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94篇“ 当代小说“的相关文章
- 当代小说的语言批评及其文化诗学资源
- 2025年
- 与小说的文体构成一样,小说批评也有一个庞杂家族,在这个系统里有从古代演变而来的史余批评、本事批评、点评式批评、传记式批评,也有从西土移植而来的社会历史批评、印象主义批评、心理批评、伦理批评。各种批评都有自己的理论资源,各自坚守自身的形式规范,形成了既相互区分,又相互牵涉的文体批评群落。
- 赵黎明
- 关键词:当代小说语言批评
- 从小说见大势——2024年当代小说研究综述
- 2025年
- 在当今文学研究格局中,小说的地位无可撼动。相比于诗歌、散文等研究,每年小说研究类文章占据了各种专业期刊的大部分版面,关于当代小说文本的研究专栏也层出不穷。或许在以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形式中,小说依然展现出想象力的优势和表达的深广度,可以多方面扫描我们的生活;又或许它依然较好地发挥着讲故事的功能,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总之,小说吸引着大量的文学研究者和普通爱好者,甚至其思想观念、叙事经验和艺术手法也渗透到视频艺术中。
- 马征
- 关键词:精神文化需求小说文本讲故事
- 中国现当代小说在拉丁美洲的译介与接受
- 2025年
-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现当代小说在拉丁美洲的译介与接受情况日益受到关注。通过梳理相关译介历程、分析接受现状,并探讨其背后的动因,旨在为中国文学在拉丁美洲的广泛传播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 游瑞娇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
- “民以食为天”:中国当代小说中的“乡饮酒礼”叙事
- 2025年
- 与饮食相关的叙事是中国当代小说的重要文本内容。小说在对饮食进行叙事描写时,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了乡饮酒礼中的“秩序”“和合”等传统。饮食与礼的叙事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精神在小说文本中得以承继、还原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中国当代小说中乡饮酒礼叙事的考察,可以把握礼仪文化传统的传承及走向。
- 马硕
- 关键词:中国当代小说叙事饮食乡饮酒礼
-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概念整合模式研究——以《我不是潘金莲》葛氏译文为例
- 2025年
- 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现当代小说的英译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以刘震云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文化负载词英译为研究对象,运用新型概念整合模式,研究发现,《我不是潘金莲》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动态且完整地示例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也解释了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和风格差异:葛氏根据“源语输入空间”的权重大小采用多种策略对原文中特定文化元素进行文化补偿或文化过滤,可较好地再现了原作的文化精神;依据概念整合网络,通过缩译、直译、意译或重建语境,能达成语篇的交际功能;以读者为中心,注重可接受性翻译策略,翻译风格偏归化,能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因此,在中国现当代小说翻译过程中,应注意文化负载词概念整合模式,以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吕雯霞
-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风格
- 文学史客观叙述之理念、路径与方法探究——基于《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895—2020)》编撰的思考
- 2025年
- 关于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史研究,学界已经出版过几部著作,这些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但是,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客观叙述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史已经成为学术发展的新趋势。编撰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是顺应学术趋势的必要选择。与常见的编年史所编排的“事实”是文学事件不同,《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895—2020)》所叙述的“事实”是客观的小说理论观点和相应的载体、体式、语体。从“长时段”的视野出发,整体把握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流变史,是客观还原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史的重要方式。同时,从中国小说理论“古今演变”的视野,“洞流索源”,考察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流变,是客观叙述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必不可少的环节。注重还原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的历史现场与细节,也是客观叙史不可或缺的要素。总之,《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895—2020)》的编撰,既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史研究领域,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编年史领域的一次新探索。
- 周新民
- 关键词:长时段古今演变历史细节
- 当代小说中的“幻境书写”
- 2024年
- 小说中的“幻境”,是以虚拟实、以假讽真的艺术境界。新时期以来,在本土巫幻传统的浸染、文坛复魅倾向的感召以及西学思潮的浇灌下,小说中书写“幻境”的现象蔚然成风,余华、莫言、残雪、迟子建、徐小斌等作家的“幻境书写”趣味横生,令人击节叹赏。仔细品读这些作家的小说,可发现,他们笔下的“幻境”各具特色,他们的“幻境书写”也以其超验、神秘、智性与诗情,为当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写作范式。
- 李燕妮
- 关键词:当代小说陌生化小说美学
- 当代小说题目更改现象探析
- 2024年
- 在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中,题目属于“副文本”范畴,服务和服从于具体内容构成的正文本,对文本起着导引、介绍、暗示、概括和阐释等多重作用。题目的选择和确定,考验着创作主体的智慧,对文本的主题建构、传播乃至经典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中,题目更改现象都很常见。比较而言,当代小说中的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丰富和集中。当代小说中的题目更改现象,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编辑或老作家参与的更改;作家修改或扩写时的更改;影视改编而造成的更改。这些现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品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并呈现了文学的生态。关注当代小说题目更改现象,有助于丰富文本周边信息、提供问题分析视角、推进史料的专门化建设。
- 李保森
- 关键词:副文本题目当代小说
- 机械降神与当代小说
- 2024年
- 六十二的教授垂涎二十四岁的女学生,一番并未挖空心思的猎艳手腕下,他得到了年轻的身体,以及出乎意料的一颗真挚的深情的心。接踵而至的,是教授面对鲜活的肉体,时时观照到自身的衰朽,无法阻遏更无从排遣的嫉妒之火炙烤着他,让他转弯抹角地打听女学生的情事,她与那些男孩们交往中,他们身体接触的细节与癖好,并加以嘲笑、攻击及至暗地里的模仿,以年龄差距为表征的肉身差异注定了占有欲的沟壑无法填满,必然滑向跟踪、纠缠、诘问。亲密关系在几番撕扯后,来到一个决定时刻,尽管呈现一定程度上的倒置:女学生邀请教授前去参加她的毕业庆典,并准备将他介绍给自己的家人。
- 李宏伟
- 关键词:占有欲当代小说身体接触亲密关系出乎意料
- “名物学”研究:当代小说新面向
- 2024年
- “名物学”是新世纪开始兴起的文学研究新热点。虽然“名物学”在中国有数千年的传统,但在文学研究尤其是当代文学研究中一直被忽略,现当代关于名物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也较少。“名物学”与当代小说创作的关系,可从物与观、物与色、物的叙事功能、物与小说修辞几个面向来考察。探讨名物学研究的新面向、新路径,一方面有利于纠偏当代小说的观念;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名物学研究更贴近文学,有利于拓宽学术视野和培育当代文学新的研究旨趣。
- 陈鹭
- 关键词:当代小说
相关作者
- 吴延生

- 作品数:105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当代小说 地方文化 细节描写 文化 校园文学
- 晓苏

- 作品数:157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小说 当代小说 文学作品 油菜 现代文学
- 李运抟

- 作品数:140被引量:11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现实主义 底层叙事 小说创作 文学 中国当代小说
- 张艳梅

- 作品数:172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深阅读 小说 长篇小说 海派市民小说 叙事
- 毛克强

- 作品数:46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
- 研究主题:当代小说 茅盾文学奖 人格塑造 小说 新建本科