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6篇“ 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文章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影像学改变与补益祛痹汤加减线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影像学改变与补益祛痹汤加减线性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n=41),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补益祛痹汤加减的患者作为中药组(n=51)。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血清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ESR)]、影像学指标[骨侵蚀评分、骨髓水肿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影像学改变与补益祛痹汤加减的线性关系。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17%,两组疗效差异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DAS28评分、关节肿胀指数均降低,且中药组低于对照组,双手平均握力均升高,且中药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中药组降低幅度更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治疗30d后、治疗60d后两组的影像学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更低,下降幅度治疗60d后>治疗30d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患者的骨侵蚀和骨髓水肿评分与补益祛痹汤加减的治疗时间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补益祛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患者的影像学改变与补益祛痹汤加减的治疗时间呈负相关性,可作为补益祛痹汤加减治疗时的疗效监测指标。
邓灵娜赵炜余莉符纯美杨健慧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影像学改变血清学指标
乙酰半胱氨酸不同使用周期对于新冠后遗症短期肺部影像学改变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不同使用周期对于新冠后遗症短期肺部影像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3月本院感染科及呼吸内科住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患者39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收集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包含CT密度直方图)。出院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收集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结果,乙酰半胱氨酸(NAC)使用情况,统计随访期间发生情况,最后分析NAC不同使用周期与PASC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截止随访结束,完成随访的391例患者确诊PASC共计98例。PASC组冠心病、新冠分型重型、未接种疫苗及出院后NAC使用<1个月占比高于对照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年龄、新冠分型重型疫苗接种情况、NAC使用周期均是影响PASC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对照组随访2个月及5个月时MLD小于其他三组,而偏度和峰值高于其他三组(P<0.05)。随访2个月及5个月时NAC使用<1个月患者MLD大于NAC使用1~2个月及NAC使用2~3个月患者,而偏度和峰值低于其他两组(P<0.05)。NAC使用1~2个月及NAC使用2~3月患者上述三个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PASC患者NAC使用1个月以上对于肺部影像学指标具有改善作用。
吕麟亚付孝梅张磊熊静阮守宇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
综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CT影像学改变
2024年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CT影像学变化。方法选择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7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按临床症状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73例,中度组92例和重度组45例。三组经综合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针刺推拿、物理治疗、牵引及运动疗法),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三组疗效及CT影像学改变。结果经综合康复治疗3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对轻度和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较好,而对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欠佳;在CT影像学改变中,轻中度患者治疗后椎间盘突出物矢径减小、突出物距椎管后缘距离增大、神经根受压程度比值减小(P<0.05),但对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上影像学指标无改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轻度和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较好,而对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欠佳,对于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适当延长康复治疗时间(>3个月),一旦康复治疗3~6个月疗效仍不理想应及时手术治疗以解除病痛。
孙璐高学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康复治疗疗效CT影像学
磁共振影像学改变评估肝癌立体定向放疗精度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在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治疗中,可以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BRT)给予肿瘤高剂量以达到消融治疗的效果。由于SBRT单次高剂量的特点,使其对放疗精度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肝癌受摆位误差与呼吸运动的影响,需要同时使用呼吸运动管理和影像引导。然而,现有研究者报道的放疗精度验证均使用模体进行间接验证,而不是在患者治疗实施过程中进行在体验证,使得最终的治疗精度受到怀疑。肝脏在接受一定放射治疗剂量后会在磁共振影像中呈现相应的形态改变,可以反映放射治疗的精度。该文将就肝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磁共振影像改变的发生原理、表现形式和出现时间、精度评价方式、临床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分析。
叶惠玲钟仁明
关键词:磁共振影像肝癌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素与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邵楠
脑血管反应性与脑小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像学改变的研究
背景脑小血管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脑小血管病的患病率日趋上升。脑小血管病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多样,包括卒中、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随着病程的进展,最终导致患者残疾并丧失自...
