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82篇“ 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相关文章
- 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不同设施条件下空气微生物种群结构特性研究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中不同设施条件下的空气微生物种群结构特性。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为单体大栏设计,猪舍面积2 100 m^(2),发酵床面积1 800 m^(2),垫料厚80 cm,存栏育肥猪1 500头,平均体重60 kg。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在自然通风、卷帘封闭30 min和湿帘-风机开启30 min条件下,取猪舍四角、中央共5个点分别采集空气微生物,鉴定微生物种类,分析猪舍空气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卷帘封闭30 min和湿帘-风机开启30 min条件下,猪舍空气细菌数量分别为8.75×10^(3)、6.34×10^(3)、6.52×10^(3) cfu/m^(3),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条件;3种条件下的真菌数量分别为1.99×10^(3)、1.74×10^(3)、2.15×10^(3) cfu/m^(3),三者无显著差异。经鉴定,猪舍空气真菌有5个种,包括茎霉属1种,青霉属1种,黄曲霉属2种,小戴卫霉属1种;猪舍空气中细菌共有15属28种,优势种为芽孢杆菌属9个种(32.1%),其次为葡萄球菌属5个种(17.9%),棒杆菌属2个种(7.1%),克氏杆菌属、埃希氏菌属、沙雷氏菌属、节杆菌属、短短芽孢杆菌属、短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赖氨酸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类单胞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均有1个种;3种条件下,细菌的种类分别为12属25种、11属19种和8属20种,优势菌均为芽孢杆菌属,其次为葡萄球菌属和棒杆菌属;经聚类分析,猪舍空气细菌可分为4类:3株仅在卷帘封闭30 min的条件下存在,5株仅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存在,4株在自然通风和湿帘-风机开启30 min 2种条件下共有,16株在3种条件下均存在。以上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在3种管理条件下的空气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种类丰富且分布多样性与管理条件相关,猪舍总体微生物环境优于国家标准。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内部管理措施到位,能够有效减少空气微生物的扩散,保障良好的养殖环境。
- 蓝江林吴小彬刘波陈倩倩史怀王阶平
-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床空气微生物种群多样性
- 煤化工污泥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与水分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现代煤化工产业是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煤化工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含水率高、脱水性差的煤化工污泥,是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典型难处理固废。煤化工污泥的脱水性受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及水分分布特征的影响,对其解析将有助于揭示煤化工污泥的束水结构并可为煤化工污泥高效脱水方法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研究以煤制烯烃污泥及煤制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解析其微生物种群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和低场核磁共振法(LF-NMR,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表征污泥的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煤化工产业选取的污水处理工艺不同,导致煤化工污泥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两种污泥中的主要菌种;LF-NMR法测得水分分布更为准确,根据污泥中水的结合能可将其划分为结合水、机械结合水以及自由水,污泥中大部分水分(90%以上)为机械结合水;采用能够破坏污泥絮体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脱水方法,可以进一步实现煤化工污泥的高效、深度脱水。
- 程子睿赵计辉董圣焜王奕仁何国锋柳金秋
- 关键词:微生物种群结构水分分布低场核磁
- 多壁碳纳米管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SBR运行性能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 2024年
