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篇“ 心电图演变“的相关文章
De winter心电图演变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徐晗
心源性猝死动态心电图演变1例
2021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电图室于2020年6月为一老年男性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该患者因冠心病20年余,陈旧性脑梗死9年余,心脏支架植入术后7年余来院检查,24 h心电图记录显示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于凌晨突发急性心肌缺血,随后出现室性逸搏、心室扑动,并呈现心室电分离现象,最终全心停搏、心电消失。
肖芽汤朱雯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心室分离
慢性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心电图演变规律及临床效果评价
2020年
目的对慢性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心电图演变规律及临床效果进行探究评价。方法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7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情发展时期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代偿组和失代偿组,每组35例。对两组患者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描记相关记录图像,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失代偿组患者肺型P波的发生率比代偿组患者高22.86%,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代偿组患者高22.86%,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代偿组患者高28.57%,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代偿组患者高20.00%,导联ST-T段变化的发生率比代偿组患者高34.28%,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6.437、10.058、6.248、8.571,P<0.05)。结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心电图表现差异明显,临床医师可以根据心电图判断患者病情所处时期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有效减轻患者心肌损伤,降低病死率。
陈雪枫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的心电图演变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的心电图演变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50只大鼠,按体重排序随机分为5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不接扎,穿线前10 min股静脉推注2 mL/100 g注射用生理盐水;模型组:缺血前10 min股静脉推注2 mL/100 g注射用生理盐水;参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缺血前10 min股静脉推注1、2、4 mL/100 g参附注射液。灌注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心肌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后10 min、30 min及再灌注10 min、90 min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附低、中、高剂量组缺血后10 min、30 min及再灌注10 min、90 min心电图ST段明显降低(P<0.05);与参附低、中剂量组比较,参附高剂量组缺血后10 min、30 min及再灌注10 min、90 min心电图ST段明显降低(P<0.05);参附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缺血后30 min参附中、高剂量组VT、VF发生率均低于模型组(P<0.01);再灌注90 min参附高剂量组VT、VF发生率均低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Akt、p-GSK-3β、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参附低、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Akt、p-GSK-3β、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01);与参附低剂量组比较,参附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Akt、p-GSK-3β、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且参附高剂量组低于参附中剂量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电图变化,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邓凤珠冯冲李春富符海燕李天发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心电图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电图演变过程及中药干预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评价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心电图演变过程及中药干预的效果。方法取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组(仅绕过左冠状动脉,打松结,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B组(通过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通心络胶囊作为对照药物灌胃)、D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益气药灌胃)、E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活血药灌胃)、F组(建立AMI模型,并给予益气药+活血药灌胃),各组均为10只。比较各组大鼠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 d和术后14 d 12导联心电图变化、QRS波群时程及病理性Q波等参数的差异。结果 B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均发生明显的波形改变,术后即刻ST段较A组开始抬高,术后7 d时获得峰值,术后14 d时下降;D组ST段变化情况与B组相似,但其在术后7 d时ST段偏移程度更明显,后续回落速度减缓;E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T段未出现明显回落现象;C、F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T段变化幅度相当,且相比模型组,C、F组ST段显著降低,其中F组更显著(P <0. 05)。相比A组,B组术后不同时间点QRS波群时程均明显延长(P <0. 05),且术后7 d时达峰值;相比B组,C、E、F组术后14 d时QRS波群时程显著减少,其中F组更为显著(P <0. 05),而D组未出现QRS波群时程的明显缩短(P> 0. 05)。A组手术前后均无病理性Q波的出现;其它各组术后即刻时亦无病理性Q波的出现,但均在术后7、14 d时出现病理性Q波,且均在术后7 d时的发生率最高;相比B组,C、E、F组术后14 d时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其中F组发生率最低(P <0. 05),而D组术后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经心电图检查不仅可整体评估大鼠AMI演变过程,而且可有效评估中药干预的效果,从而可作为一种客观且值得推广的评估方法应用于心肌缺血性疾病的实验研究领域。
冯霞尹瑞娟彭粉花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图益气活血
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演变1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男性,75岁,主诉"活动后心累气促伴胸骨后疼痛1周"就诊于我院消化科,门诊行心电图检查:Ⅰ、Ⅱ、a VL、V2~V6的ST段上斜性压低,V2~V6T波高大,门诊查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酸肌酶同工酶(质量):11.7ng/ml,肌红蛋白(化学发光)360.3ng/ml,高敏肌钙蛋白:89.98pg/ml。心内科以:"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窦性心律、心功Ⅱ"收住院,予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双联抗血小板、稳定斑块、对症,进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
周艳
关键词:心肌梗死
左侧房室旁道消融术后急性肺栓塞死亡患者心电图演变1例被引量:2
2018年
临床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致死病例常见,但全程记录APE起病至死亡过程心电图演变者少见。1病例资料39岁女性,发作性心悸5年入院,体表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左侧游离壁房室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治疗成功。心内标测电极和消融导管置入途径分别为左锁骨下静脉、右股静脉和右股动脉。术中静脉给予肝素共4 000U。
扶泽南杨龙田野刘志琴田水黄晶郑亚西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射频消融并发症
先心封堵术后并发三支阻滞心电图演变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分析一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房室阻滞的心电图演变:从右束支阻滞到三度房室阻滞时逸搏心律为室性,再到右束支阻滞和左前分支阻滞并一度房室阻滞,提示后者阻滞部位在左后分支,故判断为三支阻滞。经积极治疗后左后分支阻滞消失、左前分支阻滞好转,考虑阻滞为封堵器致周围心肌及传导束炎症水肿引起。
张伟强刘树均罗宇萍罗素群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
慢性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心电图演变规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慢性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心电图演变规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2例,就诊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按照病情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6例患者。A组患者处于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B组患者处于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代偿期组。均给予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A组患者各项组间数据(肺型P波、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II、III、av F导联ST-T的改变率)显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QRS电轴右偏或胸导联顺钟向转位、肢导低电压和RV1+SV5≥1.05 m V的出现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低氧血症患者ST-T改变、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更高,与中度低氧血症患者及轻度低氧血症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肺心病患者心电图检查可早期诊断患者具体病情,心电图显示出现ST-T改变以及严重心律失常时需要注意改善患者早期缺氧状态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心肌损伤。
朱林美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电图演变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演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初发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的病人80例,按术后1 h ST段是否回落≥50%和24 h T波是否倒置各分为两组。术后1 h ST段回落≥50%组55例,<50%组25例,发病后24 h T波倒置组53例,未倒置组27例。随访1年,分别于6个月和1年时测量心功能,用三维彩色多普勒技术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末内径(LVD),用多普勒心肌组织显像技术(DTI)测量并计算Em/Am。比较左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6个月时ST段早期回落组和T波早期倒置组LVEF、Em/Am值分别高于ST段未回落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而LVD无明显差异(P>0.05)。1年时ST段早期回落组和T波早期倒置组LVEF、Em/Am值均高于ST段未回落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ST段早期回落组和T波早期倒置组LVD值小于ST段未回落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1 h内ST段早期回落和24 h T波早期倒置是反映左心功能恢复良好的指标。
程璐贾大林
关键词:ST段抬高T波倒置冠状动脉成形术

相关作者

贾大林
作品数:188被引量:64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林加锋
作品数:365被引量:540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特征 右心室流出道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程璐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T波倒置 ST段抬高 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电图演变 急性心梗
刘仁光
作品数:303被引量:949H指数:13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电图 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王毅
作品数:73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电图 心电描记术 急性心肌梗死 肺动脉高压 野百合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