李斌
关键词:脑血管反应性认知功能障碍屏气指数
新生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头颅影像学改变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头颅影像学改变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HCMV感染的病情评估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HCMV感染新生儿87例,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异常组(25例)和正常组(62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HCMV-DNA拷贝数,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头颅影像学异常组胎龄更小[29.29(28.29,32.71)周vs 33.00(30.00,37.86)周,P=0.004]、出生体重更低[1393.00(1047.00,1960.00)g vs 1835.00(1490.00,2850.00)g,P=0.003]、血红蛋白更低[87.00(83.00,104.00)g/L vs 98.00(90.00,138.00)g/L,P=0.025]、PBMC HCMV-DNA拷贝数显著升高(80.00%vs 51.61%,P=0.01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BMC HCMV-DNA定量检测对头颅影像学结果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1(P=0.016),与HCMV-IgM抗体及尿HCMV-DNA定量相比,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BMC HCMV-DNA定量、性别和总胆红素与HCMV感染新生儿头颅影像学异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三项联合预测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95%CI:0.743~0.976)。结论PBMC HCMV-DNA定量检测与症状性HCMV感染的新生儿头颅影像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神经系统损伤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王爽邹飞孙峥嵘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女性肌筋膜源性盆腔痛患者盆底电生理和影像学改变特征及临床意义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女性肌筋膜源性盆腔痛(MFPP)患者盆底电生理和影像学改变,探讨其改变的特征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妇科肿瘤与盆底泌尿门诊就诊的49例MFPP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1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统一如实填写病史及一般情况调查表。采用法国PHENIX系列盆底肌电位检测仪器检测两组阴道静息肌电位、最大肌电位;使用法国PHENIX系列电子张力器检测两组静态张力、动态张力、张力器分别张开5°和10°盆底肌收缩力;采用丹麦B-K公司生产的经会阴二维超声、经阴道三维超声分别检测两组静息状态下经二维超声测出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水平线与膀胱颈、膀胱底之间的长度(BND、BSD)、生殖道裂孔前后径、肛直肠角度;经阴道三维超声准确找到肛提肌裂孔,测量其面积、前后径、横向径及肛提肌的不同受损程度等。结果研究组阴道静息肌电位高于对照组(2μV比1μV)(P<0.05);阴道最大肌电位高于对照组(7μV比6μV),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盆底肌静态张力、动态张力、张力器张开5°时盆底肌收缩力均高于对照组(204 g/m^(2)比175 g/m^(2)、450 g/m^(2)比410 g/m^(2)、237 g/m^(2)比51 g/m^(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静息状态下,研究组BND、BSD、生殖道裂孔前后径均小于对照组(14.0 mm比16.7 mm、5.3 mm比19.7 mm、46.7 mm比49.5 mm),肛直角大于对照组(129°比11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Valsalva状态下肛直角大于对照组(113°比10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静息状态下,研究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前后径、横向径、肛提肌缺损得分均小于对照组(10.1 cm^(2)比11.6 cm^(2)、44.2 mm比47.4 mm、31.9 mm比34.7 mm、1分比2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MFPP呈现盆底肌肉筋膜持续痉挛及丧失协调性的状态;可以通过对盆底肌肉�
高珊许新李金燕杨晓丹谈海英孙彩霞王忠民
关键词:肌筋膜触发点
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的探讨
2023年
目的为了探讨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为临床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04~2022.09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患儿支原体肺炎病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胸部影像学资料。结果102例患儿中,男53例,女49例;患病年龄92.2%为3~15岁儿童;有明确传染史占91.2%;临床表现:发热占94.1%,咳嗽占100%,其中97.1%剧烈咳嗽,有气喘占5.9%;有湿性啰音占70.6%,其中病程5天内有湿啰音仅占2.9%;血WBC增高占14.7%,CRP升高占41.2%,LDH增高占58.8%;影像学改变:大叶性病变占50%,伴有胸腔积液占20.6%,小叶性病变占38.1%,间质性病变占5.9%。结论MPP感染无性别差异,龄前期及龄期儿童高发;多有流行病史,表现发热、剧烈咳嗽、早期肺部多无湿性啰音;血液WBC及CRP大多正常,肺部影像改变早期可以出现,表现多样性,以右肺受累为多,龄儿童多表现大叶性病变。临床诊断MPP需要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资料和肺部影像学资料,并进行MPIgM检测,尽早干预,减少重症难治性病例发生。
王佑祥曹宁丽钱宗斌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影像学改变
肠道菌群血浆代谢物与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1分析肠道菌群血浆代谢物如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苯乙酰谷氨酰胺(Phenylacetylglutamine,PAGln)和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
翟蕊
关键词:影像学改变氧化三甲胺

相关作者

潘绵顺
作品数:144被引量:238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伽玛刀 伽玛刀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脑转移瘤 放射外科治疗
李勇
作品数:33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治疗后 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脑胶质瘤 大鼠C6
邱书珺
作品数:76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研究主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后 脑转移瘤 PET/CT MRI
高雪梅
作品数:139被引量:280H指数:8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X线摄影 X线 胸部 磁共振成像 X线诊断
马玙
作品数:210被引量:1,462H指数:2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结核 肺结核 结核分支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