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2篇“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相关文章
吸气肌训练促进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快速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后肺部并发症是造成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吸气肌训练是促进患者后快速肺康复关键技之一。该文主要介绍了吸气肌训练的作用机制、吸气肌训练时机、实施方法以及训练后效果评价等,阐明吸气肌训练能够促进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肺康复,防止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为其他心脏采取科学有效的吸气肌训练提供参考。
范咏诗冯雯娟马懿吴忠艳马文妮马子林黄英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肺康复肺部并发症
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集束化抗凝管理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中选取80例参与对比实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凝管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抗凝管理。护理前和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干预开始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LVEF、FFR以及E/A)、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抗凝管理,可改善患者的新功能与呼吸功能指标,以此为基础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张金凤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心功能
标准化管理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后抗凝治疗期间采取标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干预的68例患者,基于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后常规抗凝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标准化管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对抗凝治疗的认知率、不良事件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后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后的抗凝治疗期间,采取标准化管理将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的认知水平,降低患者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朱桂应何佳颖将逾峰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抗凝治疗标准化护理认知率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2024年
分析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实行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22.7-2023.8内的患者置入到实验中,包含人数56人,按照手开始时间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组,予以常规、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汇总实验中的数值探究。结果 没经护理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性比较低,同时患者不能够对自身的情况实行管理,其精神也比较差,睡眠的情况与不佳,心理与劳动情况也比较弱,将数值比较之后(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治疗的工作配合性逐渐提高,能够积极的面对,同时对于自己的生活也能够进行自护,精神、心理状态逐渐积极性发展,其睡眠与劳动也良好,数值比较之后(P<0.05)。结论 针对后的患者出院之后,运用多元化延续性护理之后,患者能够对自己生活进行自护,然后能够参与到生活中,其对护理工作的配合性增长,并逐渐的令自己的生存状态得到缓解。
谌沙沙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自我管理
微信随访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效果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农村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效果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进行心脏治疗的120例农村患者,并且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排除脱落患者,最终微信组纳入59例,电话组纳入54例。微信组创立了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推送相关信息;电话组通过专病随访平台定期向患者推送短信,并进行电话随访。通过用药依从性量表-8(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和华法林达标天数进行抗凝效果及用药依从性评估,同时观察2组不良事件。结果微信组华法林达标天数百分比为(77.3±8.1)%,高于电话组的(73.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的出血和血栓事件。随访3个月时,电话组高依从性有5例,中依从性有18例,低依从性有31例;而微信组高依从性有7例,中依从性有32例,低依从性有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6个月时,电话组高依从性有7例,中依从性有22例,低依从性有25例;而微信组高依从性有11例,中依从性有34例,低依从性有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随访相较于电话随访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且拥有良好的用药依从性。
程欣欣黄惜珍林雁娟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用药依从性电话随访抗凝效果
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索分析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治疗的136例择取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根据其后有无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将其分为对照组(非认知功能障碍,n=98)和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n=38),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在年龄、后谵妄(是、否)、主动脉阻断时间、基本血压下曲线下面积、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示,年龄、后谵妄、基本血压下曲线下面积均是导致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性较大,且年龄、后谵妄、基本血压下曲线下面积均是导致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影响因素,围期需时刻关注患者体外循环动脉平均压、是否发生后谵妄,以期防范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
宁燕廖子南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认知功能障碍
3D环境解压冥想联合个性化护理对改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3D环境解压冥想联合个性化护理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3D环境解压冥想联合个性化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生理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环境解压冥想联合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调节生理指标,促进睡眠质量改善。
王美龄唐志洁舒菁吴澄张祖磊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个性化护理睡眠质量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1例。两组后均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88.2%(45/51)高于对照组的64.0%(32/50),并发症发生率13.7%(7/51)低于对照组的30.0%(1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9、3.92,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5、12.79、8.97、7.54、11.16、12.39,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帮助消除不良情绪,预防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毛倩倩郑红盛红娜熊佳旗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延续性护理服药依从性不良情绪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不同抗凝治疗策略比较
2023年
妊娠期的高凝状态,使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孕妇具有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有效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华法林能有效预防瓣膜血栓形成,对母体最安全,但可引起胚胎病。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的安全性较高,但抗栓作用较弱,增加母体瓣膜血栓形成风险。目前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研究较少,现有证据不建议用于此类人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使用低剂量华法林(≤5 mg/d)即可达到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的高栓塞风险患者,可考虑整个妊娠期使用华法林;如使用高剂量华法林(>5 mg/d)方可达到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可在妊娠早期使用调整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妊娠中晚期换用华法林。
柯义君王威吴丽芳金涌齐腊梅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妊娠期抗凝策略华法林普通肝素
中国人群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目标值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适合中国人群凝血特点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目标值。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数据库”中全国35家中心住院和11家中心出院随访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数据。通过比较不同抗凝强度患者抗凝相关并发症情况,分析适合中国人群凝血特点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强度目标值。结果共纳入24433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女13634例,男10799例,中位年龄49.0岁(3~80岁);住院期间监测94286例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8±0.7,87.6%(82595/94286)的患者INR在1.5~2.5。共随访17331例患者,随访率89.1%(17331/19452),包括主动脉瓣置换(AVR)4038例,二尖瓣置换(MVR)8215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DVR)4437例,三尖瓣置换(TVR)641例,中位随访时间19.2个月(1.0~58.8个月),共随访27803人年。随访监测101860例次INR为1.8±0.5,其中64.8%(66005/101860)的患者INR在1.5~2.5,其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0.65/100人年)均低于其他范围的患者(INR<1.5:1.31/100人年,RR=2.01,95%CI:1.59~2.51;INR>2.5:2.34/100人年,RR=3.60,95%CI:2.84~4.52)(均P<0.001)。INR 1.5~2.0且无栓塞危险因素的AVR及MVR患者抗凝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组内其他INR范围患者(AVR:0.15/100人年比0.38/100人年,RR=2.57,95%CI:1.02~7.28,P=0.029;MVR:0.23/100人年比0.56/100人年,RR=2.42,95%CI:1.39~4.38,P<0.001)。此外,INR 2.0~2.5的DVR患者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组内其他INR范围患者(0.32/100人年比0.62/100人年,RR=1.94,95%CI:1.03~3.79,P=0.029)。结论中国人群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INR总体目标值1.5~2.5;AVR及MVR后无栓塞危险因素患者INR目标值1.5~2.0;有栓塞危险因素的AVR或MVR患者以及无论有无栓塞危险因素的DVR或TVR患者,后INR目标值均可2.0~2.5。
董力许建屏朱达瓣膜病术后抗凝个体化及低抗凝标准研究课题组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低强度抗凝治疗多中心研究

相关作者

董力
作品数:86被引量:535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抗凝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 低强度抗凝治疗 术后抗凝治疗
石应康
作品数:455被引量:3,491H指数:3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抗凝治疗 体外循环 生物材料
邱罕凡
作品数:109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心脏移植 华法林 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杂交手术
林美钦
作品数:38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华法林 基因多态性 药物基因组学 药动学 新型口服
宋洪涛
作品数:684被引量:3,407H指数:2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中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他克莫司 药物基因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