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57篇“ 微生物菌相“的相关文章
- 茶基底中微生物菌相构成分析及其对现制奶茶中菌落数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茶基底菌相构成及其对制成的奶茶基底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扩增子测序技术对茶基底微生物组成分析,按照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第一法-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法测定茶基底及制成的奶茶基底中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含量。结果25个茶基底的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范围分别为未检出~1.0×10^(3) CFU/g、未检出~2.0×10^(3) CFU/g、未检出~43 MPN/g及>1.1×10^(3) MPN/g、未检出~9.3×10^(4) CFU/g。6类典型的茶基底样品微生物门水平优势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为77.29%,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为85.38%,属水平优势细菌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丰度占比60.57%,优势真菌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占比21.5%。选取3个不同微生物梯度水平的红茶基底样品制成奶茶基底,在25℃条件下放置6.0 h,结果显示菌落总数呈增长趋势,而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的含量均未检出。结论茶基底中的微生物尤其是菌落总数对其制成的奶茶基底菌落总数相关性较高,热奶茶的高温制备过程可有效抑制茶基底中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的生长。
- 苏小琴宋鹏鹏孔俊豪孔俊豪左小博杨秀芳
- 关键词:微生物
- 原料肉贮藏时间对牛肉发酵香肠中微生物菌相变化和蛋白质降解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采用传统微生物计数、高通量测序、凯氏定氮、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探究牛肉宰后0~4℃下不同贮藏时间(0、12、24、36 h)对发酵香肠加工过程中微生物菌相变化、蛋白质降解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牛肉贮藏时间的延长,香肠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以及蛋白质降解指标均呈上升趋势,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香肠成熟阶段中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与总生物胺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贮藏36 h牛肉加工的香肠与未经贮藏牛肉加工的香肠对比,菌落总数平均值由2.40×10^(7)CFU/g增加到4.03×10^(7)CFU/g(P<0.05),反映菌群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平均值由1.39增长至2.89,优势菌群由整个加工阶段均为葡萄球菌变成前期为魏斯氏菌,后期为葡萄球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由7.09 mg/g减少至6.44 mg/g,总生物胺含量平均值由92.14 mg/kg增长为117.42 mg/kg(P<0.05)。结论:控制原料牛肉贮藏时间可以有效减少香肠中微生物的总量,降低菌群多样性,抑制蛋白质的降解,减缓生物胺的积累,从而保障发酵香肠的安全性。
- 徐晔刘诗宇王艺伦牛淑慧杨壹芳余沁芯肖子涵刘书亮何利陈姝娟刘爱平杨勇
-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胺
- 海棠酵素微生物菌相分析及其功能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海棠酵素微生物菌相进行分析,并对海棠酵素改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棠酵素主要由乳酸菌(4.4±0.1)×10^7 CFU/mL、醋酸菌(5.4±0.1)×10^8 CFU/mL和酵母菌(5.0±0.2)×10^5 CFU/mL组成;经分离鉴定共获得9株优势菌株,其中4株乳酸菌、2株醋酸菌和3株酵母菌。发酵0~4 d,细菌主要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酒球菌属(Oenococcus)、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发酵13~31 d,主要为乳杆菌属、酒球菌属;发酵0~31 d,真菌主要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和假丝酵母属(Candida)。经α多样性分析可知,海棠酵素细菌丰富度较高,真菌多样性较高。连续灌胃小鼠0.4 mL海棠酵素28 d可增加小鼠粪便中乳杆菌属、瘤胃球菌属等有益菌属,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能力。
- 陈宠苏亚平岳雅欣高保军孙海娟王金菊王艳萍
- 关键词:菌相高通量测序肠道菌群
- 南美白对虾感染真菌毒素后的微生物菌相变化
- 2020年
- 为探明在养殖过程中受T-2毒素、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和呕吐毒素污染的南美白对虾,经贮藏后微生物菌相结构变化的特征,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2-2010)对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计算染毒对虾中的菌落总数,同时从染毒的南美白对虾中分离筛选和鉴定出不同属的微生物,并与未染毒对虾中的微生物数量、种类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染毒对虾肌肉微生物种类在贮存第1~8 d和第16~20 d间,菌落种类保持在2~4种和4~7种,菌群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从未染毒对虾和染毒对虾样品中共分离出7株菌,经16S rDNA进行测序,分别鉴定为考克氏菌属、金黄杆菌属、希瓦氏菌属、弯曲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细杆菌属和微小杆菌属,每株样品菌种匹配率均在97%以上,其中对水产品的腐败能力较强的金黄杆菌属、希瓦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在染毒对虾中检出,空白组只检出希瓦氏菌属。真菌毒素使对虾肌肉产生变化,导致对虾肌肉品质下降,从而形成适合腐败能力强细菌的生长环境,产生新的菌种。
- 钟萍王雅玲房志家孙力军周浪花欧阳心格
-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微生物菌相T-2毒素赭曲霉毒素A呕吐毒素
