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7篇“ 心理学分析“的相关文章
- 时间都去哪儿了:大学生时间贫困问题的心理学分析与启示
- 2025年
- 时间贫困指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感受到的时间不足、难以满足各项需求的情境,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时间紧张、任务繁重以及无法充分安排时间进行个人休闲和自我照顾的困境。大学生群体的时间贫困问题不仅表现在客观维度,更体现在主观心理维度,具有独特性与复杂性。从多维度分析大学生时间贫困的形成原因,探讨其对大学生学业成绩、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的影响,并基于认知资源理论等心理学方法提出缓解大学生时间贫困的心理学启示。
- 徐碧波樊慧敏谯坤余经纶
-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感自我效能感
- 黑泽明电影《梦》的色彩心理学分析
- 2024年
- 《梦》是世界著名导演黑泽明晚年的意识形态集大成之作,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深刻的内涵。本文从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梦》中具体八个梦境的色彩运用逐一作了细致的分析,讨论色彩在片中的功能,并得出了掌握色彩心理学对电影创作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 张宇泽仇朝樾张献民
- 关键词:黑泽明《梦》色彩心理学电影色彩
- 个体心理学分析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 2024年
- 探究个体心理学对精神病患者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时间为节点,随机选择精神病患者,共计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基础性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选择个体心理学分析干预。对比两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后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1.62±4.53)心理状态评分(3.32±65.16)精神症状评分(5.05±35.62)以及病耻感评分(1.45±75.2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研究组用药依从性87.50%、治疗优良率93.75%、家庭满意度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72.91%、72.61%,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个体心理学分析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将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精神病症状以及负面情绪改善,还能促进患者谨遵医嘱,规范服用药物,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 余启官
- 关键词:个体心理学精神病患者
- 从油画色彩心理学分析刘狄洪的《瀑布下的龟寿石·湘西》被引量:1
- 2024年
- 在油画创作中,艺术家通过色调来突出画面主题思想,传递自己的情感和心理,表现其生活态度,并与观赏者产生共情共鸣。本文通过对色彩心理学理论的阐述,以艺术家刘狄洪的油画作品《瀑布下的龟寿石·湘西》为例,通过分析该画作中艺术家对单一主色调的精准把控、调和,来传递其复杂的情绪和心理;而经过精准调控的主色调,不仅使其艺术表现愈加丰富,而且还在同一幅作品中表达出了多样的感受,这对于色彩心理学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 刘泳俊
- 关键词:主题思想色彩心理学
- 课堂“低头”现象的心理学分析与应对策略
- 2024年
-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学生在课堂上沉迷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低头”现象愈演愈烈。这种现象不仅扰乱了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还使得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家长也对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感到担忧,担心会影响到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低头”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引导学生理性、合理地利用移动互联网,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水平。
- 杨莎莉
-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心理分析
- 网络舆论失序的传播心理学分析——基于成都恶犬伤人事件的个案研究
- 2024年
-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受众提供了一个高效平台,用以表达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见解和情绪,这促进了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演变。然而,在日益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中,个体往往会受到外界观点和评价的影响,易陷入信息压力和恐惧的“失序”状态。本研究以成都恶犬伤人事件为个案,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网络舆论失序的成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构建我国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 张轶楠董心语
- 关键词:网络舆论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分析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戏剧和影视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对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观众情感产生着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色彩心理学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文章通过分析色彩对情感的影响和如何利用色彩引导观众视线,揭示了色彩在表达角色情感和个性特征方面的重要性,探讨了不同文化下色彩象征意义的差异,并通过经典作品分析了色彩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的影响,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领域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上的启示。
- 甄鑫
-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情感表达文化差异
- 在校大学生帮信行为的犯罪心理学分析
- 2023年
-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人、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帮信行为是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帮信罪的确立则是对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引发电信诈骗犯罪激增社会现实的法治回应。
- 张保强
- 关键词:电信诈骗犯罪犯罪心理学信息网络支付结算
- 在校大学生帮信行为的犯罪心理学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帮信罪的出台是对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引发电信诈骗犯罪激增这一社会现实的法治回应。在校大学生逐渐成为帮信罪的高发人群,在校大学生的帮信行为主要呈现案件牵涉面广及涉案金额大、学生的帮信行为复杂多样、行为人多被所谓“熟人”利用、行为人案发后悔罪意识明显等特征。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帮信行为主要受逐利心理、侥幸心理、享乐心理、极端利己心理以及法不责众心理影响。高校预防大学生帮信犯罪,要在强化“三观”教育、破除“侥幸”心理,提升法律思维、纠正“法不责众”错误认识,重塑法律信仰、形成法律敬畏之心,织密预防监管大网、消除大学生犯罪意向四个方面着力。
- 张保强
-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在校大学生法律思维法律信仰
- 青少年“球迷现象”背后成因的心理学分析——基于2022卡塔尔世界杯后的调查数据
- 随着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建设的大步迈进,以及新型媒体的大力宣传、转播,大型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再创新高,这也使得青少年获取大型赛事信息、观看大型赛事更加容易,于是在青少年之间掀起了一股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球迷现象。为此...
- 陈海龙王慧琳
-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体育心理学
相关作者
- 李江予

- 作品数:17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网上购物 工程心理学 心理学分析 电子商务 消费者
- 袁彬

- 作品数:94被引量:69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刑法 死刑 刑法学 刑法学研究 刑法修正案
- 储兆瑞

- 作品数:41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性生活 社会心理学分析 性科学 性健康教育 未成年人犯罪
- 聂军

- 作品数:48被引量:133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
- 研究主题:群体性事件 结构现实主义 联合国维和行动 联合国维和 联合国
- 王道阳

- 作品数:91被引量:69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健康 青少年 压力源 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