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943篇“ 影像学对比分析“的相关文章
- 不同病因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学对比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N_(2)O)滥用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和非N_(2)O相关性SCD临床、影像学及预后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4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43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N_(2)O滥用组(23例)及非N_(2)O滥用组(20例)。比较2组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预后间的差异。结果N_(2)O滥用组的发病年龄[21(19,25)岁]显著低于非N_(2)O滥用组[69(62,74)岁,P<0.001]。N_(2)O滥用组出现尿便功能障碍的概率(34.78%,8/23)较非N_(2)O滥用组低(65.00%,13/20,P=0.048)。N_(2)O滥用组出现脊髓肿胀的概率(56.52%,13/23)较非N_(2)O滥用组高(20.00%,4/20,P=0.015)。N_(2)O滥用组入院时的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3.0(2.5,4.0)分]较非N_(2)O滥用组低[4.0(3.5,4.0)分,P=0.033];治疗3个月后的mRS评分[2.0(1.0,2.0)分]也较非N_(2)O滥用组低[3.0(3.0,4.0)分,P<0.001]。结论与非N_(2)O滥用组相比,N_(2)O滥用致SCD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低,发生脊髓肿胀概率高,预后较好。
- 程忱俞文恪陈勇余鑫峰卢晓东
- 关键词:亚急性联合变性影像学表现临床预后
- 30例乳腺化生性癌的多种影像学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对比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MBC)的影像学表现,并归纳其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MB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对比肿块的影像学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30例MBC病例共有31个病灶,其中鳞状细胞癌18个,混合型化生性癌3个,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7个,肌上皮癌1个,梭形细胞癌2个。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89岁,平均年龄(61.8±14.2)岁。肿块的最大径101.0 mm,最小径6.6 mm,中位数25.5 mm,平均(33.1±18.5) mm。术前共有29例患者行超声检查,累计共检出30个病灶;其中,23个病灶形态不规则(76.7%),19个呈低回声(63.3%),11个呈混合回声(36.7%),14个边界不清楚(46.7%),7个病灶内伴细小钙化(23.3%);有5例腋下淋巴结肿大,其中3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10.3%)。8例患者行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检查,病灶呈分叶状、团块状或不对称外形,边界欠清或不清,部分内可见粗大不均质或细沙样钙化。6例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均呈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T2WI低信号;强化后呈不均匀信号,边缘欠光整,呈分叶或毛刺样。3例患者MRI平扫提示分别存在周围组织侵犯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可能,但超声均未提示;除1例胸大肌侵犯经病理证实,另外2例均为假阳性。4例患者同时行CR、MRI和超声检查,MRI对2例微小钙化未显示,超声对1例淋巴结肿大未显示。16个病灶为三阴性,三阴性率为51.6%;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率达32.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过表达率为25.8%。结论·超声、CR与MRI联合检查可以相辅相成,提高对MBC恶性程度判断的准确性。
- 陈翠金叶王琳李红丽万财凤姜立新
- 关键词:乳腺化生性癌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计算机X线摄影三阴性乳腺癌
- 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L4/5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对比分析
- 目的:本研究对比分析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旁中央型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对腰椎关节突骨性结构改变影响的差异性。 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 蒋恒志
- 关键词: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突出症
- 尘肺合并肺结核与单纯尘肺在CT影像学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将尘肺合并肺结核与单纯尘肺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为尘肺合并肺结核和单纯尘肺患者各5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病变形态和病变范围。结果与单纯尘肺组相比,尘肺合并肺结核组CT影像学检查中病变形态特征表现为斑片、索条、空洞、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更为常见,而实变、合并支扩、合并气胸、纵隔淋巴增大伴/不伴钙化等影像学特征差异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尘肺合并肺结核组的病变的分布范围与单纯尘肺组相比更大。结论尘肺合并尘肺与单纯尘肺的CT影像学检查显示,两组患者的病变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尘肺合并尘肺患者肺部病变范围明显更大。
- 梅菊芳黄贤平
- 关键词:尘肺结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不同放射影像学对比分析
- 2021年
- 目的:对比CT与MRI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我院58例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行CT诊断与MRI诊断,采用平扫与增强扫描相结合的方式,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ADA的检出率及分型情况,总结影像学特点。结果:MRI及CT对ADA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准确对ADA进行分型,清晰显示出ADA真假腔、内膜片及内膜破口情况等,帮助了解主动脉扩张、狭窄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CT、MRI诊断ADA灵敏度、特异度高,有利于实现对ADA的分型,两者优势互补,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诊断方式。
