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21篇“ 微柱凝胶法“的相关文章
探讨低离子凝聚胺凝胶在输血检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探究低离子凝聚胺(Manual polybrene test,MPT)和凝胶(Microtubes Gel Test,MGT)在输血检验交叉配血中的价值。方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我院286例交叉配血患者,随机分组,各143例。对照组采取MPT进行输血检验,观察组采取MGT进行输血检验,比较两组的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真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主侧、次侧配血符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交叉配血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输血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输血检验交叉配血中,采取MGT检验,有助于提升配血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不良事件发生也有着预防效果。
陈蕊新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输血检验
凝聚胺凝胶对输血检验患者检验时间及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分析
2025年
对比凝聚胺凝胶,尤其是应用于输血检验工作中对检验用时、所得阳性结果的影响。方 以2022.06-2024.06为背景,结果 疑似呈阳性的42例输血检验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予以凝聚胺检验、凝胶检验,记录检验工作用时,计算阳性检出率并详细分析诊断效能方面的差异。结果 相比凝聚胺,凝胶的检验用时较长、阳性检出率更高,详细分析诊断效能,可知凝胶的特异度较高而漏诊率较低,以上多方面数据,均于组间差异比较时,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对于输血检验患者而言,虽然凝聚胺具备检验时间短的优势,但凝胶在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面表现更优,应当依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唐乐凤邓艳霞廖溪
关键词: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阳性检出率
凝胶交叉配血次侧不合原因分析与输血对策
2025年
目的对凝胶交叉配血时次侧不合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输血对策。方选择2023年1—12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84例凝胶交叉配血次侧不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配血检测结果,并分别给予洗涤红细胞和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输注。结果184例次侧配血不合的患者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165例(占89.7%),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2例(占1.1%),标本体外致敏9例(占4.9%),假阳性5例(占2.7%),疑似低频抗原-抗体反应3例(占1.6%)。DAT阳性患者中,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输注比例均显著高于洗涤红细胞输注(血液病:64.0%比36.0%;肿瘤:80.0%比20.0%;肾病:78.6%比21.4%;重症感染:62.5%比37.5%;药物导致:73.9%比21.6%;均P<0.05)。DAT阳性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和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1.96%比1.75%;有效率:94.12%比93.86%;均P>0.05)。结论DAT阳性作为主要免疫性因素可导致交叉配血次侧出现不合,根据凝聚胺交叉配血补充检测以排除假阳性结果,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精准选择合适的红细胞制剂,能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安全的输血方案。
岳银萍韩卫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洗涤红细胞
凝胶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的筛选、定型及其影响因素
2025年
针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情况分析,探讨凝胶在其标本筛选、定型中的应用,并分析相应的检测影响因素分析。方 选取样本时间:2022年1月-2024年12月,检测数量:1005例,研究方 在实施ABO血型正反定型后,筛选出1005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对其检测结果以及检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本次检测出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共99例,在所检测总样本中占比9.85%。具体分类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不符、抗原减弱或缺失不符、抗体减弱或缺失不符以及ABO血型正反定型额外反应不符数量分别为49例、28例、6例以及16例。针对检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恶性血液疾病以及年龄在60岁以上等。结论 凝胶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筛选和定型具备重要应用价值,同时也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因此血型鉴定中应该和针对性辅助实验和患者基本资料相结合,以实现对血型的准确区分。
刘东鹤战扬张洋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ABO血型
抗人球蛋白凝胶与凝聚胺在交叉配血中的差异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抗人球蛋白凝胶(凝胶)及凝聚胺在交叉配血中的差异。方 选择我院需输血治疗患者120例,分别给予凝胶及凝聚胺进行交叉配血,对比两种方式操作用时、交叉配血结果。结果 凝胶比凝聚胺操作用时明显更长,各阳性率均显著更高(均P<0.05)。结论 同凝聚胺相比,凝胶的结果重复性高且稳定、易被保存,但其操作用时久,适合择期常规输血治疗者;凝聚胺用时较短,结果相对准确,更适用于紧急输血抢救者。两种方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适时选用。
侯晓禹
关键词: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差异化分析
卡式凝胶在ABO、Rh(D)血型鉴定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2025年
目的:对比应用卡式凝胶和聚凝胺在ABO、Rh(D)血型鉴定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差异性。方: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聚凝胺和卡式凝胶对其血液样本进行血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鉴定和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在ABO、Rh(D)血型鉴定方面,应用卡式凝胶测定的准确率更高(P<0.05);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方面,应用卡式凝胶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将卡式凝胶用于ABO、Rh(D)血型鉴定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准确率较高。
