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7篇“ 当归拈痛汤“的相关文章
- 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2025年
-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3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拈痛汤治疗,2组连续治疗1周后比较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97%(χ^(2)=5.671,P=0.017)。治疗1周后,2组皮肤色红、局部皮温、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CRP水平及ESR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VAS、WOMAC、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vs.3.23%,P=0.987)。结论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下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疼痛及病情程度,且不良反应少。
- 李幸张丽霞段润章张天禄
-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当归拈痛汤安全性
- 蠲痹汤合当归拈痛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估蠲痹汤合当归拈痛汤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接诊的102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蠲痹汤合当归拈痛汤。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和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疲劳、肝功能损害、皮疹、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RF、CCP和CRP水平降低;临床症状中,双手握力增强,晨僵时间缩短,关节压痛数和关节肿胀数减少;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和DAS28评分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比率显著降低;上述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合当归拈痛汤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评分及关节症状评分,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阮丽萍张金山王青松
- 关键词:蠲痹汤当归拈痛汤类风湿关节炎血清学指标
- 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是最常见的痛风急性期表现形式之一,发作时可引起关节剧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当归拈痛汤具有清热除湿、缓急止痛之功效,是治疗AGA的常用方剂,尤擅治疗湿热蕴结型AGA。当归拈痛汤由羌活、茵陈、防风、苍术、当归身、知母、猪苓、泽泻、升麻等药物组成,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疏风止痛之效。其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尿酸排泄、改善关节病变、抑制氧化应激等作用,但在AGA治疗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验证。
- 刘思园丁雨欣陈欣熠徐英英
-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当归拈痛汤
- 当归拈痛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探讨当归拈痛汤联合针灸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证属湿热痹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来自丹江口市中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R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对照组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那缓释片口服,治疗组给予当归拈痛汤及针灸清热利湿通络止痛,2周、12周后复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关节肿痛晨僵、炎症因子等观察指标,分析临床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等损伤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发热肿胀疼痛指数、屈伸活动不利、晨僵时间和程度、舌脉象等中医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12周后,两组的关节发热肿胀疼痛指数、屈伸活动不利指数、晨僵时间和程度、炎症因子等与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96.67%,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3.33%和80.00%相比较,统计学也有显著差异(P < 0.05)。两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率与治疗前相比,组间相比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当归拈痛汤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RA活动期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对基层临床运用有积极意义。
- 张龙代铁柱张道敬徐佳丽
- 关键词:当归拈痛汤针灸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 当归拈痛汤在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当归拈痛汤在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均为2021年1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当归拈痛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ESR、CRP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水平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患者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对比(P>0.05),治疗后,患者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均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采用当归拈痛汤治疗,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 乔娜
- 关键词:当归拈痛汤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炎性因子
- 当归拈痛汤结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结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拈痛汤结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治疗1周以后,比较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反应蛋白的变化(CRP)、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情况(IL-6)的变化,中医症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高于对照组86.67%(P<0.05)。两组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VAS评分、血尿酸(UA)、ESR、IL-6、C反应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UA、ESR、IL-6、C反应蛋白、中医症候积分均较低(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结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比单用依托考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
- 郜中明
- 关键词:当归拈痛汤金黄散痛风性关节炎
- 基于16S rDNA测序研究当归拈痛汤对膝骨关节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16S rDNA探讨当归拈痛汤调控肠道菌群进而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J小鼠采用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的方法构建膝骨关节炎疾病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拈痛汤低剂量组(0.819 g·kg^(-1))、当归拈痛汤中剂量组(1.638 g·kg^(-1))、当归拈痛汤高剂量组(3.276 g·kg^(-1))、美洛昔康组(0.975 mg·kg^(-1)),每组6只。除给药组外,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均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4周后,分别收取小鼠粪便和完整膝关节,苏木素-伊红(HE)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膝关节组织形态的病理改变;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给药前后肠道微生物丰度、多样性变化及相对应的功能预测。结果:高剂量当归拈痛汤和美洛昔康可以明显缓解KOA小鼠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结构的紊乱,维持膝关节软骨的完整性,提高关节软骨Ⅱ型胶原a1(Col2a1)表达,降低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16S rDNA结果显示,高剂量当归拈痛汤可调整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与菌群结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拈痛汤组中这4种菌群丰富度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颤螺菌属(Oscillospira)和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拈痛汤组中这三类菌群丰度明显升高(P<0.05)。对差异菌属进行功能学通路预测发现,各组间差异物种涉及到丰度较高的代谢通路主要涉及到生物合成及前体代谢物和能量的产生,包括氨基酸生物合成、核苷和核苷酸生物合成、辅因子、假体基团、电子载体和维生素生物合成。结论:当归拈痛汤能够有效保护关节软骨,延缓KOA疾病进展,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 吴霜袁立霞廖晴蔡义思钟威陈宏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当归拈痛汤肠道菌群关节软骨
- 刃针经筋结点松解联合当归拈痛汤治疗风湿热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刃针经筋结点松解联合当归拈痛汤治疗风湿热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当归拈痛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刃针经筋结点松解联合当归拈痛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和结束后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程度、颈椎症状和功能障碍程度、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4%,高于对照组(7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Northwick Park颈痛问卷(NPQ)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NPQ评分、NDI评分及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经筋结点松解联合当归拈痛汤治疗风湿热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程浩文师彬秦豪王涛张庆浩谈楷漪张志超王从安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刃针当归拈痛汤
- 当归拈痛汤联合中医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稳定期患者疼痛程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价当归拈痛汤联合中医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稳定期患者疼痛程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LDH稳定期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EG_(2))]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74%,36/38)高于参照组(76.32%,29/38)(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ODI指数低于参照组,JOA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5-HT、TNF-α、PEG2、L-1β低于参照组,IL-10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联合中医理疗对LDH稳定期疗效确切,可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改善炎症因子水平。
- 赵向辉张瑞龙仝尊
- 关键词:当归拈痛汤理疗
- 基于16S rDNA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当归拈痛汤对膝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 研究背景及目的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软骨退化、关节滑膜增生、炎症,骨赘生成、骨质破坏等。有临床研究表明,当归拈...
- 吴霜
- 关键词:当归拈痛汤膝骨关节炎软骨
相关作者
- 袁立霞

- 作品数:138被引量:90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当归拈痛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因病机 药物组合物 中医
- 徐莎婷

- 作品数:9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当归拈痛汤 拆方 关节炎大鼠 急性痛风性 血尿酸值
- 安莉萍

- 作品数:67被引量:35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五味子 木脂素 当归拈痛汤
- 欧阳建军

- 作品数:62被引量:3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月华胶囊 月华丸 方剂 当归拈痛汤 胶囊
- 谢峥伟

- 作品数:39被引量:235H指数:9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当归拈痛汤 痛风性关节炎 加味治疗 大鼠肾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