- 陈维国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放射影像学CT诊断MRI诊断
- 高危足月新生儿355例颅脑超声与MRI的影像学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该院出生的高危足月新生儿的颅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并比较异常者颅脑超声与MRI结果,总结两者在诊断高危足月新生儿颅内疾病的应用价值及差异性。方法收集2017-01~2019-01在该院出生的355例高危足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与出生7 d内的颅脑超声及头颅MRI检查结果。结果颅脑病变阳性者共85例(23.9%),其中颅脑超声诊断室管膜下囊肿66例(18.6%),与头颅MRI的44例(1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超声检出脑室内出血与MRI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缺氧缺血性脑病、小脑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阳性率MRI高于超声,其中MRI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灵敏度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性、可重复性高等特点,能准确诊断出颅内出血、室管膜下囊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高危足月新生儿常见的颅内疾病,但对颅脑边缘及后颅窝的病变分辨率差。
- 程远邓炜黄向晖
- 关键词:颅脑超声核磁共振成像
-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影像学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HEHE)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HEHE影像特征。7例同时行超声、CT、MR检查,2例仅行CT检查。结果:9例患者的肝脏病灶均为多中心性,其中2例合并多部位发生;结节型5例,融合型4例;HEHE好发于肝包膜下,可出现包膜皱缩;超声下病灶呈等或低回声,病灶内稀疏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CT平扫为不均匀低密度;MR平扫为T1不均匀低信号,T2不均匀高信号。结节型病灶在CT平扫及增强可出现特征性“靶征”;强化方式呈云絮状渐进性强化或持续环形强化或环形强化并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增强扫描呈“慢进慢出”并廓清,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可见门静脉或肝静脉出现于肿瘤的边缘,形成典型的“棒棒糖征”。结论:HEHE在影像学上的“棒棒糖征”、环形、云絮且向心性强化,结节型病灶的“靶征”及肝包膜皱缩,均可为该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较大的帮助。
- 苏怀盈
- 关键词: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计算机断层摄影影像特点
- 小儿长管状骨骨髄炎与骨肉瘤影像学对比分析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小儿长管状骨骨髓炎与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17例长管状骨骨髓炎患儿与18例长管状骨骨肉瘤患儿为观察对象,对两组患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两个病例影像学检查之间所表现的差异。结果:在本组35例研究对象中,发现两组患儿在类圆形骨质破坏、特殊形态骨质破坏、骨皮质增生、外缘骨缺损等征象上表现出了明显的数据差异,并且行MR检查后发现,两组患儿中骨内条带状异常信号、骨内脓肿、跳跃病灶、髓腔肿块等观察指标中存在数据差异,P<0.05。结论:小儿长管状骨骨髓炎与骨肉瘤在影像学检查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在临床上可以用来快速鉴别、诊断疾病,这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该得到相关医师的重视。
- 饶友鹏黄蓉陈学飞
- 肺弥漫性疾病普通CT和高分辨率CT的影像学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比较常规CT检查和高分辨率CT检查在诊断肺弥漫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医院救治的120例肺弥漫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CT检查,研究组采用高分辨力CT检查,然后对比两种不同CT检查影像学结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检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和普通CT相比,高分辨率CT对肺弥漫性疾病进行检查时,可以获得更多影像学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士波
- 关键词:肺弥漫性疾病影像学
- 支气管肺癌及淋巴结转移在CT增强扫描与PET/CT影像学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病灶及淋巴结转移在CT增强扫描与PET/CT检查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诊断支气管肺癌的25例患者的临床、CT增强扫描与PET/CT检查病灶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CT增强扫描21例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轻度强化, 6例淋巴结不均匀强化,19例淋巴结均匀强化。PET/CT检查25例患者病灶呈不同程度代谢,SUVmax3.2-20,14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呈不同程度代谢,SUVmax1.2-16.5,11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无确切代谢。结论:CT增强扫描与PET/CT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支气管肺癌与淋巴结转移定性各有其独到之处,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证实,相互弥补,提高支气管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
- 安瑞馥张国安曹妍
- 关键词:肺癌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标准化摄取值
相关作者
- 常婷

- 作品数:22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诊断 影像学对比分析 超声检查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弹性成像
- 吴琼

- 作品数:115被引量:44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超声诊断 紧密连接蛋白 CLA 复制子 超声造影
- 李艺

- 作品数:56被引量:23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 超声造影 甲状腺 超声检查 结节
- 王燕

- 作品数:204被引量:94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 超声诊断 甲状腺结节 超声造影
- 游瑞雄

- 作品数:105被引量:502H指数:1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多层螺旋CT CT X线计算机 MRI 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