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4篇“ 律例“的相关文章
清代“违禁取利”律例研究
违禁取利,顾名思义,指在借贷关系中用法律禁止的手段或途径来获取利益,包括高利贷、负债不偿、强力索债等行为。其律意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此后逐渐发展,经唐宋元时期,到明代正式出现“违禁取利”律例,清朝统治者沿袭明律,并在此...
李雪林
关键词:清代民间借贷高利贷
商战与律例:晚清的重商主义法律改革
2024年
重商主义是理解中国近代法律史的重要线索。重商主义是近代政治经济的常见表现形态,其本质是民族国家与国民经济的同步缔造过程。西方各国经济自近代以来经历明显的重商主义阶段。晚清中国以不平等条约形式被迫卷入世界体系,丧失大量利权。为捍卫本国经济利益,实现富强,以郑观应为代表的晚清有识之士提出一整套包含法律改革在内的商战主张,即中国版的重商主义。在国际法层面,商战改革体现为以调查各国贸易、保护海外中国商民为宗旨的驻外领事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以及在商约谈判中要求废除诸多不公平待遇的尝试。在国内法层面,商战改革体现为专门应对近代经济发展的行政组织法改革、一般性重商法律的制定,以及与现代产业政策类似的、直接干预经济的诸项立法。提倡重商主义这一近代法新理解模式,并非要排斥原有的“法治—权利”和“政治—国族”模式,三者在近代语境中毋宁是兼容乃至互补关系。
赖骏楠
关键词:重商主义商战
清代“诈欺官私取财”律例中“金融犯罪”类规范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
清代律例在诸多内容上表现出了“旧瓶装新酒”的特征。在罪刑体例上,清律几乎完全沿袭了明律体例,而在旧体例的框架下,清律通过修例的方式,逐渐扩大对社会关系的调整领域,并对新的规范秩序有所创设。以“诈欺官私取财”律为例,在明律与早期清律中,本律都是较为传统的财产犯罪;而在清中叶以后的新订条例,突破传统财产犯罪的范畴,进而开始对京师地区的金融经济秩序进行调控,并在旧律例的框架下,初步构建出了一套全新的规范体系,进而影响了后续的社会治理。
来鸣家
关键词:大清律例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成像规律例
2024年
凸透镜与凹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特别是凸透镜,其成像情况较为复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成像规律,并且能举一反三.本文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出发,列举三道典型例题,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训练,熟能生巧,在面对凸透镜成像的问题时游刃有余.
王栋
关键词: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
清代略人略卖人律例研究
非法人口买卖破坏传统家庭结构,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因而在历朝历代都受到法典的重点规制。本文选取传统法制成熟及转型阶段——清代,作为研究传统“略人略卖人”法律的历史背景,并以《大清律例·刑律·贼盗》《读例存疑》和《刑案汇...
卫文宇(Shelly Wei)
关键词:人口买卖
清朝“夜无故入人家”律例研究——以《刑案汇览》为基础
“夜无故入人家”是清朝最接近现代正当防卫制度的律例之一,是清朝百姓保护自身人身财产不受他人侵犯的重要条款。《刑案汇览》是收录清朝众多案例的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汇编之一。以《刑案汇览》为基础对“夜无故入人家”律例展开研究可以更...
吴景丽
关键词:大清律例防卫权
牧厂之靖——嘉庆时期察哈尔地方黄芪的采挖、贸易与律例调适
2023年
清代察哈尔地方盛产可延年益寿的黄芪,颇受内地民人青睐,但清廷在蒙古地区厉行封禁政策,内地民人只能私赴口外活动。把尔头(雇主)带领山东、山西、直隶等内地民人,在察哈尔地方民众协助下挖采黄芪,始于乾隆年间,盛于嘉庆时期。所获黄芪或在当地囤积售卖,或驮载偷运入关分销各地,直隶祁州便是药材周转枢纽之一。察哈尔黄芪的采挖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草场,损害马政、易滋事端,但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药材资源开发,增进了不同民族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嘉庆时期清廷对内地民人私采黄芪的行为由放任默许转为积极管控,推动了律例完善和社会变迁。
马林莹
关键词:嘉庆时期封禁政策
律例体系的黄昏:民国司法院解释例的汇编、运行与转型被引量:1
2023年
民国时期司法院做出的司法解释被称为解释例。解释例是近代中国司法机关在正式司法程序之外开展法律解释的产物,由声请机关在法律适用困难时,直接函请最高司法机关予以解释,从而补充法律条文。与同时代的判决例相比,这种函请解释的方式更多体现出传统律例文化的影响。司法院解释以例的名义得以广泛汇编发行,并与判决例并称为判解,成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法律形式。随着传统律例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消失,司法院解释由法律解释转向宪法解释,解释内容不再成为与律对应的例,传统中国以律例为核心的法律形式最终消逝。
刘昕杰
关键词:民国时期司法院法律解释
《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中法律宣讲的特征与优势——以夏炘对律例的引用为中心
圣谕宣讲是清廷十分重视的教化活动,历朝中央与地方政府都不断有政令以加强地方的“圣谕宣讲”制度。自康熙“圣谕十六条”与雍正《圣谕广训》发布以来,诠释之书竞相齐发。圣谕宣讲与律例相结合的模式逐渐占据了主流。因此随着圣谕宣讲在...
殷盛杰
关键词:普法
清代“罪人拒捕”律例研究
罪人拒捕,泛指罪犯抗拒逮捕的行为。其律意或萌发于春秋,唐代正式入律,并被后世奉为圭臬,逐渐被定型为一种主要针对奸、盗罪人拒捕杀伤案件的法律条款。从清世宗雍正年间开始,为了审理层出不穷的“罪人拒捕”案件,清廷开始在“罪人拒...
孟小良
关键词:清代司法实践

相关作者

谢晶
作品数:26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大清律例 清律 古今 共同犯罪 《大清律例》
柏桦
作品数:93被引量:24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明代 明清 律例 县官 清代
陈煜
作品数:46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大清律例》 法律史 条款 中国法 法律史学
任晓兰
作品数:90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张之洞 中体西用 预算法 律例 《预算法》
谢晶
作品数:10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大清律例 近思录 公共领域 《大清律例》 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