依从性方面也表现得更好(P<0.05);观察组的心理负性情绪控制更为有效(P<0.05)。结论 在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对运动的恐惧。为此,实施专门的心理护理方法对于改善这种情况至关重要。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和抵触情绪,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此外,这种心理护理模式也极大地提升了临床护理的整体效果,显示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方寒马先莉张密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理护理
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后6个月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n=30)与无心力衰竭组(n=50),比较两组基本资料与心功能参数,分析影响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 心力衰竭组QRS时限长于非心力衰竭组,年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大于非心力衰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心力衰竭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非心力衰竭组,6min步行试验距离短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QRS时限、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是影响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QRS时限、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须做好高危因素患者的心力衰竭监测与预防工作。
韩超杰杨莹
关键词:心力衰竭年龄左心室功能
双心护理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双心护理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6MWD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LVEF水平和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SAS、SDS等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可改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SF-36各维度评分,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解文静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心功能负性情绪生命质量
中青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重返工作是中青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疾病康复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目前针对其重返工作准备度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调查中青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实施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衰弱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心脏起搏器后患者重返工作率为61.39%,已重返工作的患者共97例[不确定维持阶段占比12.37%(12例),主动维持阶段占比87.63%(85例)],未重返工作的患者共61例[前意向阶段占比57.38%(35例),意向阶段占比32.79%(20例),行动准备-自我评估阶段占比3.28%(2例),行动准备-行为阶段占比6.56%(4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前射血分数、积极应对方式和社会衰弱为中青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是否返岗的影响因素。结论中青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重返工作现况有待改善。临床医护人员应制定并采取多维个性化干预策略,引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及生活,同时帮助患者拓展其自身社会支持网络,避免社会衰弱的发生,进而早日回归正常家庭生活及工作,实现全面的社会康复。
康斯坦高敏温高芹仲伟楠孙国珍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青年
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5例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生命质量[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6MWT距离均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MBI、CQQ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可改善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延长6MWT距离,提高生命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解文静
关键词: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日常生活能力生命质量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为制订针对性的照护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3月25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出40个主题,归纳形成8个类别,合成3个整合结果,分别为症状困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逐渐适应起搏器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对外界支持系统的期望。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意识减弱,对早期运动感到恐惧,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制订积极的应对策略。
杨攀张克美张六一田鑫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切口压迫装置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伤口止血医疗用具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切口压迫装置,包括绷带,所述绷带的外侧套接有压迫组件;所述压迫组件包括滑套,且滑套套接在绷带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绷带、气囊套、气囊、充气组件和...
施志芸 龙仙萍 王小鹏
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简易头部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简易头部支架,涉及医疗辅助械技领域,其技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架和多个固位卡块,支撑架包括支撑顶板和多个支撑侧板,支撑侧板分别设置于支撑顶板相对两端,支撑侧板远离支撑顶板的一端连...
李巍 徐萃 杜大勇 毛燕 薛毅 韩晓伟 李国然 江枫

相关作者

程晓曙
作品数:1,082被引量:1,874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射频消融 高血压患者 心肌营养素-1 室间隔缺损
张科静
作品数:9被引量:72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
研究主题:永久起搏器 冠心病 指长 C反应蛋白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梅霞
作品数:64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美托洛尔 心房颤动 福辛普利 心力衰竭 冠心病
许建国
作品数:56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住院药房 合理用药 紫外分光光度法 门诊药房
尚喜艳
作品数:44被引量:233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