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3篇“ 微生物效应“的相关文章
电磁辐射的微生物效应与疾病
2024年
电磁辐射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物理现象,会对微生物产生复杂且深远的影响。了解辐射影响下微生物的状态变化和功能调整,有助于揭示微生物的环境响应机制,发现潜在的威胁人类健康的风险因素。基于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本文首先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电磁辐射,包括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对微生物的损伤;接着从多组学层面阐述电磁辐射造成微生物损伤的分子机制;最后揭示了电磁辐射改变人体微生物组组成和结构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间的潜在联系。
金兴华祝敬信丰俊东刘晶晶
关键词:微生物电磁辐射疾病
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流行及生防菌防控的根际微生物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4年
综述了国内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症状特征、生防菌的应用及其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1)烟草青枯病病原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该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发病面积较大、为害较重的产区有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浙江等省(自治区)及安徽省的皖南烟区、四川省的宜宾和泸州等烟区,发病率达30%~100%;(3)多种微生物的联合应用或拮抗菌与(生物)有机肥、生物质炭等的配合施用可以更好地控制烟草青枯病;(4)生防菌的应用显著影响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并使根际微生物群落朝着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刘勇韦树谷叶鹏盛孙小芳代顺冬曾华兰赖佳阳苇丽黄玲盛玉珍
关键词:烟草青枯病微生物群落生防菌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结合活化盐溶液消杀微生物效应及机理研究
汪涵
微生物效应蛋白在植物-微生物互作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微生物效应蛋白在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种间的信息交流功能,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它通过抑制植物受体诱导的免疫、调控植物基因转录、酶激活或抑制等方式为微生物侵染植物提供便利。不同类型微生物效应蛋白发挥的功能不同,作用方式和分子机制也不尽相同,且研究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回顾近些年来微生物效应蛋白的研究结果,对其在细菌、真菌、卵菌等病原菌及有益共生菌侵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进行总结,为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李鑫文湘钰郑井元廖红东
关键词:分子机制
一种预测重金属剂量-形态-微生物效应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重金属剂量‑形态‑微生物效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公开发表文献筛选包含典型重金属剂量‑形态‑微生物效应的数据并构建数据集;针对数据集,确定用于机器学习的模型输入的关键特征,所述关键特征为影响重金属的...
胡献刚于福波穆莉邓鹏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吸取修复土壤铅污染的根际微生物效应
近年来,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引起极大关注,以铅污染尤为突出。豆科植物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原位提取修复方法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上极具潜力。但白三叶根际调控机制及根系微生物互作模式尚不...
公丽
关键词:植物修复白三叶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多菌灵防控黄瓜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效应
黄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维管束病害,传统防治困难,是黄瓜三大病害之一。根际微生物作为植物与土壤连接的桥梁,是抵御土传病原微生物入侵植物的第一道防线,与植物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Illum...
崔凯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根际微生物
文献传递
土壤中微塑料与菲复合污染的植物和微生物效应
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微塑料(MPs)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微塑料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亲脂性等特点,这使其容易吸附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等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然而,有关土壤-植物系统中微塑料自身及其与多环芳烃复...
刘仕祺
关键词:土壤污染物毒性作用
岩石-土壤-四川牡丹元素迁移体系中的微生物效应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四川牡丹岩土环境背景以及微生物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的作用,为了解营养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规律及微生物在元素迁移体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CP-OES测定四川牡丹生境母岩、土壤以及种子的大量(P,S,K,Ca,Na,Mg,Al)、微量(Fe,Mn,Cu)营养元素含量,同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的组成和结构。[结果]①四川牡丹生长土壤以弱碱富钙为主要特征,元素组成基本保留了母岩特征;②元素从母岩到土壤中的迁移富集系数排序为:Ca>Na>S>P>Mg>K>Al>Fe>Mn>Cu,植物吸收系数排序为:P>S>K>Cu>Mg>Ca>Na>Mn>Fe>Al;③碱土金属淋溶率和铝铁率对土壤细菌的多样性(Alpha)影响显著,但对真菌的影响不显著;④P,Mn的迁移主要受母岩控制,而Ca,Mg,Fe,S等元素的迁移富集受到了微生物的影响。[结论]细菌和真菌在元素迁移体系中的作用相似,主要参与Fe,S,Mg,Ca的相关反应过程。
冯玮娜彭培好谢成晟罗雯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
海洋低氧区的微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2020年
低氧区(oxygen minimum zones,OMZs)是海洋中的溶解氧含量极低的一种特殊生境,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远洋或近海,低氧会对其生态系统功能以及沿岸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引发物种灭绝。由于低氧使得该区域内几乎没有多细胞生物,其内部的元素循环几乎都是靠微生物驱动,微生物在其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述了低氧区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低氧区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而后综述了其中的微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进化出独特的呼吸方式,低氧区对微生物最直接的影响,造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活性不同于富氧环境,并将本部分归纳为微生物效应。对低氧区微生物的研究复杂且具有挑战,但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微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性、多样性和进化提供了特殊的通道,对于完善我们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王艳涛陈泉睿明红霞宋林生樊景凤
关键词:微生物效应群落结构功能活性

相关作者

朱丽霞
作品数:84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
研究主题:酿酒酵母 葡萄酒 酵母菌 发酵 高压静电场
骆永明
作品数:791被引量:12,473H指数:6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壤 污染土壤 重金属 植物修复 土壤污染
王勇
作品数:271被引量:85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无公害农产品 杀菌剂 黄瓜 保护地 绿色木霉
刘春艳
作品数:240被引量:583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无公害农产品 杀菌剂 黄瓜 保护地 根结线虫
汤利
作品数:311被引量:2,804H指数:33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间作 蚕豆 小麦蚕豆间作 小麦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