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篇“ 微孔板杂交“的相关文章
放线菌DNA-DNA微孔杂交法优化及菌株HA11090和HA11110的鉴定
放线菌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微生物类群之一,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复杂的形态分化和特异的代谢途径,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DNA-DNA杂交是分析DNA同源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在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较高的情况下确定新种的...
王英
关键词:放线菌
文献传递
微孔杂交法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检测方法。 方法: 1.从河北省各医院采集临床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急性期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中IgG抗体;2.用间接免疫荧...
韩霞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微孔板杂交法
文献传递
环介导等温扩增-微孔杂交纳米电化学检测猪链球菌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微孔杂交纳米电化学检测猪链球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上游内引物、下游内引物、上游外引物、下游外引物在内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得到扩增反应物-待测猪链球菌种属特异性基因的双链...
高宏伟孙伟林超焦奎
文献传递
PCR-反向微孔杂交法检测医学真菌初步应用
2007年
目的通过建立PCR-反向微孔杂交法鉴定临床常见的致病真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应用通用引物对真菌ERG11基因的保守序列进行扩增,扩增片段包被于微孔中,再将真菌特异性引物与之杂交,经漂洗后显色,读取450nm处吸光度值判断结果。结果8种真菌特异性探针不与其他种的真菌、细菌和人类DNA分子杂交,而只和其对应的真菌DNA扩增产物反应,呈现阳性杂交结果。55例临床血液病、肿瘤等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及痰等标本分别用PCR一反向微孔杂交法和真菌培养法(API20C)鉴定,2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阳性率分别为34.5%和30.9%)。结论PCR-反向微孔杂交法可用于临床不同标本致病真菌的检测。
郭梅肖林李秀全牟兆钦
关键词:真菌PCR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杂交法在性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敏感、特异的同时能检测3种性病病原体的方法。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特异性引物与梅毒螺旋体(TP)、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杜克雷杆菌(HD)DNA模进行单一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微孔杂交,用不同梯度的DNA模及其它常见16种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标本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种不同的特异性引物在单一和M-PCR反应中均能特异地扩增,其扩增产物均能与相对应的特异探针杂交;单一和M-PCR微孔杂交法均能检测出单个和3种病原体靶基因10个拷贝,而其它常见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交结果均为阴性。结论M-PCR微孔杂交法能同时敏感、特异地检测TP、HSV和TP性病病原体。
雍刚张燕飞廖巫山喻林冲杨曦夏仲楠谭俊杨建琼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
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杂交-酶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以猪附红细胞体和多种血营养菌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合成引物HM-f/HM-r,在反向引物的5′端用生物素标记,以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16S rRNA基因的可变区序列设计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探针的5′端用地高辛标记,成功地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杂交-酶免疫检测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PCR产物对应的微孔杂交-酶反应显色OD值,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2.1012-0.4492×logx,其相关系数R为0.977,显示对未知样品可进行定量检测。该方法与猪的多种细菌性病原、猫血巴尔通氏体CA株和E.wenyonii无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常规PCR琼脂糖电泳检测提高了近100倍。用建立的方法对3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有12份检测结果为阳性。
张浩吉谢明权张健騑蒲文珺覃宗华蔡建平王政富顾万军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板杂交
PCR实验加样器污染的解除方法及污染对微孔杂交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经多年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证实尿苷酶(UDG)是当前抗污染非常有效的试剂,在国家批准的体外诊断试剂中应用UDG抗污染已程序化。随着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聚合酶链反应已在多学科的多项研究中推广和应用。而其预防污染和抗污染研究工作依然极其重要。2000年我所曾对聚合酶链反应污染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杜绍财张瑞李俊强魏来
关键词:防污染微孔板杂交加样器体外诊断试剂污染环节
微孔杂交技术检测乙肝病毒X基因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2006年
目的建立微孔杂交技术检测乙肝病毒X基因的方法,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微孔上包被HBVX基因片段的捕获探针;PCR扩增被检标本中目的片段,其引物用Bio-Ⅱ-dUTP修饰,在微孔杂交后用链霉亲和素碱性磷酸酶系统显色.结果该方法检测HBVX基因灵敏,特异;乙肝后肝细胞癌患者X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慢性乙肝和肝纤维化组.结论检测HBVX基因对HCC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宋玉国张吉林黄建文毕胜利
关键词:乙肝病毒X基因肝细胞癌
微孔杂交检测乙肝病毒X基因及其对肝细胞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2006年
目的建立微孔杂交技术检测乙肝病毒X基因的方法,研究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微孔上包被HBV X基因片段的捕获探针;应用Bio-11-dUTP修饰的HBV X基因扩增引物,对待测标本进行PCR扩增,在微孔杂交后用链霉亲和素碱性磷酸酶系统显色。结果成功建立了微孔杂交技术检测HBV X基因的方法;乙肝病毒感染后肝细胞癌患者X基因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和肝纤维化患者(P<0.01)。结论检测HBV X基因对肝细胞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宋玉国张吉林黄建文熊英毕胜利
关键词:乙肝病毒X基因肝细胞癌
PCR-ELISA微孔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采用PCR ELISA微孔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核杆菌DNA ,并将扩增产物加入预先包被结核杆菌探针的微孔 ,再加入结核杆菌显色探针 ,同时进行微孔核酸夹心杂交ELISA显色。共检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 5 10例。结果 该法的灵敏度为 5 9.3% ,特异性为 95 .0 % ;阳性预测值为 96 .3% ,阴性预测值为 5 1.4 %。结论 PCR ELISA微孔杂交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杆菌DNA ,是结核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实验室方法。
向延根石国民
关键词:结核杆菌DNA核酸杂交脱氧核糖核酸

相关作者

杨瑞馥
作品数:450被引量:2,009H指数:2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 鼠疫菌 聚合酶链反应 鼠疫耶尔森氏菌
王惠民
作品数:447被引量:1,161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增殖诱导配体 基因多态性 微流控芯片电泳 APRIL 测量不确定度
郭兆彪
作品数:165被引量:816H指数:1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研究主题:鼠疫耶尔森氏菌 聚合酶链反应 鼠疫 鼠疫耶尔森菌 耶尔森氏菌
张冬雷
作品数:101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增殖诱导配体 实时荧光定量 乙型肝炎病毒 MRNA水平 聚合酶链反应
张敏丽
作品数:81被引量:445H指数:1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聚合酶链反应 PCR 基因芯片 芽孢 微孔板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