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6篇“ 心电图指标“的相关文章
- 动态心电图指标及miR-145、NT-proBNP在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5(miR-145)、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度疑似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人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该结果为金标准,将确诊冠心病病人纳入冠心病组,将非冠心病病人纳入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病人均接受PCI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动态心电图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miR-145、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结果:高度疑似冠心病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83例(69.17%),冠心病组动态心电图指标NN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 NN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每5 min一般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平均值(SDNNI)、血清miR-145水平较非冠心病组低,血清NT-proBNP水平较非冠心病组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DNN、SDANN、SDNNI、miR-145、NT-proBNP及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随访12个月,预后不良21例(25.30%),预后不良组合并高脂血症病人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SDNN、SDANN、SDNNI、miR-145较预后良好组低,血清NT-proBNP水平较预后良好组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DNN、SDANN、SDNNI、miR-145、NT-proBNP及联合检测预测冠心病病人PCI术后不良预后的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NT-proBNP、miR-145水平能够有效诊断冠心病,同时与冠心病病人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能够有效预测病人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
- 许淑彦徐志伟赵爱红袁琼
- 关键词:冠心病预后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对心室重构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 2025年
- 为明确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聚焦于评定参松养心胶囊应用其中的收益情况。方法 在开展样本筛选工作落实阶段,积极搜集与整理相关案例,确定纳入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本次实践样本纳入阶段,严格遵循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的样本共为74份。对案例的选入、截止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即2023年10月-2024年11月。为准确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实施价值,以奇偶分组形式规划小组。确保病患均衡地分配到样本量相等的2组内,各为37人。一组作为参照组,治疗药物选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其余一组以试验组命名,通过参松养心胶囊进行干预。严谨地记录和统计每一组的用药相关结果,为最终疗效评估提供准确证据。结果 深入分析各类临床指标(心室重构情况、心电图指标),经过严谨数据统计,可以观察到,病患选入试验组之后,以上数值均更为理想,而在对比不同小组的治疗安全性、生活质量结果情况下,证明该组上述指标方面展现出更为卓越的结果(P<0.05)。结论 基于落实参松养心胶囊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将其作为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人群的用药计划,不仅能够控制心室重构,而且还可改善异常心电图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焕恩
-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心室重构心电图
- 曲美他嗪结合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结合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QTd、QTcd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SV、EF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UAP患者在曲美他嗪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进一步强化疗效,包括促进心电图指标与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且安全性良好。
- 付家家
- 关键词:曲美他嗪复方丹参滴丸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
- 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探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广饶县人民医院接诊的102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间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电图指标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发作次数更少(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QTc间期、QRS时限更短(P<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更低,HDL-C水平更高(P<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O、E/A、CI水平更高(P<0.05)。(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6、IL-18及ICAM-1水平更低(P<0.05)。结论: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可减少发作次数,改善心电图指标,改善血脂水平及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 武淑华闫欣欣
- 关键词: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指标
- 动态心电图指标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指标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HD患者100例,均行PCI术治疗,且在术前实施动态心电图指标检查,随访患者预后情况,根据结果分为不良组与良好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动态心电图指标并比较,重点分析动态心电图指标预测CHD患者PCI术后预后的价值。结果经随访,100例CHD患者经PCI术治疗预后不良有18例,占比18.00%(18/100),预后良好有82例,占比82.00%(82/100);不良组的rMSSD、SDNNI、SDANN、SDNN均比良好组低(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指标预测CHD患者PCI术后预后的AUC均>0.70,且以联合预测价值最佳。结论CHD患者行PCI术治疗有一定预后不良风险,rMSSD、SDNNI、SDANN、SDNN低表达提示患者PCI术预后不良高风险。
- 赖丽娟钟立芳
-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
- 稳心颗粒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效果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探究治疗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式。方法 择取该院60例老年心律失常(2022.06-2023.06),将其分为两组,各组30例。两组分别使用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心功能、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较单一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更有助于增强心肌收缩力,对患者心功能、血液黏稠度进行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鹿婷婷