李喆董广兴
关键词:聚凝胺法血型鉴定
凝胶、凝聚胺及盐水在交叉配血中的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比较临床最常采用的盐水、凝聚胺凝胶交叉配血的效果。方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于龙岩市中心血站申请输血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凝胶、凝聚胺、盐水进行交叉配血。比较3种不同交叉配血方所需配血时间,交叉配血方的配血结果,配血不合的原因,灵敏度、准确度、稳定性。结果3种不同交叉配血方中,盐水所需配血时间最短,其次为凝聚胺,凝胶所需配血时间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凝胶配血不合率最高,显效高于凝聚胺和盐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聚胺和盐水配血不合率无显著差异(P=0.314)。3种不同交叉配血方的配血不合原因中,最常见的均为血液病,占凝聚胺配血不合原因的66.67%,盐水配血不合原因的100.00%,凝胶配血不合原因的54.55%。凝聚胺凝胶的灵敏度、准确度、稳定性均显著高于盐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凝聚胺凝胶的灵敏度、准确度、稳定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水、凝聚胺凝胶各有其优缺点。盐水和凝聚胺耗时短,但安全性低;凝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耗时长。
钟德辉黄丽华邱启东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盐水法交叉配血
输血检验中凝聚胺凝胶的应用效果及检验结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探讨输血检验中凝聚胺凝胶的应用效果及检验结果。方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临床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凝聚胺凝胶进行不完全抗体筛查,比较两种筛查结果,包括交叉配血检测时间、交叉配血结果、不完全抗体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聚胺交叉配血检测时间为(10.94±2.66)min,短于凝胶的(28.54±2.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交叉配血结果中的主侧阳性率、次侧阳性率、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聚胺总阳性率为4.31%,低于凝胶的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胶筛查出不完全抗体患者14例,其中抗C 1例(0.86%)、抗D 4例(3.45%)、抗E 8例(6.90%)、抗e 1例(0.86%);凝聚胺筛查出不完全抗体患者5例,其中抗C 1例(0.86%)、抗D 1例(0.86%)、抗E 2例(1.72%)、抗e 1例(0.86%)。凝胶对不完全抗体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诊断指数及符合率分别为96.28%、99.42%、0.71、99.37%,凝聚胺对不完全抗体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诊断指数及符合率分别为94.35%、99.14%、0.63、99.10%。结论凝胶检出阳性率、检测结果稳定性和不完全抗体检测的灵敏度更高,但凝聚胺配血速度更快。
温茹春肖九长张春燕
关键词: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灵敏度
输血检验中凝聚胺凝胶用于交叉配血实验中的价值分析
2024年
比较分析凝聚胺凝胶应用于输血检验交叉配血实验中的效果。方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到我院进行交叉配血后实施输血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均采取上述两种方进行交叉配血,对比其配血时间、配血实验结果以及不规则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结果 凝聚胺用时(13.01±2.14)min明显低于凝胶(30.58±1.98)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凝聚胺总阳性率5(3.57%)显著低于凝胶17(12.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凝聚胺40%与凝胶不规则阳性抗体阳性率70.59%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血检验交叉配血实验中凝聚胺凝胶均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凝聚胺用时更短,凝胶检测阳性率更高,两种检测方在不同范围内各有优势,可结合救治场景,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或者将二者结合应用。
沈贤妮
关键词: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输血检验
凝聚胺凝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完全抗体检出率对比
2024年
分析在输血检验当中采取凝聚胺凝胶的应用效果。方 选取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的520例患者(2022.1-2022.9),按照住院号奇偶数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凝聚胺凝胶,同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通过做好不完全抗体筛查,并以抗人球蛋白等进行鉴定,随后进行分析。结果 凝聚胺阳性率显著高于凝胶(P<0.05);不完全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抗C、抗D、抗E、抗e患者分别为1例、5例、9例,1例;两种检测方式均检出的16例患者,其不完全抗体特异性结果与鉴定结果相符。凝聚胺凝胶交检测时间分别为(15.87±2.29)min,(30.17±4.28)min,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血检验中采用凝聚胺凝胶、整体应用价值较好。
韦海彬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不完全抗体输血检验

相关作者

张勇萍
作品数:59被引量:526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微柱凝胶法 临床输血 免疫性抗体 ABO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杨世明
作品数:102被引量:660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微柱凝胶法 免疫性抗体 临床输血 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
肖倩
作品数:35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微柱凝胶法 不规则抗体 ABO血型 微柱凝胶 肿瘤
辛康
作品数:11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微柱凝胶法 免疫因素 输血史 妊娠史 微柱凝胶
周益强
作品数:20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微柱凝胶法 ABO血型 IGG亚型 新生儿ABO溶血病 免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