- 随着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的广泛应用,其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后可能对活性污泥系统产生影响。表面活性剂是污水中的常见污染物,MWCNTs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可能会改变MWCNTs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为探明MWCNTs和表面活性剂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及机制,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 SDBS)为表面活性剂代表,研究MWCNTs和SDBS单独和共同存在条件下对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运行性能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BR连续运行22 d期间,SDBS和MWCNTs对系统COD去除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MWCNTs对总氮去除率影响不大,而SDBS对总氮去除有轻微抑制。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MWCNTs和SDBS均降低了微生物物种数量,并对微生物种群结构造成显著影响,门水平上,Chloroflexi(绿弯菌门)和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门)相对丰度下降,而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属水平上,Dechloromonas(脱氯单胞菌属)相对丰度从31%下降至20%左右,MWCNTs单独存在使得Zoogloea(动胶菌属)相对丰度从18%增加到30%,而SDBS存在使得Thauera(陶厄氏菌属)相对丰度从10%增加到20%以上。两者共存条件下,SDBS对微生物种群结构影响占主导地位。
- 冯楚娴李梅文慧杨晓慧林金融卢韦灼孙嘉阳李宜泽裴建川
-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SDBS微生物种群
- 农村户内生态渗井的除污特性及微生物种群结构
- 2024年
- 针对农村生活灰水分布分散、不易集中处理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可有效去除灰水中碳、氮、磷的无动力户内生态渗井,以模拟生活灰水为处理对象,探究该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及其微生物种群结构。充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内均布管通气模式运行后期充氧效果变差,而外部双立管通气模式对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均可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证明后者更利于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分区生长;外部双立管生态渗井通气层位置与布水周期交互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气层在第5层、布水周期为进3 min停9 min时,生态渗井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COD、NH_(4)^(+)-N、TN和TP的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14.85、0.14、4.67和0.47 mg/L,去除率分别为94.11%、97.91%、70.45%和73.92%;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运行稳定的生态渗井内部微生物群落分布从上到下有明显差异,反硝化菌群与硝化菌群分别集中在生态渗井的中上部与下部,聚磷菌的相对丰度在生态渗井中上部较高,呈现出高效脱氮除磷的分布状态。
- 王骞乐荣懿徐瑶瑶于优城金鹏康
- 关键词:A/O工艺
- 硫酸亚铁对牛粪秸秆堆肥过程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硫酸亚铁可作为原位固氮剂,减少畜禽粪便堆肥的氮损失。向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材料中添加5%硫酸亚铁(LF组),研究硫酸亚铁对堆肥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堆肥进行49 d,堆体温度50℃以上持续7~10 d。硫酸亚铁降低了堆肥的pH值,LF产品的种子发芽指数为109.9%(对照为89.7%),达到腐熟。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2组的细菌多样性均随堆肥的进行逐渐增加,添加硫酸亚铁降低了细菌物种的丰富度和种群多样性。硫酸亚铁在高温期前期抑制了放线菌门,使厚壁菌门成为最优势种群(相对丰度53.5%)。2组全过程的优势属均是Streptomyces和Bacillus,硫酸亚铁增加了高温期Bacillus的丰度,表明Bacillus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强。2组在高温期的其他优势种群有很大差别,对照组为Thermobifida、Pseudoxanthomonas、Glycomyces和Luteimonas等牛粪秸秆堆肥中常见的高温木质纤维素降解细菌,LF中为norank_f_Mitochondria、Caproiciproducens、Pseudoxanthomonas、unclassified_f_Rhizobiaceae和Mycobacterium等活跃在富含有机物的酸性环境中的种群。硫酸亚铁降低了牛粪堆肥中典型功能菌的丰度,但其他特有降解菌仍对木质纤维素有高效的降解作用,能够使堆肥过程顺利进行。
- 周筱洁梅娟段恩帅李贲苏良湖
- 关键词:牛粪好氧堆肥硫酸亚铁细菌群落
- 一种面向微生物种群结构优化的多泥龄生化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向微生物种群结构优化的多泥龄生化装置,包括设置于生化池池壁之间的多根可转动的主动轴钢管和多根转向轴钢管,其中,主动轴钢管位于液面上方,转向轴钢管位于液面下方,主动轴钢管与转向轴钢管之间交替连接有载体绳...
- 张骏尧朱羽廷韩斌王曦梁郡侯晓清戴伟敏
- 可压缩式生物膜反应器的硝化效能及其微生物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排的污水呈迅猛增加趋势,氨氮废水日益增多,有效治理氨氮废水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目前大部分方法不能缓解污染的根源,且水力停留时间均较长,快速去除氨氮以改善氨氮废水的技术现在在应用上较...
- 彭思宁