- 生姜蛋白酶和猕猴桃蛋白酶对干腌羊火腿微生物菌相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研究生姜蛋白酶和猕猴桃蛋白酶对干腌羊火腿微生物菌相变化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鲜羊腿(0 d)、腌制3 d以及对照组、生姜蛋白酶添加量0.05%组(S组)、猕猴桃蛋白酶添加量0.05%组(M组)风干前期(8 d)、风干中期(15 d)、风干后期(23 d)、成熟期(30 d)工艺点的干腌羊火腿微生物菌相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表皮巨球菌(Macrococcus epidermidis)、土壤葡萄球菌(S. edaphicus)、哈夫尼亚菌(Hafnia paralvei)、明串珠菌(Leuconostoc gelidum)是各组干腌羊火腿的优势菌,其中葡萄球菌属种类较多;2种蛋白酶可丰富干腌羊火腿微生物的种类;生姜蛋白酶和猕猴桃蛋白酶处理组成熟30 d时均出现木糖葡萄球菌(S. xylosus);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干腌羊火腿微生物菌相变化较稳定,受2种蛋白酶的影响不大。
- 阿尔祖古丽·阿卜杜外力玉素甫·苏来曼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 关键词:生姜蛋白酶菌相变化
- 不同包装方式对货架期冷鲜鸡微生物菌相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微生物是引起鸡肉腐败的主要原因,为了探讨不同包装方式对微生物菌相的变化,将黄羽肉鸡胴体6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无包装、托盘包装和真空包装,0~4℃贮藏,并在第1、3、5、7天采样分析,动态监测冷鲜鸡微生物菌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嗜冷杆菌属亚种、粪嗜冷杆菌、沃式不动杆菌、栖海沙嗜冷杆菌、盐晶嗜冷杆菌、奥斯陆莫拉菌、产氮假单胞菌、棉子糖乳球菌、速生嗜冷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冷鲜鸡低温贮藏过程中肉质腐败的前10位优势菌群,主要涉及气单胞菌科、莫拉氏菌科、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科和乳杆菌科等菌科,尤其涉及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两个菌门。托盘包装和真空包装有助于抑制大肠埃希菌等有害菌的生长,均明显抑制了占比量最高的两大嗜冷菌(嗜冷杆菌属亚种和粪嗜冷杆菌)的繁殖速度,有助于延缓低温腐败。
- 刘均沈佳敏沈建良刘雅丽
- 关键词:托盘包装真空包装货架期微生物
- 海棠酵素微生物菌相分析及功能初步研究
- 食用酵素是以动物、植物、食用菌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备受瞩目。食用酵素不仅具有改善人体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还具有延缓衰老、抗肿瘤等功效。目前市场上酵素产品琳琅...
- 陈宠
- 关键词:高通量体外抗氧化肝癌细胞HEPG2
- 传统酸马奶中微生物菌相结构解析及与发酵特征指标的关系
- 酸马奶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奶制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在我国酸马奶主要流行于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的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中,由于环境气候、地区风俗及口味偏好的差异,致使酸马奶的制作方式各异,再加上酸马...
- 陈东东
- 关键词:酸马奶后熟风味物质
- 传统发酵臭豆腐中微生物菌相结构解析及其与生物胺形成的关系
- 臭豆腐是我国传统的小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我国臭豆腐的产地遍布全国各地,由于气候、风俗习惯及口味嗜好的不同,致使臭豆腐的制作方法各异,再加上臭豆腐目前多采用自然发酵,一方面致使其菌相组成十分复杂,另一方面则...
- 谷静思
-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胺
- 鲫鱼贮藏过程中微生物菌相PCR-DGGE分析及其防腐保鲜被引量:11
- 2017年
-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mplification and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sis,PCR-DGGE)技术,分析4℃冷藏条件下鲫鱼肌肉和鱼鳃的菌相组成及变化,并利用不同浓度(效价分别为67 608、32 359、2 239、1 820、1 157 IU/m L)抗菌脂肽溶液对鲫鱼进行浸泡处理,以未处理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其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p H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等指标,评价抗菌脂肽对鲫鱼冷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鲫鱼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具有多样性,PCRDGGE技术确定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热杀索丝菌属(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为鲫鱼鱼肉的主要腐败菌群,荧光假单胞菌是鲫鱼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而棉子糖乳球菌属(Lactococcus raffinolactis)、从毛单胞菌属(Comamonas sp.)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为鲫鱼鱼鳃的主要腐败菌群,表明鱼肉和鱼鳃在贮藏过程中,导致腐败的主要腐败菌群有一定差异性。同时,不同浓度的抗菌脂肽对鲫鱼均有明显的防腐保鲜作用,有效抑制了鲫鱼菌落总数、TVB-N值和TBA值的增加以及p H值的升高。其中,高浓度抗菌脂肽(效价为67 608 IU/m L)在4℃贮藏条件下使鲫鱼的货架期延长了6 d,说明抗菌脂肽对鲫鱼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能明显延缓鲫鱼的腐败变质。
- 李秀秀曾维伟陆兆新别小妹赵海珍张充吕凤霞
- 关键词:鲫鱼腐败微生物保鲜
相关作者
- 呼红梅

- 作品数:303被引量:79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肉品质 胴体品质 种猪 胴体性能 杜洛克
- 姚来斌

- 作品数:10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东方学院
- 研究主题:理化性质 红肠 真空包装 贮藏温度 香辛料提取物
- 白凤翎

- 作品数:157被引量:6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
- 研究主题:乳酸菌 微生物 拮抗 水产品 大肠菌群
- 孔保华

- 作品数:983被引量:5,053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肉制品 肌原纤维蛋白 冷却肉 风干肠 凝胶特性
- 王彦平

- 作品数:202被引量:45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胴体性能 肉品质 胴体肉品质 肉质性状 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