- 关键词:酒石酸美托洛尔稳心颗粒心律失常心电图指标
- 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心肌灌注和心电图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肌灌注和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7)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PCI治疗后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肌灌注分级、2 h内ST段回落幅度、Tp-e/QT、CI、LVEF、LVESD、LVEDD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9.13%,较对照组71.11%高,(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灌注分级水平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试验组2 h内ST段回落幅度良好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Tp-e/QT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CI、LVEF水平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发热、再发心绞痛及心律失常,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中左西孟旦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灌注和心电图指标水平。
- 杨凯江成功宋和鉴尹德录
- 关键词:左西孟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肌灌注心电图指标
- ICU心肌梗死使用全程个性化信息支持护理方案对MIUS、SF-36、MACE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全程个性化信息支持护理方案的价值。方法择取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内本院ICU医治心肌梗死患者,共入组8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接受全程个性化信息支持护理方案。从疾病不确定感、生活质量、心电图指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US)相比对照组下降,健康调查简表(SF-36)相比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T段下降幅度、ST段下降时间相比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全程个性化信息支持护理方案可减轻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心电图指标,减少MACE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陈惠聪
- 关键词:ICU心肌梗死心电图指标
- 升陷汤加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气虚下陷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心电图指标及心率震荡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气虚下陷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心电图指标和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接收的160例气虚下陷型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中西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升陷汤加味治疗,均连续用药8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心电图指标、心率震荡参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中西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证候积分、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中西组的证候积分、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分别为(6.61±0.83)分、(112.61±13.83)次/h,显著低于对照组[(10.05±1.32)分、(151.05±17.32)次/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PR间期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QRS波时限、QTc间期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且中西组的PR间期为(0.132±0.014)ms,显著短于对照组[(0.141±0.016)ms],QRS波时限、QTc间期分别为(0.093±0.013)、(0.496±0.052)s,均显著长于对照组[(0.082±0.011)、(0.433±0.04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T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中西组的T0水平为(0.09±0.02)%,显著低于对照组[(0.21±0.05)%],TS水平为(5.72±0.83)ms/RR,显著高于对照组[(4.45±0.66)ms/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升陷汤加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气虚下陷型室性早搏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早搏次数,调节心功能,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许国磊孙雪松吴欣芳吴宝
- 关键词:室性早搏酒石酸美托洛尔心电图指标心率震荡
- 心电图指标与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患者48 h内死亡的关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指标与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22年8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急诊医学科住院的严重TBI患者1024例,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检索并导出患者的临床资料。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修订创伤评分(RTS)、创伤严重度评分(ISS)、QTc间期延长、ST段降低及QTc间期延长联合ST段降低对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024例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89例,死亡率为8.7%,其中79例(占88.8%)死于脑疝、10例(占11.2%)死于大出血。死亡与存活患者RTS、ISS、脉搏、体温及大量输血、QRS波群增宽、QTc间期延长、ST段抬高、ST段降低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TS、ISS、体温、急诊手术、QTc间期延长及ST段降低是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TS、ISS、QTc间期延长、ST段降低及QTc间期延长联合ST段降低预测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90〔95%CI(0.764~0.815)〕、0.632〔95%CI(0.602~0.662)〕、0.605〔95%CI(0.574~0.635)〕、0.723〔95%CI(0.695~0.750)〕、0.786〔95%CI(0.759~0.811)〕。结论QTc间期延长和ST段降低是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具有中等预测价值。
- 李航宇赵欣方洋洋张新昌
- 关键词:脑损伤创伤性心电图
相关作者
- 李世军

- 作品数:126被引量:227H指数:9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 心房肌 复极
- 夏云龙

- 作品数:387被引量:1,43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病学 肿瘤 心房颤动患者
- 张树龙

- 作品数:463被引量:95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电图 肺静脉 心房颤动患者
- 孟庆义

- 作品数:699被引量:2,273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心肌梗塞 急诊 心脏停搏 急性心肌梗塞
- 高连君

- 作品数:402被引量:89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肺静脉 心房颤动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