- 关键词:氨氮废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 溶解壳聚糖的酸性电解水对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崇尚自然,维护环境,是现代绿色消费的潮流。随着电解水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电解水农业理念的提出,电解水肥系列产品的推出,在促进种子萌发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农作物的杀菌、驱虫,农副产品的防霉保鲜,以及提高农产品品质,对土壤酸、碱度的中和改良等作用明显,真正做到了“用自然的力量,创造健康的生活”,为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 樊欣荧肖伟
- 关键词:绿色农业绿色消费微生物种群结构农产品品质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不同中性洗涤纤维水平饲粮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饲粮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选择体重[(180±3)kg]接近、年龄(5岁)相同且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雌性塔里木马鹿5头,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分5期进行,分别饲喂NDF水平为47%、42%、37%、32%和27%的5种试验饲粮。每个试验期21 d,总试验期105 d。利用全收粪法测定塔里木马鹿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形态学观察对细菌和原虫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各组之间NDF和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27%NDF水平组的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47%NDF水平组(P<0.05)。2)试验共统计到了10个属的原虫,其中内毛属、双毛属、前毛属、后毛属和厚毛属为优势种群。47%和42%NDF水平组瘤胃原虫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7%NDF水平组瘤胃原虫密度显著高于37%、32%和27%NDF水平组(P<0.05)。3)47%和42%NDF水平组瘤胃内毛属原虫比例显著低于32%和27%NDF水平组(P<0.05),47%NDF水平组瘤胃双毛属原虫比例显著高于37%、32%和27%NDF水平组(P<0.05)。4)在门水平上,瘤胃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27%NDF水平组瘤胃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2%和27%NDF水平组瘤胃Fibrobacteres相对丰度显著低于47%和42%NDF水平组(P<0.05)。在属水平上,瘤胃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和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为优势菌属;32%和27%NDF水平组瘤胃Prevotella_1相对丰度显著高于47%和42%NDF水平组(P<0.05)。47%和42%NDF水平组瘤胃Fibrobacter相对显著高于37%、32%和27%NDF水平组(P<0.05)。由此可见,不同水平NDF饲粮对塔里木马鹿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较小,塔里木马鹿瘤胃种群整体结构稳定,对高纤维饲粮有�
- 关鹏任建刚黄建智盛月云贾存辉吐尔逊阿依·赛买提钱文熙
- 关键词:塔里木马鹿瘤胃原虫
- 腐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腐乳是传统发酵型豆类食品,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是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基因测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传统培养鉴定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提供了先进技术;根霉和毛霉是腐乳发酵中常见的真菌,而芽孢杆菌、乳杆菌、不动杆菌等则是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细菌;紫外诱变和混合发酵技术可以改善腐乳发酵条件和品质;微生物种群在腐乳发酵过程中的代谢作用,可提高腐乳脂类、脂肪酸类、游离氨基酸、乙酸乙酯等物质的含量。本文阐述了腐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方法、常见发酵菌株生理特点和应用、发酵过程微生物种群结构演替,展望了腐乳食品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腐乳发酵科学研究及工艺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 阙云飞杨昌彪朱平申鹰杨久玲黄坤宁李占彬
- 关键词:腐乳发酵微生物种群结构
相关作者
- 金鹏康

- 作品数:389被引量:1,154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臭氧 混凝 臭氧氧化 臭氧化 腐殖酸
- 左剑恶

- 作品数:225被引量:1,904H指数:25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颗粒污泥 厌氧颗粒污泥 EGSB反应器 UASB反应器 厌氧消化
- 孙寓姣

- 作品数:67被引量:58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膜-生物反应器 群落结构 丝状菌 污泥膨胀 厌氧颗粒污泥
- 邢薇

- 作品数:27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产甲烷菌 微生物种群 厌氧颗粒污泥 分子生物技术 微生物种群结构
- 彭永臻

- 作品数:2,280被引量:8,892H指数:48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 城市污水 深度脱氮 反硝化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