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54篇“ 当代文学批评“的相关文章
当代文学批评“正面人物”话语体系的结构及其建构经验
2025年
当代文学批评确立起了塑造正面人物的中心任务,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正面人物话语体系,它包括英雄人物、新人、先进人物、肯定人物、积极人物、理想人物等话语。正面人物话语体系内各话语之间一般没有严格的意义区分,但也有主张将正面人物与英雄人物、理想人物区分开来的意见。正面人物话语体系对于完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理论与引领当前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正面人物塑造在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受到概念化与公式化的困扰,这为我们提供了塑造正面人物的经验:要平衡教育目的与审美目的之间的关系,尊重作家不同的创作才能,注重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寇鹏程
关键词:话语体系话语结构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问题
2024年
当代文学批评正在从一种认识世界的艺术手段,逐步趋同于以累积和创造知识为目标的学术研究。而这种批评的历史化倾向,业已制造了不少“伪历史主义”的批评文本:一些以考据为主,但缺乏批评家主体意识的实证性批评,不仅以其繁复的叙述方式缔造了炫人耳目的历史幻境,而且还带来了文本缺位和情感退场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我们就有必要从辨析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区别出发,在勘察伪历史主义批评的基础上,以回到作品和心史互证的方式,重提文学批评的历史化问题。
叶立文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批评文本历史主义学术研究心史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问题
2024年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潮流中,部分批评家为追求批评的科学性与实证性,不仅以史料崇拜遮蔽作品这一批评对象,而且还以朴学情结驱逐个人情感,由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主观阐释的随意性,但文本缺位与情感退场,却让文学批评陷入了伪历史主义批评的泥淖。鉴于此,如何融会新旧历史主义批评与文本历史主义批评,以史料限定和限制阐释重立作品本位,在彰显批评家主体意识的过程中用情感力量推动心史互证,就成为当代文学批评在历史化转向中函须注意的问题。
叶立文
关键词:历史化
史论与史料并重:陕西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建构
2024年
这次由浙江大学文学院和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会议,有个相当宏大的总主题,即“东亚、东南亚与世界汉学: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通知中还特别提示了五个分议题,涉及世界汉学视域中的文史哲教、世界汉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联等重要命题。笔者来自陕西,从“废都”西安瞭望世界汉学包括华文文学也是若有所悟,窃以为从古长安到新西安的文化发展都与人类世界、世界汉学有着深切的关联,笔者曾提前给会议召集人金进教授报了两个题目,其一就是《在中国大西北关注华文世界》.
李继凯
关键词:华文文学批评史陕西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期、审美嬗变与新时代走向被引量:2
2023年
联系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在时代潮流、文学制度与批评范式的转向,1949年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逻辑起点。1950至1970年代,特定的作家作品、现象思潮、理论资源、组织机构、出版传播,引申出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批评文学创作之间复杂的缠绕关系。
何平顾奕俊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审美嬗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批评范式出版传播历史分期
论壮族当代文学批评的队伍构成、成就和影响
2023年
壮族当代文学批评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出现了众多的批评人才,出版了大量的文学批评著作,建构了壮族文学史的理论体系,还出版了专题性和综合性的壮族文学研究著作。壮族文学批评家们不但得到学术同行和专家的认可,而且其批评著作成为全国性或省级教材,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欧造杰
关键词:壮族文学文学批评
当代文学批评的媒介间性及其话语生产——兼及构建跨媒介文学阐释学之可能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技术媒介对文学场域的深度介入,基于媒介间性的方法论视角来审视当代文学批评成为可能。它揭示了长期以来为语言中心主义遮蔽的文学批评跨媒介生产的事实,促成文学批评从文本到生产主体层面的诸多转向——从复合符号的批评文本结构到集转化与批评于一体的合体形式,从批评话语感性机制的凸显到集体性批评主体的公约性话语生产。当代文学批评的媒介间性成就了跨媒介文学阐释的可能性,在催生媒介时代特定文学批评范式的同时,也改写了媒介在文学场域的价值认知,对构建当代中国文论自主性的知识话语具有启发意义。
张伟
关键词:媒介间性跨媒介文学阐释
“题材问题”:当代文学批评的命门被引量:1
2022年
什么是题材?张光年曾有一个解释:“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着各种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矛盾统一。作家面向生活整体,从个别表现一般。他从生活的汪洋大海中间,选取他充分熟悉、透彻理解、他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作为自己加工提炼的对象,这就是题材。可见,题材是作家在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开始进入创作过程的产物。”(1)这个阐释带有特定时代的局限性,但对理解中国当代文学不无裨益。在当代文学的视野中。
翟文铖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中国当代文学
美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政治化转向”被引量:2
2022年
美国文学文化的精髓是它的政治性,彰显的是文学与文化相互建构的互动。在此意义上,所谓的美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政治转向”实乃不断政治化的刷新操作,是政治化—去政治化—再政治化的辩证循环。因此,僵化的不是文学批评的政治性,而是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历史主义/语境主义的研究范式。鉴于文学批评在美国的繁荣得益于对其政治属性和属性政治的结合,“后批评”的新范式应在文学研究的学术功能和文化功能更有效的统一中充分体现文学批评的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
张士民
关键词:文学文化文学批评
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及其认识误区被引量:2
2022年
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是由两股力量推动的。一是文学创作中的新变,及其带来的对批评的挑战;二是国外理论的冲击及其对批评家们的影响。历史地看,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是批评理论化趋势的重要成果,但它还有一个副产品出现,那就是文学批评的“理论过剩”现象。理论能带来文学批评的意识自觉,但它自身也是有限度的。文学批评要想成为有效的批评,应当同现实建立起联系,在文学活动各个环节之间交往和沟通的意义上展开对话。
徐勇
关键词:文学批评

相关作者

陈晓明
作品数:367被引量:2,296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 德里达 小说 当代文学
吴秀明
作品数:161被引量:577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当代文学 文学史料 历史化 史料研究 当代文学研究
徐刚
作品数:94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长篇小说 小说 历史叙事 当代文学 城市
寇鹏程
作品数:104被引量:212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美学 审美现代性 中国美学 逻辑 十七年文学批评
贺绍俊
作品数:225被引量:540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当代文学 长篇小说 当代文学 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