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83篇“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的相关文章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结合CDE检查用于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效能分析
- 2024年
- 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联合超声心动图(CDE)检查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疑似病例样本92例,样本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12月,以心脏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均接受CDFI、CDE检查,两组诊断效能、CDFI检查指标[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Em比值(E/Em)]与CDE检查指标[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LVDD、LVD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缩短分数(FS)]比较。结果 以金标准结果为依据,92例疑似患者中确诊42例,CDFI+CDE检查敏感度(95.24%)、特异性(96.00%)及准确率(95.65%)高于CDFI检查(76.19%、84.00%、80.43%)与CDE检查(73.81%、82.00%、78.26%)(P<0.05),而CDFI与CDE比较无差别(P>0.05);阳性组E/A、Em低于阴性组,E/Em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LVPW、IVST、LAD高于阴性组(P<0.05),两组LVDD、LVDS及FS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采用CDFI与CDE联合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敏感度及特异性较高,其诊断效能显著,值得借鉴。
- 郭宝瑾李晶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肥厚型心肌病
- 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评分应用于乳腺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究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评分应用于乳腺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及BIRADS分级与CDFI评分诊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BIRADS分级与CDFI评分应用于乳腺肿瘤定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70例乳腺肿瘤患者中恶性病变21例,占30.00%,其中浸润性癌8例,黏液腺癌5例,叶状囊肉瘤5例,髓样癌3例;良性病变49例,占70.00%,其中纤维腺瘤10例,浆细胞乳腺炎12例,纤维脂肪瘤9例,乳头状瘤样增生12例,乳汁淤积性囊肿6例。CDFI评分及BIRADS分级均检出恶性病变23例,良性病变47例,CDFI评分与BIRADS分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FI评分及BIRADS分级均可用于乳腺肿瘤定性的临床初步诊断中,同时,BIRADS分级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可提高年轻医师的诊断准确度,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 万阿玲李丽萍何冬兰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为这些患者分别使用二维超声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然后观察为这些患者使用二维超声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不同位置粥样硬化的结果。结果:与使用二维超声技术相比,为这些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较高。
- 纪红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足部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足部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中术前血管探测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拟行足背-跖背动脉皮瓣或足底内侧动脉皮瓣转移修复足部创面患者12例(18个部位),用CDFI探测确认拟切取皮瓣利用的轴心血管及其分支,测量血管的内径、走行、分布及血管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以评价血管的质量,并在体表定位标记并设计皮瓣,术中观察皮瓣供血血管情况并与术前CDFI探测血管情况进行比较,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并随访评估手术部位外观及功能。结果本组12例患者(18个部位)术前均行CDFI探测、定位、测量评估皮瓣供血血管,各皮瓣轴心动脉起始处血管内径0.3~1.5 mm,管径光滑,未见血栓形成,无血管缺如,PSV为23.8~98.2 cm·s-1,手术中观察与超声定位的血管符合率高度一致;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3月~2年,患者均满意,功能恢复,行走无困难,无严重瘢痕挛缩,未继发慢性溃疡,痛温觉恢复。结论术前应用CDFI可对足部穿支皮瓣轴心血管进行准确详细的定位,评估血管质量,能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提高了术后皮瓣的成活率。
- 杨智斌罗启云武雅婷李津宁姚明
- 关键词:穿支皮瓣供区
- 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孕妇10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并以随访结果为标准,统计其诊断结果及价值。结果经随访发现,107例孕妇中发生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67例,发生率为63%;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准确度为89%,特异度为80%,敏感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76%;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诊断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弓离断及血管环畸形的检出率与随访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产前筛查胎儿畸形,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 谢彩丽苏晓婷王小凡
- 关键词:胎儿血管畸形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评价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评价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行自体血管静脉内瘘成形术(AVF)后维持血液透析的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了解动静脉瘘一般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RAD、CVD及RVF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脉内瘘各部位血管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共发生动静脉瘘狭窄7例(11.67%),其超声表现为吻合口或血管内径明显缩小,且血流充盈较差。结论通过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实现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结构功能的有效监测,且有助于评估动静脉内瘘狭窄情况。
- 章江川吴丽琴周荣生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血流动力学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检测脑血流灌注量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旨在通过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获得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量变化,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脑梗死就诊患者为脑梗死组,非脑梗死患者作为正常对照,记录患者一般状况;所有研究对象行CDFI获得各项脑血流参数值,根据公式计算脑血流灌注量(CBFV);比较脑梗死患者CBFV变化及其与梗死发生部位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价CBFV对CIS的诊断价值;分析CBFV与RI的相关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前循环脑血流灌注量(aCBFV)、全脑血流灌注量(tCBFV)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循环脑血流灌注量(pCBF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BFV、tCBFV与RI-ICA呈负相关(r=-0.324、-0.238,均P<0.05),pCBFV、tCBFV与RI-VA呈负相关(=-0.353、-0.362,均P<0.05);pCBFV与颈内动脉阻力系数(RI-ICA)、aCBFVIR-VA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aCBFV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诊断界值为436.88ml/min,此时敏感度为0.792,特异度为0.850;t CBFV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诊断界值为589.14,此时敏感度为0.858,特异度为0.692。结论 CBFV可以检测到CIS的脑血流灌注量变化,aCBFV和tCBFV对CIS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曾朝军韩赛雨郎黎红黄建初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脑梗死血流动力学
- 缺血性脑卒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检测评价脑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检测评价及相关临床作用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2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参数及脑血流灌注量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RI和椎动脉RI与t CBFV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颈内动脉血流参数EDV、RI和椎动脉血流参数PSV、RI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RI和椎动脉RI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脑血流灌注量中a CBFV、pCBFV及t CBFV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tCBFV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用Pearson检验相关性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RI(r=-0.358,P<0.001)、椎动脉RI(r=-0.472,P<0.001)与tCBFV呈负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以准确的检测评估患者脑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吴秀丽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血流参数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灌注量的变化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评价缺血性脑卒中(CSI)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VA)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灌注量(CBFV)的变化,探讨CDFI在CS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脑梗死组)及非脑梗死患者84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CDFI技术测量颈内动脉(ICA)血管内径(D)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TMV)、阻力指数(RI),并计算ICA、VA血流量和CBFV。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流参数及CBFV差异,脑梗死组前循环与后循环CIS患者CBFV差异,脑梗死组单侧、双侧前循环CIS患者、后循环CIS患者不同供血区血流量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脑梗死组前循环、后循环CIS患者CBFV差异。以CT或MRI作为金标准,绘制全脑血流量(t CBFV)诊断CI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双侧ICA的D、EDV均低于对照组患者,RI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7、2.484,P均〈0.05;t=5.521,P〈0.01);而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者双侧ICA的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患者双侧VA的EDV低于对照组患者,RI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5,P〈0.05;t=2.761,P〈0.01);而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者双侧VA的D、P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脑梗死组患者t CBFV、前循环脑血流灌注量(a CBFV)、左颈内动脉(l ICA)血流量、右颈内动脉(r ICA)血流量、右椎动脉(r VA)血流量均降低,后循环脑血流灌注量(p CBFV)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70、5.854、3.843、4.419、3.073,P均〈0.01;t=2.068,P〈0.05);而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者左椎动脉(l VA)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t CBFV诊断CIS的曲�
- 郭强徐芳陈道芳罗伟华史登刚田家玮
- 关键词:卒中颈动脉血流动力学
- 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白内障患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研究白内障患者眼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方法:将6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30例单纯患白内障组(Ⅰ组)和30例由慢性疾...
- 邓悦鸿
- 关键词:白内障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