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0篇“ 当代文学史“的相关文章
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2025年
当代文学写作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爆热”①之后,近20年来,其实已渐处“停顿”或“低迷”的状态。这一时期出版的文学,有不少是进行简单修订后重版,在将文学叙述时间“下限”延长的同时,拓展和充实相关内容。如张钟、洪子诚等的《当代中国文学概观》,於可训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吴秀明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学六十年》(原为《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等。新编文学似乎遭受了“危机”,至少是写作速度明显放缓。
吴秀明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史写作文学史叙述星座图
材料、历感和再处理——有关当代文学的对话
2025年
近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总体趋势之一,是重心从“以论带”的理论批评,向以材料为基础的研究方式转换。本次对话结合研究者的历感觉、治学经验及学科的历和现状,就当代文学材料的范围和特性、问题和材料的关系、历感的复杂因素、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缠绕、处理材料的方法和眼光等问题,在问答中提出了一系列看法,以及对当代文学相关研究的评析。
程光炜赵天成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历史感
当代文学“下限”及其相关料问题研究
2024年
“下限”问题反映了当代文学带有永恒和宿命性质的本体性矛盾。它的提出及划分,不仅关涉对正在行进中的当代作如何截断众流的断代处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带有时间节点的断代处理体现了文学家怎样的立场和观念。因此,一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当代文学及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和核心问题。21世纪以来,由于当代文学不断学科化、专业化、历化,这个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然彼此也存在着不尽相同的认知。“下限”范畴料,主要由综合性料和作家作品料两部分组成。它虽然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但却自有其意义和价值,有必要给予重视。
吴秀明
略论“陕西经验”与当代文学“重构”的可能
2024年
历时近十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陕西经验”研究》即将付梓,感慨之余,仍觉若干未竟之意和未竟之思可以稍作延展,将其所关涉之更为复杂的文学问题的要义、路径和方法略作说明,以为当代文学书写提供一可资借鉴的有意味的个案。晚近十余年关于当代文学观念“局限”及突破的可能的讨论,以“重返人民文艺”或重解20世纪50至70年代文艺^((1))和融通中国古典文学与“五四”以降之新文学文学观念拓展的尝试最具症候意义。
杨辉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文学史观念文学史书写中国古典文学新文学
直面当下与瞻望未来——《江西当代文学(1978—2018)》研讨会综述
2024年
2023年10月,《江西当代文学(1978—2018)》研讨会在南昌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省内外的4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学者主要围绕《江西当代文学(1978—2018)》的思想内容、书写体例和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该著把江西当代文学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参照系统进行关照,从整体上呈现了丰富而生动的江西当代文学景观,彰显了江西当代文学的质感,继承现代文学传统,勾连江西文学脉络;著者对近50位江西当代作家作品进行了专门阐述,提供了江西文学经验,弘扬了赣鄱地域文化;全书以评论体和传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文学撰述,对文学书写体例进行了新探索,是近年来中国区域文学书写的新收获。
杨兆昕李洪华
关键词:区域文学史
浅谈蒙古族当代文学写作——以《内蒙古当代文学概观》为例
2024年
特日格乐
当代文学遗存材料的再认识
2024年
《学术研究》2023年9期,11000字文学“遗存材料”,指的是研究者因文学观和问题角度的不同,而出现的剪裁、排斥或遗忘材料的现象。这些被遗忘的材料,即“遗存材料”。有意思的是,某些遗存材料,在有的著述中被认为毫无价值,而在另外的著述中却被放在突出位置,成为延伸出问题的新角度。
赵娜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文学史观遗存有意思
论题的阐释与伸展——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文学课堂札记
2024年
在从事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群体中,由程光炜老师主持的博士生工作坊,初因“重返八十年代”以闻。他们以自觉的分期意识,承担了当代文学的一份“分工”,也因时段而有了聚焦,在文学研究中尝试应用了“微观学”的方法。我刚来到这个课堂。
印筱萌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重返八十年代微观史学工作坊
世界格局下当代中国文学生态的自信展现——关于当代文学写作中国化的思考
2024年
在建党百年的宏阔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在现实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人民文艺传统的重要构成与即时性显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写作,是当代中国文化系统中的文学生态观察、分析、概括与评价,是当代中国置身于世界语境下的文学面相。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维度上的历意义与现实价值,务必探讨中国性文学书写的新路径与新方法。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文学写作,应该描绘出一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当代中国文学全息地图。当代文学写作的中国化问题,以及书写的原则、性质、构想,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紧迫议题。
傅修海
关键词:文学史写作文学生态文学现场
当代文学之于文学批评的特殊价值——以“红色娘子军”研究值得商榷的问题为例
2024年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被喻为文学研究的“三驾马车”,是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三者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文学批评以作品为中心,围绕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展开分析,为文学的构思与编纂奠定基础。因此,文学批评被看成文学编纂的“前”,被喻为“给文学打草稿”,而文学则被看成是“文学批评的集成”。如何强调文学批评之于文学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我们既然承认文学批评与文学的共生关系,就应该同样强调文学之于文学批评的价值。
罗长青石斯漾
关键词:文学批评当代文学史红色娘子军三驾马车文学史编纂

相关作者

程光炜
作品数:311被引量:1,51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当代文学 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 新时期文学 文学批评
洪子诚
作品数:142被引量:89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当代文学 文学 阅读史 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研究
王尧
作品数:170被引量:578H指数:1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文学 文学批评 新时期文学 批评家 文学史
吴秀明
作品数:161被引量:577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当代文学 文学史料 历史化 史料研究 当代文学研究
房伟
作品数:228被引量:281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小说 长篇小说 文学 当代文学史 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