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8篇“ 心脏毒性反应“的相关文章
肺癌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发生心脏毒性反应的护理
2025年
总结3例肺癌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发生心脏毒性反应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及时评估并监测心脏毒性;安全给药以减轻心脏毒性反应;应用护理多学科协作模式完善专科护理;落实个性化出院随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经及时干预、严密监测和综合管理,1例患者恢复良好,继续行免疫治疗,2例患者停止免疫治疗后行姑息治疗。随访半年,3例患者病情稳定。
胡汉冯丹何俊峰
关键词:心脏毒性肺癌危重病护理
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引发心脏毒性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治疗,观察心脏毒性患者无进...
徐文华
关键词:心脏毒性反应
心室复极离散度指标早期预测化疗药物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毒性反应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形中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指标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对心脏毒性化疗药物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使用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紫杉醇、5-氟尿嘧啶、曲妥珠单抗等单独或联合化疗的各类肿瘤病人64例,根据化疗后3周期(63 d)内病人是否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分为正常组和室性心律失常组,采集两组化疗前后心电图形和血清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浓度,比较两组化疗前后QT、校正后QT间期(QTc)、T波峰末间期(Tp-e)、校正后Tp-e间期(Tp-ec)、Tp-e/QT、JT、QT离散度(QTd)数值和cTnT、CK-MB、MYO浓度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T、QTc、Tp-e、Tp-ec、Tp-e/QT、JT、QTd对化疗后病人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化疗前后Tp-e、Tp-ec、Tp-e/QT、QTd指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T、QTc、JT没有明显改变(P>0.05)。两组之间化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浓度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T、MYO浓度没有明显改变(P>0.05),但化疗后数值均较本组化疗前有所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化疗后两组QTd与cTnT浓度呈正相关(r=0.249,P<0.05);Tp-e、QTd与CK-MB浓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8,0.343,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QT、QTc、Tp-e、Tp-ec、JT、QTd对化疗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8,0.687,0.719,0.675,0.718,0.97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99.33 ms,441.00 ms,101.00 ms,106.84 ms,296.50 ms,19.50 m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8.75%,68.75%,70.31%,65.63%,73.44%,90.63%。结论在应用具有心脏毒性的化疗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可通过心电图形中某些心室复极离散度指标数值的变化,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助于尽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心血管大事件发生。
王瑞华李艳芬李美凤孙海楠王保和徐强黄宇虹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毒性反应心室复极离散度心肌损伤标志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多年来限于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疗效有限。近年来,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大突破,现已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然而,ICIs可引发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多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严重irAEs如未能及时诊治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免疫相关心脏毒性是其中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的类型。随着ICIs越来越多地在各医疗中心使用,免疫相关心脏毒性的病例也逐年增多,已成为临床医生必须了解和关注的问题。本综述对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报道进行汇总分析,包括发病率、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死亡率、发病机制、监测、诊断和治疗。
朱燕龚艳君吴世凯
关键词:肿瘤
吡柔比星引起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对吡柔比星引起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以吡柔比星为基础化疗的乳腺癌住院患者280例,回顾性分析心脏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疾病分期等一般资料及联合治疗等对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的影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吡柔比星治疗后患者出现心脏毒性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 280例患者中吡柔比星引起心脏毒性反应发生例数为76例(27.1%)。与无毒性反应患者相比,发生心脏毒性反应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例高(P <0.05)。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患者的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未使用者(P=0.003),化疗联合放疗患者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放疗者(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脂血症(OR=3.217,95%CI:1.767~5.860,P=0)和联用曲妥珠单抗(OR=2.571,95%CI:1.299~5.087,P=0.007)对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以吡柔比星为基础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脂血症和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是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吕琛杜雪亭高玲娜孙红爽朱小丽
关键词:吡柔比星乳腺肿瘤心脏毒性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致心脏毒性反应被引量:1
2019年
1例59岁女性患者因神经内分泌肿瘤伴腹腔内转移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 mg口服,1次/d)靶向治疗。用药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急,血压170/102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43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从治疗前412 ms延长至502 ms,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2945 ng/L。停用阿帕替尼,给予吸氧、降压、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2 d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血压恢复正常,NT-proBNP下降至291 ng/L。症状消失后,患者再次服用阿帕替尼(125 mg、1次/d)。7 d后,患者再次出现头晕和血压升高,NT-proBNP 782 ng/L,停药并对症处理后好转。
何素梅江翊国程文秀奉林孙晓鸣
关键词:抗肿瘤药心脏毒性长QT综合征高血压
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右丙亚胺预防表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反应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右丙亚胺预防表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采用表阿霉素进行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30例/组).为对照组患者单用右丙亚胺预防表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反应,为联合组患者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和右丙亚胺预防表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反应.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心脏毒性反应、心电图指标异常、心肌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用药期间,联合组患者心脏毒性反应的总发生率、心电图指标异常的总发生率、心肌损伤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右丙亚胺预防表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反应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使用表阿霉素患者心脏毒性反应、心电图指标异常及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杨颖张艳魏东田芳赵景曼
关键词:乳腺癌表阿霉素益气活血通络方右丙亚胺心脏毒性反应
氟尿嘧啶所致心脏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5-FU)所致心脏毒性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12月住院期间使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FU(FOLFIRI)方案或者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FU(FOLFOX)方案的患者中,输注5-FU时发生心脏毒性反应23例,总结其临床表现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3例患者中出现胸闷心悸15例,心律失常6例,肌酸磷酸激酶增高2例。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等措施,23例者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5-FU对心脏有一定损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反应,输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应的护理,避免引起不可逆的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
刘霞李燕肖华成科陈烨刘继彦
关键词:氟尿嘧啶心脏毒性反应
蓄积性心脏毒性反应的中医临床诊治
2015年
本文采用中医辨证方法研究了中医药多靶点辨治思路,并探讨了其在临床中由于蒽环类化疗药引发的蓄积性心脏毒性反应的具体应用。
王众
关键词:中医分型诊治效果
右丙亚胺预防表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2013年
总结9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辅助使用右丙亚胺预防表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给药前对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严格按操作规程配制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遵医嘱按顺序用药,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心脏功能等措施,96例患者均未出现心脏毒性反应,右丙亚胺可以有效预防表阿霉素所致的心脏毒性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顺利完成6个疗程治疗。
栗蓉
关键词:右丙亚胺心脏毒性反应护理

相关作者

杨希革
作品数:33被引量:220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预注 盐酸戊乙奎醚 超前镇痛 异丙酚 心脏毒性
张利军
作品数:25被引量:83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斑马鱼 斑马鱼胚胎 心脏毒性 模式动物 幼鱼
韩子文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3医院
研究主题:表阿霉素 血液学试验 阿霉素 心脏监护 心脏毒性反应
杜希
作品数:7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药理作用 抗组胺药 药物不良反应 Γ-氨基丁酸 左氧氟沙星
成科
作品数:27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吉西他滨 磁共振成像 奥沙利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