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9篇“ 心脏瓣膜病变“的相关文章
超声心动图像分析在心脏瓣膜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探讨并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中共计152例心脏瓣膜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7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瓣环周长、瓣叶前叶瓣根至对合线长度和前叶瓣体面积等系列测量并进行X线、理学诊断、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瓣环周长、瓣环前后侧交界距离、瓣环投影面积和瓣叶前叶瓣根至对合线长度显著大于参照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X线以及理检查结果比较,超声心动图和理学诊断的精准度均高于X线检查,分别为97.36%和100.00%,远高于X线的80.26%。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能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汪元英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脏瓣膜病变
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最佳穿刺部位选择及获益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最佳穿刺部位选择及获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150例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外科收治的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50例。A组以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B组以肱动脉作为穿刺部位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C组以足背动脉作为穿刺部位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压波形不稳定发生率、动脉置管针留置时长及血压监测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C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66.00%、76.00%、94.00%,其中C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A、B、C组血压波形不稳定发生率分别为14.00%、12.00%、4.00%,其中C组血压波形不稳定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动脉置管针留置时间比较,C组动脉置管针留置时间长于其他两组(P<0.05)。血压监测期间,A、B、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00%、22.00%、10.00%,其中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最佳穿刺部位的选择中,选择以足背动脉作为穿刺部位能够有效提高该类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血压波形不稳定发生率、延长动脉置管针留置时长,且血压监测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借鉴。
何京蔚
关键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穿刺部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瓣膜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了解SLE合并心脏瓣膜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转归。  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SLE的83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根据是否合并心脏损...
吴舒婷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瓣膜病预后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1年随访状态动态观察
2024年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生活质量化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SDHVD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为单纯主动脉瓣钙化,因出现典型症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分别在其术前及术后1年回院复诊时,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其生活质量,分析AVR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价值。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排除围术期死亡者、随访期失访者及死亡者后,140例行AVR治疗的老年SDHVD患者中有118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术后1年,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维度得分以及量表总得分均较其术前上升,但依旧低于常模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体质量指数(BMI)、平均跨瓣膜压差对老年SDHVD患者术后1年生活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74、-0.153;均P<0.001);规律运动、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对患者术后1年生活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77、0.276、0.311;均P<0.001),其可共同解释患者生活质量41.70%的异度。结论老年SDHVD患者AVR术后1年生活质量整体较其术前提高,但依旧低于常模水平,而BMI、规律运动、术前LVEF、平均跨瓣膜压差以及EOAI是影响老年SDHVD患者AVR术后1年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钱倩倩刘长红王蔚云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置换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大动脉炎心脏瓣膜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其在亚洲年轻女性中多发,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除此以外,大动脉炎还可引起心脏瓣膜,其中以主动脉瓣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反流,常会导致不良预后。目前大动脉炎累及心脏瓣膜所致尚少见文章系统阐述。本文总结既往大动脉炎引起心脏瓣膜的相关文献,并从心脏瓣膜的流行学(包括大动脉炎心脏瓣膜病的主要人群和受累的瓣膜)、发机制、临床诊断方法和药物及外科治疗等4个方面阐述大动脉炎心脏瓣膜病的研究进展。
谭葳潘丽丽李涛涛石雪梅任颖琦
