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6篇“ 影像学教学“的相关文章
影像学教学思路与模式改革的思考
2025年
为了提升医影像学教学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多模式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以某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的100名本科生为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模式教学法,包括翻转课堂、基于问题的习(PBL)、虚拟仿真教学及临床见习;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LBL)。通过期末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试验组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中,试验组在习兴趣、知识掌握、实践能力、临床思维及团队协作方面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教师反馈表明多模式教学法能有效提升习主动性及综合能力,但教学设计复杂,对资源及教师要求较高。研究表明,多模式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医影像学教学效果,未来需优化其实施策略,为医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赫晓磊陈杰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多模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教学改革
“新医科”背景下医影像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5年
探讨在“新医科”背景下,基于多科交叉与创新的医影像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参与医影像教学的120名医本科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人。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探索组采用创新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生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和综合能力发展情况,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探索组生在理论成绩、影像判读、临床思维及实践操作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且教学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新医科”背景下,采用多科交叉融合与创新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医影像学教学质量,提高生的综合能力和满意度。
曲源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
多维度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医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探讨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影像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医影像专业2023年3月至9月期间实习的90名生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人,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多维度组采用“新医科”理念下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评价教学改革效果。结果 多维度组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分析思维和综合素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多维度组生的教学满意度(97.78%)也明显高于常规组(81.11%),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新医科”背景下的多维度互动式医影像学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培养生的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烁陈杰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满意度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估
2025年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医影像学教学带来了革新机遇,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估,探讨其如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以及通过多维度评估体系促进教学策略的持续改进,开启精准化、个性化、高效化教学的新篇章,为医影像学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梅小莉陈艳林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医学影像学教学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专业医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5年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医影像学在现代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医影像学是借助各种医成像设备和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它为疾病的诊断、治疗评价和基础研究提供辅助工具及客观依据。因此,无论是西医或中医院校,医影像学成为几乎每个医专业的必修课程,尤其是倡导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今天,该课程的意义非比寻常[1-2]。医影像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3]。
陆玉敏莫夏萍何欣高春萍孙沛毅李莎莎罗芳黄晓琳陈文福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中医学专业混合式教学
OSBL联合CBL新教学模式在医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器官系统的习(organ system based learning,OSBL)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新教学模式在医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影像学专业生100名,按班级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8名,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研究组52名,采用OSBL联合CBL新教学模式教学。对比2组理论考试成绩(外科、内科)、实践操作成绩(影像阅片诊断、影像综合分析、阅片总成绩)、综合能力、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生期末外科、内科理论考试成绩为(90.24±2.32)分、(91.31±2.25)分,均较期中成绩升高,且高于对照组的(88.94±2.51)分、(89.64±2.62)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生期末影像阅片诊断、影像综合分析实践操作成绩以及阅片总成绩为(42.25±1.94)分、(42.68±1.85)分、(83.93±2.90)分,均较期中成绩升高,且高于对照组的(40.11±2.53)分、(41.42±1.67)分、(80.53±1.96)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习主动性、习兴趣、实践能力、阅片能力、影像诊断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OSBL联合CBL新教学模式在医影像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显著,可提高生理论、操作成绩,促进其综合能力发展,提高教学满意度。
刘丽君王泽锋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医学教学考试成绩
多模式整合教学法对医影像学教学效果的作用研究
2025年
研究多模式整合教学法对医影像学教学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4.3-2024.10本院接受带教的医影像学实习生40名,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作研究组(多模式整合教学法)和对照组(常规教学模式),单组20名,分析不同教学模式的带教效果。结果 带教后,研究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解决问题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后,研究组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多模式整合教学法对医影像学实习生带教可提升考核成绩,使其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可运用。
袁慧锋李治国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PBL教学法联合PACS系统在医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5年
分析医影像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引导教学法(PBL)联合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教学质量影响。方法 抽选本校同年入同年级医影像、临床医专业在读医生共120名为对象,行教学研究(2024.03~2024.07),中心随机系统分组法划分组别(教学1班60名,教学2班60名)。分析常规影像学教学模式(教学1班),PBL教学法联合PACS系统教学模式(教学2班)应用后医影像学教学成绩、教学评价差异。结果 较教学1班,教学2班医影像学理论考核成绩、影像学实践考核升高,且教学后循证思维、系统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升高,P<0.05;较教学1班,教学2班教学后自我导向习评定量表评分(SRSSDL)、有效教学行为评分(NECTI)及教学满意度升高,且自主习时间增加,P<0.05。结论 PBL教学法联合PACS系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提升在读医生医影像学理论、实践教学效果,且有利于医生医思维能力培养。
刘洋耿尚文肖慧娟张永高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
基于雨课堂的LBL联合CBL教学方法在医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LBL联合CBL教学方法在临床医本科专业医影像学理论课堂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选择桂林医院2019级临床医本科专业7―10班共258名生,7―8班133名生为A组,9―10班125名生为B组,A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讲授式教学方法(LBL),B组采用基于“雨课堂”教学工具的LBL联合CBL教学方法。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考试分数采用t检验,问卷调查分数采用秩和检验。结果:A组生平均成绩为(77.7±5.2)分,B组生平均成绩为(84.6±5.6)分,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意义(t=5.252,P<0.05);A、B两组生评出的教学效果均为满意,A组平均值为4.03分,B组平均值为4.50分,经秩和检验两组分数差异有统计意义(z=2.896,P<0.05)。结论:在临床医本科的医影像学理论课程中,利用雨课堂教学工具,在课时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LBL和CBL的联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曾阳东凌秀梅林斌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翻转课堂在腹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4年
翻转课堂在腹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医教育带来了革新。通过实践其核心思想,课前提供多元化的习资源,有效激发了生的主动习热情,并帮助他们构建了个性化的术发展路径。在腹部影像学教学中,翻转课堂强调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课堂时间更专注于实际病例分析、讨论与解决问题的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实践技能水平。同时,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习主动性的培养、前期习资源的设计与更新、技术设备与平台的支持以及生群体差异等问题。通过克服这些挑战,教师能更好地帮助生在腹部影像学领域取得重要的术成果。翻转课堂的实践为腹部影像学教育开辟了新的教学路径,助力医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影像学知识。
李洁李静郑卓肇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腹部影像学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评估

相关作者

王文献
作品数:251被引量:707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MRI CT表现 X线计算机
艾松涛
作品数:91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导板 3D打印 截骨 髋臼 磁共振成像
王芳军
作品数:179被引量:518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介入 磁共振成像 医学影像学 介入诊疗
孙清荣
作品数:437被引量:1,722H指数:22
供职机构: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研究主题:离体叶片 X线计算机 不定梢再生 体层摄影术 CT
刘卫金
作品数:115被引量:318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兔肝 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VX2移植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