关键词:大动脉炎主动脉瓣反流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脏瓣膜病的临床预测因素的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SLE患者发生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超声特点及其临床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经超声心动图首次明确诊断的SLE心脏瓣膜病患者58例, 并按性别、年龄以1∶2匹配该院同期收治的经临床初次确诊系SLE未发生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临床超声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分析。结果①瓣膜病组58例患者中, 瓣膜增厚伴反流50例。瓣膜病以二尖瓣受累最常见, 其次是主动脉瓣;②SLE合并心脏瓣膜病组的CRP、狼疮抗凝物比值(SLC-R)、免疫球蛋白A(IgA)和抗心磷脂抗体IgG型(aCL-IgG)比例比对照组高[CRP:60.3%与30.4%, χ^(2)=10.54, P=0.001;SLC-R:63.8%与19.8%, χ^(2)=33.08, P<0.001;IgA:27.6%与22.4%, χ^(2)=16.04, P<0.001;aCL-IgG:27.6%与2.6%, χ^(2)=24.84、P<0.001];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RP[HR(95%CI)=2.641(1.499, 4.654), P=0.001);SLC-R(HR(95%CI)=3.234(11.776, 5.888), P<0.001);aCL-IgG(HR(95%CI)=2.166(1.148, 4.087), P=0.017]为SLE患者发生心脏瓣膜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初诊时CRP、SLC-R、IgA和aCL-IgG水平较高的SLE患者发生心脏瓣膜病的风险增大, CRP、SLC-R、aCL-IgG是其独立预测因素。
叶腾贾志军廖书生
关键词:红斑狼疮瓣膜病变
瓣膜置换术、射频消融术结合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临床分析
2023年
观察瓣膜置换术、射频消融术结合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72例(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分为瓣膜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36例)与结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观察组(36例),观察心功能、恢复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好,恢复时间短,炎性因子水平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在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治疗中,瓣膜置换术结合射频消融术能改善心功能,促进身体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并发症少,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宋冀东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射频消融术心脏瓣膜病变房颤
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进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对冠心心脏瓣膜病的效果观察
2023年
针对冠心伴随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非同期进行心脏瓣膜替换术),观察组68例(同期进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入住监护室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对照组应用时间明显更短,观察组术后的心脏恢复情况对比对照组明显效果更好;结论 冠心伴随心脏瓣膜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方面采用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能够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机体恢复率,具有应用价值。
姚鹏张振忠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瓣膜替换
白塞心脏瓣膜病诊治进展
2022年
白塞(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血管炎性疾,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和皮肤为主要特征,可以累及全身任何大小和类型的血管。心脏受累为主时称为心脏白塞(cardiovascular Behcet’s disease CBD),发率仅占BD总数1.0%~7.0%,死率却高达15.4%,是无心脏受累BD的3倍^([1])。高死率原因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第一,CBD患者首诊科室主要为心脏科,心脏科医生的BD认知度低,加之BD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查,33.3%的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前被误诊^([2])。
郑芳芳李圆圆余圣俨赖逾鹏王梅英
关键词:白塞病心脏瓣膜瓣周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探讨SLE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结果,根据有无心脏瓣膜病分为瓣膜病组(n=36)和无瓣膜病组(n=6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LE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的危险因素。结果:36例(34.6%)患者有心脏瓣膜病,表现形式多样:瓣膜增厚伴反流18例(50.0%),Libman-Sacks赘生物13例(36.1%),瓣膜增厚伴狭窄5例(13.9%)。瓣膜病组患者的程明显长于无瓣膜病组[(8.4±6.2)年vs.(5.5±5.6)年,P=0.02],D-二聚体水平[(4.4±0.5)mg/L vs.(1.4±1.2)mg/L,P=0.02]、C反应蛋白水平[(16.6±7.3)mg/L vs.(6.1±3.6)mg/L,P=0.02]、狼疮抗凝物阳性比例(41.7%vs. 14.7%,P<0.01)、3个抗体(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阳性比例(13.9%vs. 2.9%,P=0.03)均明显高于无瓣膜病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升高(OR=1.16,95%CI:1.02-1.30,P=0.02)、狼疮抗凝物阳性(OR=8.00,95%CI:2.15-29.15,P<0.01)、3个抗体阳性(OR=5.61,95%CI:1.03-30.59,P<0.01)是SLE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评价SLE患者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C反应蛋白升高、狼疮抗凝物阳性和3个抗体阳性是SLE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的高危因素。
廖书生叶腾倪显达屠鸿翔贾志军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超声心动图

相关作者

赵志颖
作品数:46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龄 宽带 心脏瓣膜病变 高血压 老年
金静
作品数:54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龄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变 老年 低分子肝素治疗
盛勇
作品数:67被引量:447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老年人 高龄 高血压 心脏瓣膜病变
喻蓉
作品数:17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高龄 心脏瓣膜病变 退行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
廖书生
作品数:17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心脏瓣膜病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右心室 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